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产业概述

阅读: 评论:0

方兴未艾的油茶产业
发布时间:2007/9/10 阅读次数 1949
 
 
    油茶,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互生,花白,果实内有黑褐的种子,种子榨的油叫茶油,可食用。对油茶的定义不论在《辞海》还是植物分类的专业书籍中都只有这么几句简单的解释,但对中国来说意义却远非这么简单,因为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的油茶,唯我国特有。
 
油茶大自然赐给中国的礼物
 
    据考证,全球油茶生长带在东经100°0′—122°0′和北纬18°18′—34°34′之间,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带东至韩国济州岛,西、北为我国四川盆地和秦岭山脉,南甚至到了泰国、菲律宾,看似这个带很长很宽,其实这仅仅是表示在这条带内油茶可以生长或有油茶植株发现而已。目前国外油茶面积很少,整体产量也很低,在日本、泰国、越南等国仅有少量栽培,国际市场的茶油,主要来自于茶油产量占世界产量90%以上主产区中国,而在我国,大面积存在的,也集中在几个省,湖南、江西、广西占了全国产量的七成之上。
    油茶树的果实也叫茶籽,茶油是油茶加工的最主要,也是最初级的产品,我国人工栽培油茶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食用茶油多年,然而对它优良的品质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论定。直到上世纪中期,经国内外一些权威科研机构检测确认:油茶属于不干性油,其主要成分是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在9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4%左右,是目前食用油中含量最高的,茶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1和胡萝卜素,并含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特别是被医学家和营养学家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元素,其含量是大豆的10倍,以上指标均优于世界上公认的橄榄油。最重要的是茶油中还含有角鲨烯,角鲨烯是一种多酚类的活性成分,有很好的富氧能力,可抗缺氧和抗疲劳,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吸收功能。人们日常食用的油脂,其亚油酸含量比例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唯有茶油最为合适,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而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患者的理想保健营养油脂。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向全球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植物食用油。山里人长寿,山里的姑娘美艳,为人们所公认,这与长年食用茶油不无关系。
飞船逃逸塔    茶油热稳定性好,不易氧化变质,安全无毒无副作用,除了可以用作食用之外,同橄榄油、杏仁油一样,还是很好的洗涤、化妆品用植物油,以茶油为原料的护发品,不仅可使头发乌黑发亮,滋润柔软,还有杀菌止痒之功效。茶油与皮肤的亲和性好,有较好的渗透性,易于皮肤吸收,因此,茶油用于护肤品,可滋养皮肤,使皮肤柔嫩而富有弹性。如今,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也是用于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枯饼进行加工,提取皂素,用于制造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超顺磁性
 
茶油深藏闺中人不知?
 
    对茶油这种如此好的植物油,在社会上的认知、认可度有多高?在我国食用油领域占有多大的份量?我们不禁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耗量为1400万吨左右,国内年生产食用植物油约800万吨,主要是油菜籽和大豆油,木本油料虽以油茶为主,但属于小油料种类,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相当于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总量的2.5%,而这个产量还是根据四斤油茶籽榨一斤油的比例推算出来的,其中大多数并没有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以前山里人多是自己食用,也是近几年超市中才见到茶油的身影。
茶油虽号称东方橄榄油,品质甚至优于橄榄油,但在价格上和地位上都还没能得到体现,我国每年要进口1万多吨橄榄油,目前市面上的售价每公斤在100元左右,国产精炼茶油每公斤50元左右,只有橄榄油的二分之一,据说中国烹饪协会把橄榄油作为高档酒店推荐食用油,而茶油却没有这个待遇,在茶油的出产地的南方几省,人们多知道茶油好,而能准确具体说出好在哪里的人则不在多数,我国北方人乃至外国人,更是知之甚少了。目前市场上一般调和油的价格不到10元一升,这样的价格比,普通百姓在选择时一般不会接受和考虑茶油,所以作为商品的精炼茶油又被人们誉为贵族食品,消费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和中老年等特殊保健需要的人。这几年茶油呈价扬的趋势,与物以稀为贵不无关系,而有限的产量又使得企业在宣传上惜时惜金,左右为难。
 
