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施工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阅读: 评论:0

高压电缆施工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1、施工准备海泡石纤维
1材料准备:测量电缆实际长度,并留有一定余度的情况下进行提料,同时考虑电缆的长度是否超过生产厂家单根最长生产长度;高压电缆提料时,要求对电缆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等要说明详细,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的选用同样要求提供型号、适用的电缆规格等详细的参数,目前对于35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终端一般有热缩型、预制型和冷缩型三种;选用的电缆终端和电缆接头应包括线鼻子(对接管)、接地材料、绝缘材料、填充用料等各类附件;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具有合格证、说明书等资料,同时检查外观良好、附件齐全,且符合设计和提料的要求;电缆的端部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
2技术准备:核对施工图,确认电缆沟支架、电缆管等敷设通道符合电缆敷设的要求,熟悉电缆终端的安装说明书。
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电缆头制作专业工种人员和安装人员。
4工器具准备:压接钳,电缆外护套、绝缘层剥切工具,半导体层剥切工具,电烙铁,加热
设备,电缆敷设用放线滑车、卷扬机、吊车等。
2、高压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敷设通道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电缆支架的间距、电缆管的管径、电缆管的弯曲半径、电缆管长度、接地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电缆较短时可以直接采用人工敷设;当电缆长度较长需采用机械敷设时,应将电缆放在滑车上拖拽,牵引端应采用专用的拉线网套或牵引头,牵引强度不得大于规范要求,必要时应在牵引端设置防捻器。
3电缆敷设时,电缆盘处、滑车之间等各个部位应尽可能减少电缆碰地的机会,以免损伤电缆外护套。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等永久性机械损伤。
4电缆在拐弯处的最小弯曲半径应规范要求。对于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最小弯曲半径单芯为直径的20倍、多芯为直径的15倍。
5当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时,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所外区域不得小于1m,
且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软土或沙层中不能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
6电缆终端和接头处应留有一定的备用长度;电缆接头处应相互错开,电缆敷设整齐不宜交叉,单芯的三相电缆宜放置成“品”字型。
7在电缆终端头、接头、拐弯处、竖井口等地方,应挂电缆标牌;直埋电缆每隔50~100米处、电缆接头、转弯处等部位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8电缆的固定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各相终端的固定不应形成闭合的铁磁回路;固定处应加装符合规范要求的衬垫。
9电缆敷设后,电缆头应悬空放置,并应及时制作电缆终端,如不能及时制作电缆终端,电缆头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密封,防止受潮。
3、电缆头制作
1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电缆终端有三种形式:预制、热缩、冷缩。不论采用何种终端方式,都应严格按照电缆附件厂家的要求制作电缆终端。
2根据电缆终端和电缆的固定方式,确定电缆头的制作位置,剖开电缆外护套。破除过程中用力适当,不得损伤内层屏蔽和绝缘层。对于多芯的电力电缆,应能使电缆头固定后,其各相弧度保持一致,过渡自然;单芯的电力电缆电缆头高度一致,弧度一致。
3在制作电缆头时,应将钢带和铜带屏蔽层分开接地,并有标识,接地线与钢带和铜带采用焊接或电缆终端附件中自带弹簧卡圈进行连接;接地线应采用镀锡编织带,压接编织带的铜鼻子应搪锡。
4多芯电缆的电缆头采用分支护套,分支护套内应衬一些填充料(软质材料可以利用电缆内的填充料),确保电缆头的分支护套密实。分支护套应尽可能向电缆头根部拉近,然后方可进行热缩(或冷缩)。钢带在电缆头处切断,接地线从分支护套下部引出。而屏蔽层视接线位置至电缆头之间的长度而定,对于三芯电缆一般均在分支护套上部。
