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西南部,地处伊河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东接嵩县,西连卢氏县,南毗西峡县,北邻洛宁县。东西长70km,南北宽47.5km,县域总面积为2477 km2。 随着我省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措施中,围绕村容整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农村新面貌已成为主要任务之一。
目前河南省各县已具备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但是各县城所管辖的乡镇的垃圾处理却处于空白。各乡镇生活垃圾未能经过必要的无害化、资源化、减容化处理而直接堆放,对城市的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未经处理的垃圾繁衍孳生鼠害蚊蝇,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其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栾川县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一直十重视城市环卫设施的建设,为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积极为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途径。 基于栾川县已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现实情况下,栾川县各乡镇垃圾治理也带来了机会。
生活垃圾转运站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结合点,起到现代城市处理垃圾的枢纽作用。它实现了城市垃圾收集与运输的集中化、压实化、封闭化。经过我国目前已建项目近年来的运行,其缩小垃圾体积、减轻垃圾重量、大容积全封闭运输、操作全自动化等优点,较大地改善了以前城市垃圾收集与运输设施落后、污染严重、操作繁杂、管理困难、效率低下等状况,为减少生活垃圾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环卫作业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手段,获得了大家的基本肯定。 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是连接发生源和处理处置设施的重要环节,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垃圾从产生的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往往占总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如何改进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对于减少垃圾在收运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降低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公司于2008年11月份受栾川县赤土店镇人民政府、栾川县合峪镇人民政府、栾川县冷水镇人民政府、栾川县三川镇人民政府、栾川县潭头镇人民政府、栾川县陶湾镇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栾川县六镇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收集基础资料及现场踏勘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栾川县赤土店镇人民政府、栾川县合峪镇人民政府、栾川县冷
水镇人民政府、栾川县三川镇人民政府、栾川县潭头镇人民政府、栾川县陶湾镇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栾川县六乡镇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
(2)项目业主: 栾川县三川镇人民政府、栾川县陶湾镇人民政府、栾川县冷水镇人民政府、栾川县赤土店镇人民政府、栾川县潭头镇人民政府、栾川县合峪镇人民政府
(4)报告编制单位: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工程咨询证书:工咨甲蓄电池防盗12020070028
1.2 项目可研的主要内容
✧ 垃圾转运站站址比选
✧ 收集、贮存、运输方案确定
✧ 垃圾转运站工艺设计
✧ 垃圾转运站设备配备
✧ 环境保护
✧ 转运站公用工程配套设施
✧ 项目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
✧ 财务及经济分析
1.3 项目服务对象
本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栾川县管辖的六乡镇。分别为:三川镇、陶湾镇、冷水镇、赤土店镇、潭头镇、合峪镇。服务的范围为六乡镇的建城区及周边临近的村庄。
1.4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单位 | 生产期年均指标 |
一 | 主要数据 | | |
1 | 垃圾处理规模 | 吨/天 | 200 |
2 | 垃圾处理价格 | 元/户·年 | 72.00 |
3 | 销售收入 | 万元 | 280 |
无电沉镍4 | 工程总投资 | 万元 | 2030 |
5 | 总资金 | 万元 | 2030 |
6 | 总成本费用 | 万元 | 193 |
7 | 单位总成本费用 | 元/吨 | 0.002 |
8 | 经营成本 | 万元 | 64 |
9 | 单位经营成本 | 元/吨 | 0.001 |
11 | 利润总额 | 万元 | 87 |
二 | 评价指标 | | |
1 | 每元建设投资投入产出比 | 元 | 0.14 |
2 | 总投资收益率 | % | 3.98 |
3 | 资本金利润率 | % | 2.98 |
4 | 投资利润率 | % | 4.29 |
6 |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 | 5.94 |
7 |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 | 4.52 |
8 | 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4%) | 万元 | 299 |
9 | 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4%) | 万元 | 207 |
10 |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 年 | 11.74 |
可移动存储设备 | | | |
uwb标签1.5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5.1 编制依据
(1)基础资料
1)《栾川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栾川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初步设计》
3)《栾川县赤土店镇总体规划(1998-2010装配平台)》
汪伊涵4)《栾川县合峪镇总体规划暨镇域村镇体系规划(2001-2015)》
5)《栾川县冷水镇总体规划暨镇域村镇体系规划(1997-2010)》
6)《栾川县三川镇总体规划(19987-2010)》
7)《栾川县潭头镇总体规划暨镇域村镇体系规划(1996-2010)》
7)《栾川县陶湾镇总体规划(1998-2010)》
(2)主要标准与规范
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
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J 109-2006
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 18-1999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5.2 编制原则
(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作为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遵循我国城市城区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
(3)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
(4)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