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框架用铝合金型材

阅读: 评论:0

行业标准《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铝合金型材作为光伏系统用铝合金边框和支架材料,国内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光伏太阳能发电作为可再生、环保能源在国际和国内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发展高峰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太阳能产业大国,09年总产销量占全球的36%。按目前全球光伏太阳能的生产量推算,一年需用铝合金型材20万吨以上。随着低成本镀膜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推动光伏太阳能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铝合金型材用量也随之持续增长。铝合金型材作为光伏系统的边框和支架材料,以外向型企业居多,光伏组件主要出口欧美、日本、中东等地区,对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性能指标,比建筑铝合金型材和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型材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可以引用,给铝型材质量的合格性评定及质量异议的处理带来了困难,中国有金属工业协会有标委【2008】52号文件,下达了编制《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的标准计划。并确定了江阴东华铝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乐祥铝业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江苏爱康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助起草,任务完成时间为2009年6月~2010年12月。
2  工作简况
2009年,在全国有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下,成立了以江阴东华科技铝材有限公司、浙江乐祥铝
业有限公司2为主要起草单位,成立标准起草小组,标准起草小组根据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程序,落实了负责起草部门、协助起草部门及责任人,两家公司的协助起草部门负责提供生产统计、产品检验数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等信息。全国有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9年6月在合肥、2010年6月在苏州组织召开了标准讨论会,编制小组于2010年10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向全国各有关生产单位征求意见,2010年11月完成了标准预审稿。在本标准的起草过程中,编制小组认真调查、分析、研究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的生产技术状况及分析检测手段、性能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外观质量评定标准,并对我国光伏系统用铝合金生产企业进行调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光伏系统用铝型材产品样品,送国家有金属质检中心进行产品性能的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在综合研究、分析、整理所有调查资料及试验数据及国内外客户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本稿的尺寸偏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外观质量评定标准等内容。
波特率发生器
3.标准的制定原则、标准的主要内容说明与试验结果
3.1 标准制定原则
(1)本标准中主要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参考ISO/WD 28340《阳极氧化复合膜的一般技术要求》、GB 5237.1《建筑铝合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37.2《建筑铝合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GB5237.3《建筑铝合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T 8013.1《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膜及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GB/T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等标准进行编制。
(2)产品的尺寸偏差、力学性能满足国内外客户的自动化装配及使用要求。考虑到国内外客户均对铝合金型材外观质量有严格的要求,本标准制定的外观质量评定标准,参考了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光伏发电企业对铝合金型材外观质量的验收标准,为供需双方评定外观质量提供验收的依据。
(3)耐磨性、耐盐雾腐蚀性、耐候性等性能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
(4)实用性和通用性强。
3.2  标准的主要内容说明
3.2.1  术语
本标准涉及到的术语有主要装饰面、次要装饰面、一般(非)装饰面、标准样品等四个,根据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以后,铝合金型材不同的面所处的位置确定。
(1)主要装饰面指安装后处于光伏太阳能发电板上部并受光照最强烈的型材表面,基于性能和装饰效果,国内外客户对这个面的外观质量要求最高。
(2)次要装饰面指安装后处于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垂直面方向部分受一定光照的型材表面,国内外客户对这个面的外观质量要求次之。
