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名称 | 臭氧发生器 | 臭氧发生器 | 臭氧发生器 |
设备型号 | |||
设备编号 | |||
生产厂家 | |||
安装位置 | |||
小组成员 | 小组职务 | 部门职务/岗位 | 工作职责 |
确认与验证的工作安排与组织实施;数据分析与评价 | |||
确认与验证方案和报告的起草,过程跟踪和数据收集, | |||
设备设施资料收集归档,材质、仪器仪表检定检查,设备安装、运行调试及安装、运行确认 | |||
确认检验安排,检验数据审核 | |||
确认与验证方案的审核与批准 | |||
培训内容 | 粉针剂车间洁净区清洁及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 ||||
序号 | 参训人员 | 检查结果 | 序号 | 参训人员 | 检查结果 |
1 | 是□ 否□ | 6 | 是□ 否□ | ||
2 | 是□ 否□ | 7 | 是□ 否□ | ||
3 | 是□ 否□ | 真空玻璃管8 | 是□ 否□ | ||
4 | 是□ 否□ | 9 | 是□ 否□ | ||
5 | 是□ 否□ | ||||
符合标准:对方案要求已理解,能正确执行 | |||||
检查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滚花铜螺母年 月 日 | |||||
冷风门 |
风险因素 | 风险影响 | 可能性P | 严重性S | 检测性D | 风险级别 | 采取措施 |
洁净区清洁达不到要求 | 污垢残留,对洁净区环境造成污染和产生交叉污染 | 3 | 4 | 2 | 土豆削皮机24 | 滚动体对洁净区清洁效果进行确认 |
规定时间内臭氧消毒浓度达不到要求 | 导致消毒达不到要求,影响消毒效果 | 3 | 5 | 2 | 30 | 对臭氧消毒浓度进行检测 |
消毒结束,规定时间后臭氧残留浓度过高 | 对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 3 | 5 | 2 | 30 | 对臭氧残留浓度进行检测 |
臭氧消毒效力达不到要求 | 不能有效杀灭车间微生物,确保车间环境符合要求 | 2 | 4 | 1 | 8 | 进行微生物挑战性试验 |
风险系数(RPN)=严重性系数(S)×发生率系数(P)× 可预测性(或为可发现性、可控制性)系数(D);当RPN≤12,且单个风险系数小于4,该风险为Ⅰ类风险;当12<RPN<36时,该风险为Ⅱ类风险;当RPN≥36时,该风险为Ⅲ类风险;Ⅱ类风险以上或单个的风险值≥4,就需要进行风险控制。 | ||||||
洁净级别 | 沉降菌(Φ90mm)cfu/4h | 浮游菌(Φ55mm)cfu/碟 | 表面微生物(φ55mm)cfu/碟 |
A级 | <1 | <1 | <1 |
B级 | <5 | <10 | <5 |
C级 | <50 | <100 | <25 |
D级 | <100 | <200 | <50 |
测试地点 | 洗烘瓶区(C级) | 测试日期 | ||||||
标准规定 | 臭氧发生器开启30分钟时各洁净间臭氧浓度10~15ppm; 关闭30分钟时各洁净间臭氧浓度不大于0.15ppm。 | |||||||
房间名称 | 臭氧浓度 (开启30分钟时) | 臭氧浓度 (关闭30分钟时) | 房间名称 | 臭氧浓度 (开启30分钟时) | 臭氧浓度 (关闭30分钟时) | |||
洗烘瓶间 | 工器具存放间 | |||||||
结论: 测试人: 复核人: | ||||||||
测试地点 | 分装区(B级) | 测试日期 | ||||||
标准规定 | 臭氧发生器开启30分钟时各洁净间臭氧浓度15~20ppm; 关闭30分钟时各洁净间臭氧浓度不大于0.15ppm。 | |||||||
房间名称 | 臭氧浓度 (开启30分钟时) | 臭氧浓度 (关闭30分钟时) | 房间名称 | 臭氧浓度 (开启30分钟时) | 臭氧浓度 (关闭30分钟时) | |||
分装间 | 原料暂存间 | |||||||
称量间 | 胶塞存放间 | |||||||
结论: 测试人: 复核人: | ||||||||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7:2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4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