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

阅读: 评论:0

除草剂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施药技术探讨
田间药效试验是我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除草剂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施药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对喷雾设备的要求、施药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施药时的天气状况等。小区药效试验的技术关键是施药方式方法,因为不同的施药方法在作物上的药液沉积量和药剂分布状况有很大差异,必然会对药效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会使药效的评估发生明显偏差(屠豫钦,1993)。
除草剂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施药技术的问题
1施药设备不完善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主要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这也是目前我国占绝对地位的喷雾机械。据统计,1996年,我国共有喷药器械484.7万架,其中80%以上是小型背负式喷雾器(傅泽田,祁力钧,王秀,2002)。受国内对喷雾器生产和开发情况的影响,手动喷雾器几十年来一直变化不大,主要是以工农-16型为主,尤其是雾化部件也只有一种切向涡流芯喷头,这种
发糕机
情况造成了许多问题(袁会珠,齐淑华,杨代斌,1998;屠豫钦,2004)使用者面临最普遍的问题是喷雾器的质量不过关,使用中存在着跑冒滴漏的现象,另外喷嘴型号不全。最近两年,北京、山东、河北都有新型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问世,在加工质量和选材方面有所改善,但可供选择的喷嘴类型仍然较少。此外,这些改进后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普遍不具有压力表和稳压器,只能通过手动摇杆来控制喷雾压力,这样不能把压力很好的控制在某一具体的数值,使得输出的流量不稳定。
2喷嘴的选择不当
国内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大都配有空心或实心锥雾喷嘴,也有配扇形喷嘴的。但问题是可供选择的喷嘴型号范围较小,而有些使用者对农药应用技术的了解有限,往往是不论针对作物的何种生长时期,用何种除草剂,自始至终就用同一个喷嘴。喷洒苗前除草剂为尽量避免飘移,可选择流量大一点的喷嘴,苗后除草剂的喷洒要考虑药液的均匀度和沉积率,可选择流量小的喷嘴。
3不重视施药时的气象条件
    药剂能否很好的沉积,与施药时的天气情况密不可分,包括施药时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当施药时温度超过27℃时,易引起药害或造成飘移、挥发而降低药效,温度低于15℃时也易产生药害(王险峰,关成宏,2001)。白天有太阳直射时,湿度较低,笔者曾在施药季节于哈尔滨市郊做过测试,在上午9点30分和下午4点时田间实际相对湿度只有20%左右,特别不利于除草剂的喷洒。风速过大容易产生雾滴飘移,既不能保证正在喷洒小区的药效,而且飘移的药液有可能落到邻近的小区内,这对小区试验药效评价尤为不利。
4行走速度和喷液量的控制不严格
小区试验是要求将少量甚至微量的农药准确无误地施用到单位面积小区上。人们通常在施药前计算好了单位面积小区所需的药量和喷液量,但对行走速度没有在田间进行实际测量(且每次施药前都必须重新测量,即使是长期的同一施药者),造成了药液的剩余或缺少,这些都影响药效的评估。也有施药者为了能使得药液分布均匀,放慢了行走速度,这样喷液量也就加大了。而过去传统的大容量喷雾往往往往造成了药液滴淌(draining)和滚落(running off),沉积率较差(屠豫钦,1993;袁会珠,1999)。喷液量并非越大越好,每公顷200L即可满足农艺要求(袁会珠,1999;王险峰,2002),加大喷液量也不可能解决干旱的问题。
施药技术规范化
“硬件”的选择
小区药效试验要尽量选择质量好、精确度高的喷雾器,最好具有稳压装置或带有压力表,压力可调最好,而要避免选择那些在药液少量的情况下压力不足、喷不彻底的手动喷雾器。还应配有不同型号的喷嘴,可根据不同的作业情况进行更换,苗前可选择Teejet11003/11004型号的喷嘴,苗后选Teejet11015/80015型好喷嘴,也可选择不同国外公司的同流量型号喷嘴,或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型号的喷嘴,这并不是绝对的。为提高施药效率,最好能在保证压力的情况下使用多喷头喷雾器,如山东卫士牌双喷头喷雾器(但不具压力表和稳压器),国外引进的BIRCHMIER牌4喷头喷雾器,喷杆可拆卸,有螺旋卡口的喷头冒,便于更换喷嘴和清洗,每次作业3行区,对于小区试验非常适合。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应配有小型袖珍气象仪,可随时对田间实际天气情况进行测量,看是否适合喷洒除草剂。一般说来,最好在早8点前和晚18点以后进行施药,平均风速小于1.5米/秒,最大风速不超过4米/秒,最高温度不超过27℃,最低温度不低于15℃,相对湿度高于65%为最佳,但我国北方春季很难能够保证湿度超过65%,因此,在此情况下,加入植物油型喷
雾助剂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药效试验一定要严格注明施药时间和当时的气象资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评价药效。
施药技术规范化
首先,对于已有的或新购置的喷雾器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漏夜、压力稳定与否、扇形喷嘴的偏转角度是否合适、摇杆加压是否吃力等,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保证顺利田间作业。同时田间作业时应带有喷雾器维修工具和多余喷嘴、滤网等,以免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意外能及时维修,对作业过程中出现喷嘴堵塞等进行及时更换或用清水清洗干净。