资源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油茶栽培面积为5500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万亩,年产茶油约20万吨,平均亩产茶油不到5公斤,上世纪中叶,世界橄榄油的产量和茶油的产量相差无几,半个世纪过去了,现今世界橄榄油的产量已达到360万吨。
为什么油茶产量上升缓慢?至今还不能形成强势的产业,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源不足,油茶籽产量不高,使得油茶加工企业原料短缺,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而影响资源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优良品种及先进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初级产品价格的不合理。
    在我国现有的油茶林中,绝大多数还是低产林,其品种混杂老化,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亩产茶油只有4公斤左右,且经营管理粗放,大多仍停留在人种天养天种天养的状态。要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增加种植面积来得最直接,但受到大量增加林业用地的局限, 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是真正的出路所在。
    油茶是经济林,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近年来,江西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和地方筹资相结合建设高产油茶林基地,积极推广优良无性系油茶种植,同时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测算,建设1亩高标准的油茶林投资需吸塑片材1200多元,采用高冠换枝方式进行低改,每亩也需投入800多元,油茶林从投入到初产,最少也要四年,这四年中不但没有收入,还要不断投入管理费用,大面积种植和低改,一般农民承受不了,也接受不了。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目前初级产品价格太低,油茶种植者微利甚至于无利可图。2元左右一斤的茶籽,对于每亩十几斤产量的低产油茶林,其价值还不及采摘的人工费用。油茶有大小年之分,一般小年产量只有大年一半左右,不少农民在小年对每亩不足十斤的茶籽只好放弃采摘,这对原本就紧缺的资源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整个油茶产业链中,其剩余价值并没有做到合理分配,种植者得到的太少。去年是油茶的小年,这种矛盾就显现出来了,为了维系生产,各加工企业纷纷派出大量人员,从省内到省外,到处抢购原料,往年500元一吨的茶枯饼;2元左右一斤的茶籽;8元一斤的毛油,分别涨到了1300/吨和3元、15/斤,即便如此,加工企业仍有利润空间。某县原有一个占地20亩,设备齐全的国有榨油厂,为了改制以80万的价格卖了,接手的私人老板一年就赚了120万,可观的利润,促使投资者纷纷涉足加工,目前江西算得上的油茶加工企业有35家,年加工能力超过5万吨(江西全省茶油产量也就5万吨左右),但每年开工期只有三个月左右,实际年加工量不足一万吨,加工能力远远超过了资源承受力,然而却还在不断上新线,上规模。今年的收购价格大战,于其说是坏事,不如说是好事,一是市场规律得到体现,只有价值的回归,才能有效地提高种植者的积极性;二是促使油茶加工企业重新洗牌,目前已有一些小的企业声称快撑不住了。不少加工企业的老板也坦言,再不加快资源培育的步伐,将会面临无油可榨的窘境;再继续过分依赖茶油加工,而忽视其他附加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企业的利润会越来越少,直至无法生存。
 
前景油茶产业发展广阔
 
    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上虽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从目前全国发展的态势,我们已经看到,油茶产业的春天到来了。
    食用油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将不断提高。从1996年至2005年,我国植物油的食用消费量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从790万吨迅速增到1400万吨。人均消费量超过10公斤,但与世界人均年15公斤消费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使通过改良栽植品种,提高其它油料作物的产量,我国食用油仍将存在着较大的消费缺口。特别是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而茶油是世界最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之一,是非常理想的食用保健油,也是其它油品不能替代的植物油,目前,我国每年都要进口100万吨左右的棕榈油和橄榄油以满足市场需求,部分营养成份还稍逊于国产茶油的橄榄油,身价却是茶油的二至三倍,使得茶油在价格上具有竞争的优势。可以断定,在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随着人们对茶油认知和认可的提高,茶油在国内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会给油茶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成熟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推广示范正广泛得到应用。上世纪80年代初,广大的科研工作者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培育出了几十个高产无性系和高产优良农家品种,品系平均亩产茶油可达到50公斤以上,且高产稳产,而最为令人兴奋的是,优良品种的油茶不但便于采摘,而且大小年产量相差微小,其品质与野生山茶油完全一致,是名符其实的绿产品。江西丰城市白土镇农民自筹资金4万元,于1998年冬建立了100多亩的油茶高产基地,实现了3年挂果4年投产的目标, 2005年平均亩产30公斤,最高的达到47.5公斤,即便在去年油茶的小年,平均亩产仍达到40公斤;新余市罗坊镇农民在1999年种植的150亩高产油茶,2005年平均亩产茶油20公斤,最高的达到每亩64公斤,这些示范大户为全省新造高产油茶林树立了样板。
    油茶的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优势,使得各级政府和社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油茶是常绿阔叶树,它不与粮棉争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和农药;它不仅能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还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碳、氟和氯等有毒气体的能力,是很好的防火树种;油茶花鲜艳,既是观赏树,又是蜜源林。新造高产油茶林第三年可投产,第八年进入盛产期后,每亩产值超过1000元,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成为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带动了油茶种植专业户的发展。宜春青龙高科、玉山春源、上饶恩泉、永丰绿海等油茶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基地+led电子显示屏制作农户的模式带动油茶种植的快速发展,全省营造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产业分工日趋细化,专营种植的公司和大户大量出现,大量资金融入到油茶种植业,近两年全省新增油茶种植企业和大户10万多户,经营面积30多万亩。连续几年优良苗木供不应求。
    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已成趋势,有专家预测,照此发展,到2015年我国茶油产量将达到38万吨,到电光源设备2025年,可望达到70万吨,届时油茶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势和优势产业。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1:4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39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茶   茶油   产量   加工   企业   橄榄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