昆明市流动儿童生存状况的研究

阅读: 评论:0

昆明市流动儿童生存状况研究
作者:梁庆 张重洁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6带通滤波器
        摘要:本研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对昆明市连心社区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这个体的生存状况堪忧,提示社会应更多地关注流动儿童这个弱势体的生存现状,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帮助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流动儿童;生存状况;连心社区
水管温度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05-03
delta并联机器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口流动空前频繁。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而且,流动人口举家迁移现象增多。在现行的城乡政策体系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他们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而不断
迁徙,往往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环境比较差。各种权利很难得到保障,容易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失衡、违法犯罪等不良情况,给自身和社会都带来不和谐的因素,是值得全社会的人们去关注这样的一个体。
        二、研究的方法及对象
频偏>segg        研究对象:以昆明市普吉路王家桥158号连心社区的流动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的父母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具有子女多、工作流动性强的特点,导致儿童由于经常搬家而很难进入正规的学校上学,学业经常因为家长更换工作而中断,被迫不断去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研究方法:1.问卷法。2.访谈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沙滩棒球生理需求的满足状况:流动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不是很好,65%的流动儿童的早餐是在路边摊等不固定场所,有的孩子为了省钱买零食或玩具甚至不吃早餐。88.75%的儿童家住房是租的。儿童基本上与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或兄弟妹同居一室,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为了节省开支,他们租的大都是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饮食起居都是在同
一个房间,家里基本没有专门供孩子学习的书桌,很多孩子在柜子、椅子,甚至趴在床上写作业。流动儿童一般采用步行的方式去上学,少数骑自行车,没有乘坐公交车、校车的。如果要回老家,他们大多数还是采用了传统的乘坐汽车的方式,距离老家较远的一般采用火车的方式回家;也有一部分因为春运一票难求的困境,选择了骑摩托回家的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2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52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儿童   流动   状况   生存   研究   孩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