田间喷雾器的校准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大部分是进行小区试验,对施药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它不仅要求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而且对作业的天气有严格的限制,这些都制约着喷雾效果。总的来说,可以这样理解除草剂的喷洒:在特定的压力下,按要求的角度、将准确流量的药液以合适的颗粒尽可能分布均匀地喷洒到目标上。
喷雾器校准公式:
喷液量(升/公顷)=
喷液量应为每公顷喷洒的药液量,但因为往往加入药剂的量相对于加水量非常少,可忽略不计,所以通常被认为每公顷加入的水量就是喷液量。
喷嘴输出量为在固定的压力值的情况下,各个喷嘴每分钟的药液输出量的总和(单喷嘴为单口流量)。
喷幅宽度:对于多喷嘴喷雾器一般为喷杆长度,单喷嘴为平均垄距。
本公式只适用于走直线固定速度的喷雾方法,而不适合中国传统的“Z”字形摆动喷雾。而且袁会珠(ca37801998)等已通过试验证明直线行走喷洒效果要好于摆动喷雾。
选择喷嘴的型号和操作压力
假定我们最初的目标是把喷液量定为100升/公顷,喷雾器的喷幅距离为2.0米(4喷头),行走速度为6公里/小时。
100升/公顷=  求得y=2.0升/分钟,即每个喷头流量为0.5升/分钟。如果我们选用Teejet8001型号,按厂家关于此产品的规格,压力在40psi(276千帕)输出量应为0.1加仑/分钟=0.3785升/分钟(1加仑=3.785升)。为达到0.5升/分钟需提高压力,而往往通过提高压力来增加输出量是不可取的(H.H.Fisher,E.A.Sabio,1986)。压力和输出量呈正相关,喷嘴的新输出量=。标准压力被喷雾工业定在40psi(276千帕),一般喷嘴的推荐压力范围是30~50psi。如果压力要达到0.5升/分钟,经上公式计算压力需70psi(483千帕),超出了推荐范围,所以最好选择80015喷嘴,把压力调到31psi(214千帕)。
信息包测量喷嘴的输出量
经过上面计算得出,要在喷幅宽度2米、行走速度6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喷洒100升/公顷药液,需安装80015型号喷嘴,压力定在31psi。但实际中由于压力可能在喷管中降低、压力表可能不准或磨损等,必须直接测量喷嘴输出量。先将喷雾器药液桶内加一部分清水,将压力表定在31psi,然后将容器放在喷嘴的正下方,收集30秒钟的水,收完后用量筒测量并记录每喷嘴的输出量(升)。对于新喷嘴,必需检查每一个喷嘴,确定各个输出量偏差在10%以内,如超过应更换新的喷嘴。接下来算出每分钟的流量,如果离0.5升/分钟不远,调压力在测一遍直道输出量达到为止。若为了达到0.5升/分钟需要变化的压力较大,则说明压力表或喷雾器其它部分有问题。
测量和调整行走速度
用尺在所要喷药的田间里量出10米,在两个端点放置标记。先计算出人在6公里/小时的时候,行走10米所需时间为6秒。然后用秒表测量施药者在10米内所用时间,直到达到要求为准,且必须在每次施药之前重新测量施药者的行走速度。
注意小区建换药时要放出管路中残存的药液,尤其是更换不同的药剂时,以免干扰药效评价。
喷杆高度不宜太高,容易发生飘移,一般在40~60厘米高度。喷洒苗后除草剂如果垄距为70厘米左右,为防飘移建议用大角度11015型号喷嘴。
    每次作业完毕后,要用清水清洗喷雾器管路,防止药液残留腐蚀。尤其喷嘴、过滤器、垫圈也要用清水冲净放好。
参考文献:
屠豫钦. 关于小区药效试验中的农药定量喷洒问题. 农药科学与管理,1993,(1):9~11
袁会珠,祁淑华,杨代斌. 21世纪的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9大理石清洗剂84~88
傅泽田,祁力钧,王秀著. 农药喷施技术的优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屠豫钦著. 农药使用技术图解——技术决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袁会珠 干果礼品盒编译. 农药施用:现状和展望. 世界农药,1999,(6):27~31
王险峰,关成宏. 除草剂使用问题及对策.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1年增刊余热制冷
王险峰. 喷雾机的性能标准及田间操作规程. 现代化农业,2002,(9):14~16
袁会珠,何雄奎. 手动喷雾器摆动喷施除草剂药剂分布均匀性探讨. 植物保护,1998,(3):41~42
H.H.Fisher,E.A.Sabio. 杠杆操作的背负式喷雾器校准和为杂草研究的除草剂计算. 农药译丛,1986,8(2):37~42
1雾滴的大小、分布与喷液量范围的确定
适合除草剂喷洒的雾滴大小通常为雾滴直径在200~400μm(超低量喷雾除外),尽管不同型号的喷嘴可产生5μm600μm的不同大小的雾滴,但是在田间实际作业中,100μm以下的雾滴容易产生飘移,雾滴直径超过400μm则由于张力的增大不利于药液在叶面沉积,降低除草效果。雾滴的分布是指在有效的覆盖范围内,液体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不仅仅要求
每公顷的施药量,而且更关注每一微小面积如每平方厘米内的雾滴数量。对于苗前除草剂雾滴分布的要求不像苗后除草剂喷洒那样严格,一般20~30雾滴/平方厘米即可达到农艺要求。而喷洒苗后内吸型除草剂30~40雾滴/平方厘米、触杀型除草剂50~70雾滴/平方厘米为宜。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22:1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36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喷嘴   施药   试验   药效   压力   小区   田间   药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