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针对本标段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应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重点考虑,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劳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本工程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保护和水土的保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时制定专项环境保护措施,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切实作足作好环境保护,为工程修建一条绿环保通道。 一.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指导思想
在本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三同时”制度,采用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严格的施工期环保水保管理措施,切实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及相关批复意见中提出的各项环水保要求。我们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遥控大脚车
二.环境保护目标
确保工程建设各项管理活动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规定。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沿线的水体、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努力建设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滨石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控制目标,结合自身工程实际,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施工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深化、细化制定各分部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控制目标,落实到每个单位工程和每个作业队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坚持“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具体目标如下:
1、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指标,兑现率达到100%;
2、杜绝施工中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3、生产中的噪音、污水、粉尘达到排放标准;
4、生活中的污水、垃圾处置得到有效控制。
三.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安全副经理、项目书记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安全部负责日常具体工作。根据本标段的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环水保有关规定,实行生态保障领导负责制。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保护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水污染、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系统、维护土壤生物、避免人为恶化环境等),从思想、组织、过程、检查、效果、目标、经济七个方面控制环水保工作,实现总体环水保目标。
2.环境管理的职责分工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地方省市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设计单位关于环保、节水的设计要求;建立健全环境节水组织管理体系,制定本标段环境节水目标,监督、检查和验收本标段环境、节水工作的落实情况;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标段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督促本标段各部门组织学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天宝高速公路相关环保文件的要求,制定环保宣传计划,检查各部门的环保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协调和加强与业主、环境监理和当地环保、水利部门的联系,积极接受上级有关
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负责识别和评价辖区内的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无条件接受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部门和监督员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形成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实现环保目标。
摇臂式喷头四.基本概况与要求
1.环境管理内外部要求
1内部要求
环保、水保主要目标、控制指标表
序号 | 检查项目 | 控制标准 |
1 | 噪声排放达标 | 排放同时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规定等要求。 施工场界噪声限值:8:00~24:00≤70dB;24:00~8:00≤65dB。 |
2 | 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达标蒸馏水发生器 | 16gan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其5日生化需氧量即BOD5≤60mg/l、化学耗氧量COD≤150mg/l,污水排放前无明显悬浮物。 |
3 | 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 | 节约材料、控制废弃物的产生。 废弃物分类存放,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率。 充分利用钢材、木材等下角料。 |
4渗透印章 | 扬尘达标 | 施工扬尘符合地方有关标准。 芯片测试施工时目测1.5m以上无扬尘。 |
5 | 运输遗洒达标 | 运输的材料、渣土、垃圾等无遗洒。 |
6 | 化学危险品泄漏达标 | 尽量减少化学物品的使用,控制化学物品泄漏。 试验用的化学试剂、混凝土施工外加剂等不遗洒、泄漏。 |
7 |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达标 | 杜绝施工现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
8 | 资源能源达标 | 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材料消耗。 水电消耗不超过定额预算,尽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不超过定额预算,尽量回收利用上一工序的废弃料。 |
| | |
2外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