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 表格编号 | ||||||||||||||||
1510 | |||||||||||||||||
项目名称 | 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福建段)站前工程QNFJZQ-1标 | 第 1 页 共 4页 | |||||||||||||||
网络滤波器 交底编号 | WT-8 | ||||||||||||||||
工程名称 | 外屯隧道 | ||||||||||||||||
设计文件图号 | 衢宁隧参01-12 | ||||||||||||||||
施工部位 | DK223+210~DK223+230超前小导管 | ||||||||||||||||
交底日期 | 2016.03.29 | ||||||||||||||||
技术交底内容: 地下轨道站1、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外屯隧道Ⅴb型超前小导管施工。 里程范围:DK223+210~DK223+230 设计图中此里程段围岩级别原本为IV级,衬砌类型为IVb型,超前小导管为Φ42*3.5mm热轧无缝钢管。现由于岩层较差,为粉质黏土,围岩级别变更为V级,衬砌类型变更为Vb型,超前小导管变更为Φ50*4.5mm热轧无缝钢管。 2、施工参数 (1) 小导管加工参数 小导管采用外径50毫米,厚4.5毫米的热轧无缝钢管,长度L=5.0米,小导管加工成钢花管,管壁钻直径Ф10毫米孔,间距15厘米,梅花型布置,尾部留有30cm长的止浆段,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导管的安装。 (2)小导管施工参数 外屯隧道:DK223+210~DK223+230段拱部设单排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环向间距0.4米/根,每环设小导管数量为29根,长度L=5.0米。 锰矿选矿方法超前小导管配合钢架使用,导管施做利用钢拱架加工时预留小导管孔洞,相邻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50厘米,每3榀拱架施工一环,钻孔及顶管采用YT28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外插角度为5°~10°。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风清孔,吹出空洞内残留石渣,小导管顶进后尾部与钢架焊接牢固。 3、施工工艺 (1)利用钢拱架加工时预留小导管孔洞,用凿岩机钻孔,风钻头采用φ54钻头,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4毫米。 (2)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穿过钢架插入孔中用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沙石吹出,把小导管与钢架焊接,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3)小导管顶到设计深处,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工作面坍塌。 (4)注浆 ①浆液的选择 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质量比)取1:1,根据岩层情况和凝胶时间要求作适当调整。考虑到注浆后需尽快开挖,注浆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拌浆时可掺入减水剂。当围岩破碎,岩体注浆效果不好且富水时,亦可考虑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②浆液拌制:搅拌水泥浆的投料顺序为:在加水的同时将外加剂一并加入并搅拌,待水量加够后继续搅拌1min,最后将水泥投入并搅拌3min。 ③注浆:注浆顺序由下而上,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注浆口最高压力严格控制在1.0 Mpa以内,以防压裂工作面。 控制进浆速度,一般每根导管总进量控制在30L/min以内。每根导管内注浆量由计算确定,当压力达到设计注浆终压0.8MPa并稳定10分钟至15分钟,或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得80%以上时结束注浆。 ④注浆结束后及时清洗泵、阀门和管路,保证机具完好,管路畅通。秸秆腐熟剂 ⑤注浆异常现象的处理 在注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在有许多注浆机的条件下,应同时注浆,无条件时应将串浆孔及时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将管内杂物清除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然后再注浆。泵压突然升高,可能发生了堵管,应停机检查。当堵管时,要敲打并滚动以疏通注浆管,无法疏通时要补管;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 水泥浆单液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胶凝,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胶凝时间。 4、质量要求 (1)超前小导管所用钢管进场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 加工班组必须使用原材必须使用经试验室检验合格产品,严禁使用未经试验室检验产品。 (2)超前小导管所用的钢管的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此技术交底所示材料进行加工。 (3)超前小导管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4)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注浆浆液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其他浆液时必须严格按试验室提供配合比数据进行。 (6)超前小导管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浆液应充满钢管及其周围的空隙,确保超前加固体系的效果。 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5、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尤其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采取措施。 (2)注浆结束8小时后,方可进行掌子面的开挖。 (3)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米。 (4)钢管要与拱架焊接牢固,注浆后注浆孔要堵塞密实。 (5)严格控制小导管施工外插角度,防止小导管外插角过大或过小引起下一循环围岩超欠挖。 (6)注浆前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管路连接是否准确。 (7)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变化情况,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以便分析注浆效果,并做好注浆记录。 (8)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开挖面围岩情况,检查上一循环注浆效果,并根据上一循环注浆记录文件,及时分析调整本循环注浆参数,并及时反馈现场施工作业班组。 | |||||||||||||||||
附件及附图: 1、设计图纸衢宁隧参01-12 | |||||||||||||||||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5:1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46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