(3)一般装(非)饰面指安装后处于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底部及内侧不受光照的型材表面,国内外客户对这个面的外观质量在验收时,相对较宽。
(4)标准样品指供需双方共同确认的外观样品和(或) 客户确认的外观极限样品。供需双方在设计开发初期,供方提供样品给需方确认,为计数型外观缺陷的评定,提供验收的依据。
3.2.2  产品分类
根据国内外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对表面处理方式的要求,将产品分为以下四类:阳极氧化(银白)、阳极氧化加电解着、阳极氧化加电泳涂水溶性清漆、阳极氧化加电解着加电泳涂水溶性清漆。mcu解密
3.2.3  标记
根据产品标记组成原则,本产品的标记代码包含产品名称、合金牌号、供应状态、规格、表面处理方式、颜、膜厚和本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的代号集合标志。
3.2.4 铸锭
本产品所用的铸锭质量要求符合YS/T 67标准的规定。
3.2.5  化学成分
本产品的化学成分除了符合GB/T 3190标准的要求外,增加了6R63合金的化学成分,6R63合金含有混和轻质稀土元素,由于稀土元素的作用,可以提高合金接受阳极氧化的能力,有效降低阳极氧化的能耗,其产品制作加工成为光伏系统的边框或支架材料,与6063合金相比,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2.6  尺寸偏差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本标准参照GB 5237.1《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规定了角度、纵向侧弯度、平面间隙、扭拧度等4项要求,其他尺寸偏差如产品图样或合同中未注明时应符合GB 5237.1高精级的规定。
3.2.6.1  角度
本产品能直接测量的角度,角度允许偏差应在产品图样或合同中注明为±0.5°。未注明时,按Ⅰ级允许偏差±1°供货。光伏系统边框采用45°角组装的结构设计,角度允许偏差超过±0.5°,组装后,边框接缝不严密,需符合本产品Ⅱ级的规定。
3.2.6.2  纵向侧弯度
光伏系统玻璃膜板的组装国内外基本是都采用自动化组装工艺,根据边框型材安装槽口的面对玻璃膜板安装质量的影响程度(纵向侧弯度超差,组装时,可能会导致玻璃膜板损坏),本产品将型材定义为A面和B面,同时将A面和B面纵向侧弯值分为二级,其中A面Ⅰ级任意长度2m内纵向侧弯度小于
1.0mm、Ⅱ级任意长度2m内纵向侧弯度小于0.5mm;其中B面Ⅰ级为任意长度2m内纵小于向侧弯度
2.0mm、Ⅱ级任意长度2m内纵向侧弯度小于1.5mm。这样可以满足组件不同装配方式的设计要求,作为供需双方在处理质量异议时的参照标准。
3.2.6.2  平面间隙
滑动门技术本产品平面间隙分为Ⅰ级和Ⅱ级,根据本产品的公称宽度,Ⅰ级和Ⅱ级分别引用GB 5237.1《建筑铝合金型材第1部分:基材》4.4.1.6条的高精级和超高精级。
3.2.6.3  扭拧度
本产品扭拧度分为Ⅰ级和Ⅱ级,根据本产品的公称宽度和长度,Ⅰ级和Ⅱ级分别引用GB 5237.1《建筑铝合金型材第1部分:基材》4.4.3条的高精级和超高精级。
3.2.6.4  力学性能
本产品规定了6063-T66、6060-T66、6R63-T5、6R63-T6热处理状态的力学性能,6063-T66、6060-T66主要是国外客户要求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的力学性能要高于6063-T6、6060-T6,要求供方对6XXX合金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通过特殊工艺的控制以得到比T6状态具有更高力学性能水平的铝合金型材。6R63-T5、6R63-T6基于国内外客户对铝合金型材力学性能的要求和本合金化学成分配比经试验确定。
3.2.7 阳极氧化膜的性能
3.2.7.1  膜厚
本产品规定阳极氧化膜的膜厚符合GB 5237.2《建筑铝合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AA15级的规定。如果需方要求采用其他氧化膜厚,由供需双方参照GB/T  8013.1的规定选择膜厚级别,并在合同中注明。
汽车香水瓶3.2.7.2  封孔质量
本产品规定封孔质量阳极氧化膜经硝酸预浸的磷铬酸试验,其质量损失值不大于30mg/dm2,引用GB 5237.2的规定。
3.2.7.3  颜和差
本产品规定阳极氧化膜的颜应与供需双方商定的板基本一致,或处在供需双方商定的上、下限标所限定的颜范围之内。若需方要求采用仪器法测定阳极氧化膜的颜,允许差值应由供需双方商定。引用GB 5237.2的规定。
3.2.7.4  耐盐雾腐蚀性能
本产品根据试验时间将耐盐雾腐蚀性能规定为三级,Ⅰ级试验时间24小时,试验结果等级≥9级;Ⅱ级试验时间48小时,试验结果等级≥9级;Ⅲ级试验时间72小时,试验结果等级≥9级。耐盐雾腐蚀性能基于光伏系统使用环境(沿海或沙漠地区)确定,性能指标要求高于GB 5237.2的规定。
3.2.7.5  抗热裂性
本产品规定阳极氧化膜的抗热裂性温度,将抗热裂性温度分为三级,Ⅰ级抗热裂性温度为60℃,Ⅱ级抗热裂性温度70℃,Ⅲ级抗热裂性温度82℃,性能指标的要求基于目前国内外阳极氧化膜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的使用环境确定,如Ⅲ级抗热裂性温度82℃,主要考虑到我国新疆沙漠地区地表的最高温度能达到82℃并参照GB/T8013.1《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代膜》所确定。目前,国内外客户对阳极氧脂膜的抗热性温度尚无具体的要求,本产品将阳极氧化膜的抗热裂性温度规定为三级,提供给客户选用铝合金型材参考用。
3.2.7.6  耐磨性
本标准采用喷磨试验仪测定阳极氧化膜的平均耐磨性,试验结果分为二级,Ⅰ级喷磨试验时间18s 或穿透阳极氧化膜所用磨料的质量350g;Ⅱ级喷磨试验时间35s或穿透阳极氧化膜所用磨料的质量620g。性能指标数据来源,根据行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10余家铝型材厂,提供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样品经国家有金属质检中心做了大量的喷磨试验,获得的试验数据确定。
3.2.7.7  耐候性
(1)加速耐候性
本产品规定经313B荧光紫外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电解着膜变程度应至少达到1级,引用GB 5237.2《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4.4.6.1条的规定。
(2)自然耐候性
本产品规定需方要求自然耐候性能时,试验条件和验收标准由供需双方商定,并在合同中注明。3.2.7.8  阳极氧化膜的其他性能要求
