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N28开关柜故障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阅读: 评论:0

开关柜故障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8.1 案例一凝露引起10kV高压开关柜闪络
8.1.1 案例介绍
某110kV变电站10kVII段母线所带某出线过电流I段保护动作跳闸。现场检查发现,该出线开关柜前门被冲开,后柜门及开关柜侧面严重变形,观察窗玻璃破碎,开关柜的上防爆封板被冲开。10kVII段母线停运后,手动打跳故障出线断路器。
运维人员现场检查设备,发现该开关柜的出线室支柱绝缘子上端的铜母线排A、C相端部烧损严重,绝缘子有沿面闪络痕迹,铁构架表面均有明显的电弧灼伤痕迹(见图8-1)。断路器手车线路侧A相动触头已经烧掉,C相动触头也即将脱落,母线侧B相动触头烧损较严重(见图8-2)。柜内TA绝缘试验正常。现场发现出线室内凝露现象严重,高压室内相对湿度为86%。
8.1.2 案例分析
故障开关柜出线室支柱绝缘子上端的铜母线排A、C相端部都有电弧灼伤痕迹,且绝缘子沿面有闪络和对地放电痕迹,表明发生了接地短路故障,故障点在TA的线路侧。复合绝缘材料与瓷绝缘相比,憎水性较差,空气湿度大时,复合外套表面吸潮凝露,导致表面泄漏电流增大,介质表面的游离电子增加,引起传导电流也增加,绝缘电阻便相
图8-1 出线室支柱绝缘子烧损情况
应降低;绝缘下降到一定程度,引起沿面放电闪络,发生接地、弧光短路。出线室内
的A、C相支柱绝缘子是本次事故的故障点。
图8-2 断路器手车动触头烧损情况
事故发生时,10kV高压室电缆隧道内有存水,开关柜电缆出线孔密封不严,高压室内相对湿度为86%,出线室的支柱绝缘子为复合有机绝缘,核对其爬电比距仅为18.6mm/kV,低于规程规定值(有机材料绝缘不小于20mm/kV)。支柱绝缘子复合外套表面凝露、爬电比距不够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由图8-2可以看出,断路器手车线路侧A、C相动触头和母线侧B相动触头烧损严重。瞬间的电弧能量不足以使铜触头烧掉,可见运行中动、静触头早已存在严重的接触不良缺陷,时间稍长即会造成触头紧固压力弹簧退火,触指压力减小,引起发热,发热进一步增大了接触电阻,加剧了接触部分的氧化和发热程度,导致触指对静触头之间放电,灼伤接触表面,造成触头有效接触面积减小,形成了恶性循
环。事故时,在短路电流的冲击下,造成断路器手车动、静触头严重受损。
8.1.3 预防措施
环境测量
(1)封闭开关柜下边的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出入口,防止进水。
(2)结合落实防火、防小动物措施,密闭开关柜出线室底板。
(3)开关柜下面的电缆沟、电缆隧道加装排潮设施。
(4)在变电站基建前期,严把设备选型关。选用的开关柜内支柱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必须符合相关规程规定。内裤加工
透明口罩
投票机(5)高压室装设自然通风设施或安装除湿机。
pmoled(6)在停电状态下清擦设备。
8.2 案例二手车静触头座设计问题引起发热
8.2.1 案例介绍
某变电站10kV设备采用中置式开关柜。运行中,主进断路器柜手车静触头座在负荷电流不到1000A的情况下经常发热(见图8-3)。
图8-3 发热的手车静触头座
8.2.2 案例分析
该10kV主进断路器柜属于大电流开关柜(3150A),静触头与母线排连接仅采用单只M20螺栓压连,受接触面压力、平整度等因素影响,其接触电阻偏大,通过较大负荷电流时发热。GB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矩形母线的搭接要求是:当导体与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1600m㎡时,才允许使用一个M12的螺栓。因此,手车静触头座和母线之间的连接,不论接
触面积还是固定工艺,都很难满足工艺要求,通过大电流时,发生发热现象在所难免。
8.2.3 预防措施
主进开关柜和联络开关柜静触头与铜(铝)排连接触头座,改用4个M10螺栓压接(见图8-4);大电流馈线开关柜(1600A及以上)触头座,改用3个M10螺栓连接母线排压接,加大了接触面积,增大了通流能力,有效避免了发热现象。
8.3 案例三高压开关柜手车动、静触头合不到位引起发热
8.3.1 案例介绍
某变电站10kV设备采用中置式开关柜。运行中,某出线开关柜手车动、静触头(母线侧)之间在负荷电流不到400A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发热问题。
图8-4 改造后的手车静触头座
8.3.2 案例分析
检修人员利用母线停电机会进行检查和检修,拆下该出线手车的动、静触头,在静触头上测量动触头接触行程仅有7mm。从图8-5可以看出该出线静触头的接触部位,图8-6则是其出线侧静触头的接触部位,两者相比较,图8-5中的触头几乎没有接触行程,说明安装时工艺没有达到标准(接触行程不小于15mm)。发热的动、静触头实际接触的部位,夹紧弹簧没有起到应有压紧触指的作用,接触压力小,使接触面积不足,接触电阻增大,导致运行中发热。
手车动、静触头没有合到位,应该是制造厂装配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现场安装调试时没有发现并纠正。
8.3.3 预防措施
(1)制造厂应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规范装配工艺,厂内装配应保证手车动、静触头接触行程与接触电阻符合出厂标准。
(2)规范设备安装调试工艺,保障动、静触头接触行程符合标准。因为运行中和出线断路器检修时无法测量手车动、静触头的接触行程,应充分利用设备停电检修的机会测量动、静触头接触行程。测
量方法:在手车静触头上涂导电膏,将手车推入运行位置,然后拉出手车,测量静触头上滑过的印迹即可得到手车动、静触头的接触行程。
(3)安装调试和检修时,测量接触电阻符合规定。
(4)利用设备停电机会,检查各手车动、静触头接触行程;定期进行红外测温,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5)工程管理单位、安装施工单位应进行质量自检、自验,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应督促制造厂整改。
图8-5 安装时接触行程没有达到标准的动、静触头
图8-6 安装时接触行程达到标准的动、静触头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1:1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4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触头   接触   开关柜   出线   母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