5为了保证多芯电缆的三相过渡自然、弧度一致,需增加延长护管。分支护套、延长护管及电缆终端等在热缩(或冷缩)后应与电缆接触紧密接触,不能有褶皱和破损现象。
6多段护套搭接时,上部的绝缘管应套在下部绝缘管的外部,搭接长度符合厂家说明书的要求。
7根据接线端子的位置和应力管的长度,确定延长护管的长度,在延长护管上部,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剥除屏蔽层,剩余的长度符合说明书的要求,然后制作铜带接地。
8利用剥刀或玻璃等将铜带上部的外半导体层剥除,铜带上部的半导体层应按照说明书要求留有一定长度,且切断处应平整。半导体层剥除后用细砂纸打磨,磨去绝缘层上半导体残留物,但不得损坏绝缘层,或是绝缘层出现毛刺,凹凸不平现象,最后用酒精清洗。
代号x7扬声器结构9根据应力管(热缩)或电缆终端(预制和冷缩)的长度和接线鼻子长度,将多余的电缆切除,同时将压接接线鼻子处的绝缘层剥除,剥除时不得损伤芯线。对露出的芯线表面的半导体层进行清除、绝缘层的切断面和边角进行打磨处理,使芯线表面清洁、绝缘层切断面光滑无毛刺。
10选用浇铸式接线鼻子,用压接钳进行压接,压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铜线鼻子应镀锡。在接线鼻子和绝缘层切断面的交界处用厂家提供的填充胶带进行填充,使之过渡自然,同时确保电缆终端制作后顶部密实,密封良好。
11冷缩电缆终端和预制电缆终端是一种组合型电缆终端,在接线鼻子压接后就可直接安装电缆终端,安装过程应参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对于预制式电缆终端,在安装时应在应力锥内涂厂家自备的硅脂润滑内表面,以便于预制电缆终端的安装。
12热缩的电缆终端安装时应先安装应力管,应力管和外半导体层的搭接应满足厂家的规定要求。然后再安装外部绝缘护管和雨裙。外部绝缘护管和雨裙的安装位置及雨裙间间距应满足厂家的规定要求。
13最后用相应颜的胶布进行相位标识。
14电缆终端安装时应避开潮湿的天气,且尽可能缩短绝缘暴露的时间。如在安装过程中遇雨雾等潮湿天气应及时停止作业,并做好可靠的防潮措施。
4、高压电缆试验
应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试验;同时执行各项反措。
5、高压电缆固定
1电缆终端与设备搭接自然,不应有扭劲。搭接后应对电缆采取固定措施,不得是搭接处设备端子和电缆受力,固定点应设在应力锥下和三芯电缆的电缆头下部等部位。
2电缆终端搭接和固定时应确保带电体与钢带及铜带接地之间的距离,同时确保不同相雨裙之间的距离,必要时加装过渡排。搭接面应符合规范要求。
碱锰电池
3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各相终端的固定不应形成闭合的铁磁回路。固定处应加装符合规范要求的衬垫。
4对于多芯电缆,钢带和屏蔽均应采取两端接地的方式;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接地点设在互感器远离接线端子侧。屏蔽接地不应穿过电流互感器。
6单芯电缆长度很短时屏蔽可采用两端接地方式;长度较长时屏蔽应采取一端接地,另一端不接地方式;当采用一端接地方式,不接地端过电压水平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一端接地,另一端加装护层保护器的接地等方式。
6、电缆挂牌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始点。字体统一、整齐、不褪;
2标志牌规格统一使用25mm×70mm的PVC挂牌;
3电缆挂牌应整齐、牢固。
7、应做的记录和提交的资料:
1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实际用工数及用工时间应及时记录并反馈给计划管理者;
2单项电缆敷设工程完工后,及时填写施工技术记录与缺陷处理记录;
3单相电缆敷设工程完工后,应即时填写隐蔽工程签证;
4单项电缆敷设工程完工后,及时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更衣凳5单项电缆敷设工程完工后,收集此项工程的工程联系单,满足竣工资料的编制;
6单项电缆敷设工程完工后,及时完成工程照片、施工记录等。
应用系统运维
8、质量验评
1电缆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现场试验报告、电缆安装记录及质量评定记录、施工图及变更设计的说明文件。
2外观检查、绑扎固定、安全距离等。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6:0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41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缆   要求   终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