本产品规定需方对阳极氧化膜的其他性能有要求,由供需双方参照GB 5237.2或GB/T 8013.1商定。
3.2.8  阳极氧化复合膜性能
3.2.8.1  复合膜膜厚
本产品规定复合膜膜厚级别供需双方协商,参照GB/T 8013.2的规定商定。
3.2.8.2  颜和差
本产品规定颜应与供需双方商定的板基本一致,或处在供需双方商定的上、下限标所限定的颜范围之内。若需方要求采用仪器法测定阳极氧化膜的颜,允许差值应由供需双方商定。3.2.8.3  漆膜硬度
本产品规定经铅笔划痕试验漆膜硬度≥3H。数据的来源参照GB 5237.3《建筑铝合金型材第2部分:电泳涂漆型材》的规定。
3.2.8.4  耐碱性
本产品耐碱性试验结果分为三个级别。Ⅰ级试验时间24小时,Ⅱ级试验时间48小时,Ⅲ级试验时间72小时,要求试验结果均≥9.5级,试验时间和试验结果等级参照GB/T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的规定。
3.2.8.5  耐盐雾腐蚀性(CASS试验)
本产品将CASS试验结果分为四个级别,Ⅰ级试验时间48小时,Ⅱ级试验时间72小时,Ⅲ级试验时间
96小时,Ⅳ级试验时间120小时,试验结果均要求非划线区域膜上表面腐蚀试验≥9.5级、划线区域膜下丝状腐蚀试验不超过2.0mm,试验时间和试验结果参照ISO/WD28340《阳极氧化复合膜的一般规格要求》、GB/T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的规定。
3.2.8.6  耐磨性
本产品采用喷磨试验仪测定阳极氧化复合膜的平均耐磨性,用喷磨试验时间(s)或穿透阳极氧化复合膜所用磨料的质量(g)评定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试验结果分为二级,Ⅰ级喷磨试验时间20s或穿透阳极氧化复合膜所用磨料的质量400g;Ⅱ级喷磨试验时间40s或穿透阳极氧化复合膜所用磨料的质量700g。数据来源于10余家铝型材企业提供的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样品,经国家有金属质检中心喷磨试验后获得的数据。
3.2.8.7  耐候性
(1)加速耐候性
本产品氙灯加速试验结果分为三个级别,见表1。
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规定执行。
(2)自然耐候性
本产品规定需方对自然耐候性有要求,试验条件和验收标准由供需双方商定,并在合同中注明。3.2.8.8阳极氧化复合膜其他性能要求
本产品规定阳极氧化复合膜其他性能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参照GB/T 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的有关规定执行。
3.2.9  外观质量
目前,国内外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最终用户,对外观质量的要求超过了对铝型材本身性能的要求,
不同的客户提出不同的外观质量要求,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光伏发电企业外观质量验收标准和具体要求,本产品外观质量规定除了应符合GB/T 8013.1《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GB/T 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的规定外。参考12家国内外主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外观质量的验收标准,制定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缺陷判定标准(附录A):表A.1阳极氧化膜及阳极氧化复合膜外观质量(Ⅰ级)、表A.2阳极氧化膜及阳极氧化复合膜外观质量(Ⅱ级),为供需双方外观质量的验收和处理外观质量异议提供参考依据。
3.2.10试验结果
本产品的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参考GB 5237.1《建筑铝合金型材第1部分:基材》的规定;阳极氧化膜的性能试验方法参考了GB 5237.2《建筑铝合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GB/T8013.1《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代膜》的规定;阳极氧化复合膜性能的试验方法参考了GB 5237.3《建筑铝合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T8013.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2部分:阳极氧代复合膜》的规定。
4  标准水平分析
本标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复合膜等性能指标均高于建筑铝合金型材标准GB
5237.1、GB5237.2、GB5237.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暂缺国内外标准水平对比表)
5  预期效果
本标准首次制定,是我国第一部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行业标准。将为铝型材制造方、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制作工加工企业、太阳能光伏发电生产组装企业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和验收标准,在本标准的基础之上促使型材制造企业正确使用原材料,合理调整生产工艺,为光伏系统用铝合金型材加工企业和最终用户提供优质的铝合金材料,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6 评语
本标准根据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实际生产及市场的使用情况制定,其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青梅1H
标准编制小组
2010年11月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22:4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37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阳极   氧化   试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