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流程

阅读: 评论:0

智能会议系统 ABCDMIX图片简介:
技术介绍了一种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环形固定套筒、方钢管柱、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及若干H型钢梁;方钢管柱包括上部方钢管柱及下部方钢管柱,其中,上部方钢管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端板、下部方钢管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端板,第一插板的上端穿过第一端板插入于上部方钢管柱内,第二插板的下端穿过第二端板插入于下部方钢管柱内,第一插板的下端与第二插板的上端相互交叉组成十字形结构,该节点中各构件能够进行统一标准化产生加工,并且安装工序少,节点连接牢固。
打棉机
技术要求
1.一种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固定套筒、方钢管柱(1)、第一插板(102)、第二插板及若干H型钢梁(2);
方钢管柱(1)包括上部方钢管柱及下部方钢管柱,其中,上部方钢管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
端板(101)、下部方钢管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端板,第一插板(102)的上端穿过第一端板(101)插入于上部方钢管柱内,第二插板的下端穿过第二端板插入于下部方钢管柱内,第
一插板(102)的下端与第二插板的上端相互交叉组成十字形结构;
环形固定套筒位于上部方钢管柱与下部方钢管柱之间,且第一插板(102)及第二插板均位
于环形固定套筒内,环形固定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环形耳板,环形固定套筒的下端设
置有第二环形耳板(301);
各H型钢梁(2)沿周向依次设置,其中,H型钢梁(2)的上翼缘与第一环形耳板及第一端板(101)相连接,H型钢梁(2)的下翼缘与第二环形耳板(301)及第二端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相邻H型钢梁(2)之间设置有连接侧板(4),其中,连接侧板(4)的一侧固定于一个H型钢梁(2)的腹板上,连接侧板(4)的另一侧固定于另一个H型钢梁(2)的腹板上。
缘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环形固定套筒有四块角钢(3)组成,其中,各H型钢梁(2)正对相邻两个角钢(3)的衔接位置,其中,H型钢梁(2)的端部设置有背板(201),背板(201)固定于该H型钢梁(2)正对的两个角钢(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插板(102)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缝隙,第二插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二缝隙,其中,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相互交叉以形成十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耳板与第一端板(101)及H型钢梁(2)的上翼缘之间、第二环形耳板(301)与第二端板及H型钢梁(2)的下翼缘之间均通过高强度螺栓(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端板(101)与第二端板均为环形结构。
技术说明书
一种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
电子散热扇背景技术
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抗震能力强、强度高韧性好。随着近年钢结构的快速发展,装配式钢结构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能够节约施工的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建筑垃圾,而且各构件能够二次利用,比传统混凝土结构更加环保。通过工厂统一加工的构件,精度高且保证各构件的连接可靠有效。传统的方钢管-H型钢梁柱节点主要通过焊接和螺栓组合连接使得H型钢梁与钢管柱连接,其不利于标准化工厂化的生产装配,以及现场施工繁琐复杂。焊接节点时,焊缝的质量以及不确定性也严重影响了节点的性能。为了将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构件统一标准化生产加工,并且减少安装工序使其安装安全可靠、高效便捷。故提出了一种方钢管-H型钢梁柱节点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该节点中各构件能够进行统一标准化产生加工,并且安装工序少,节点连接牢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环形固定套筒、方钢管柱、第一插板、第二插板及若干H型钢梁;
方钢管柱包括上部方钢管柱及下部方钢管柱,其中,上部方钢管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端板、下部方钢管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端板,第一插板的上端穿过第一端板插入于上部方钢管柱内,第二插板的下端穿过第二端板插入于下部方钢管柱内,第一插板的下端与第二插板的上端相互交叉组成十字形结构;
环形固定套筒位于上部方钢管柱与下部方钢管柱之间,且第一插板及第二插板均位于环形固定套筒内,环形固定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环形耳板,环形固定套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环形耳板;
各H型钢梁沿周向依次设置,其中,H型钢梁的上翼缘与第一环形耳板及第一端板相连接,H型钢梁的下翼缘与第二环形耳板及第二端板相连接;
相邻H型钢梁之间设置有连接侧板,其中,连接侧板的一侧固定于一个H型钢梁的腹板上,连接侧板的另一侧固定于另一个H型钢梁的腹板上。
环形固定套筒有四块角钢组成,其中,各H型钢梁正对相邻两个角钢的衔接位置,其中,H型钢梁的端部设置有背板,背板固定于该H型钢梁正对的两个角钢上。
第一插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缝隙,第二插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二缝隙,其中,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相互
交叉以形成十字形结构。
第一环形耳板与第一端板及H型钢梁的上翼缘之间、第二环形耳板与第二端板及H型钢梁的下翼缘之间均通过高强度螺栓相连接。
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均为环形结构。
ome 10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在具体操作时,第一插板的上端穿过第一端板插入于上部方钢管柱内,第二插板的下端穿过第二端板插入于下部方钢管柱内,第一插板的下端与第二插板的上端相互交叉组成十字形结构,使得上部方钢管柱及下部方钢管柱形成一个整体,连接较为牢固,以提高节点的连接牢固性,另外,各部件可以在工厂中进行统一标准化产生加工,然后运行到施工现场,再将第一环形耳板与第一端板及H型钢梁的上翼缘之间相连接,第二环形耳板与第二端板及H型钢梁的下翼缘之间相连接,施工工序小,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芯片制造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中方钢管柱1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中H型钢梁2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中角钢3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中连接侧板4的示意图。
其中,1为方钢管柱、101为第一端板、102为第一插板、2为H型钢梁、201为背板、3为角钢、301为第二环形耳板、4为连接侧板、5为高强度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8,本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方钢管-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环形固定套筒、方钢管柱1、第一插板102、第二插板及若干H型钢梁2;方钢管柱1包括上部方钢管柱及下部方钢管柱,其中,上部方
钢管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端板101、下部方钢管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端板,第一插板102的上端穿过第一端板101插入于上部方钢管柱内,第二插板的下端穿过第二端板插入于下部方钢管柱内,第一插板102的下端与第二插板的上端相互交叉组成十字形结构;环形固定套筒位于上部方钢管柱与下部方钢管柱之间,且第一插板102及第二插板均位于环形固定套筒内,环形固定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环形耳板,环形固定套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环形耳板301;各H型钢梁2沿周向依次设置,其中,H型钢梁2的上翼缘与第一环形耳板及第一端板101相连接,H型钢梁2的下翼缘与第二环形耳板301及第二端板相连接;相邻H型钢梁2之间设置有连接侧板4,其中,连接侧板4的一侧固定于一个H型钢梁2的腹板上,连接侧板4的另一侧固定于另一个H型钢梁2的腹板上。
环形固定套筒有四块角钢3组成,其中,各H型钢梁2正对相邻两个角钢3的衔接位置,其中,H型钢梁2的端部设置有背板201,背板201固定于该H型钢梁2正对的两个角钢3上。
第一插板102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缝隙,第二插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二缝隙,其中,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相互交叉以形成十字形结构。
第一环形耳板与第一端板101及H型钢梁2的上翼缘之间、第二环形耳板301与第二端板及H 型钢梁2的下翼缘之间均通过高强度螺栓5相连接。
第一端板101与第二端板均为环形结构。
本技术的具体施工过程为: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7:2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4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连接   钢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