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阅读: 评论:0

202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养生面膜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高平台上,续写了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世界近20%人口的奇迹,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之路。当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了中国粮,“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世界之问有了明确答案。
(摘编自常邦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材料二:
主粮就是一个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而重点考虑对待的粮食。2015年农业部(2018年改称“农业农村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第四大主粮。
中国传统粮食作物产量连年增长,继续增长空间小、难度大。水稻、小麦、玉米平均单产都分别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的甚至达到了世界上较高水平。要确保粮食总量持续增长,顺应市场对不同粮食品种的需求,将马铃薯主粮化提上议程,完全符合国家在新形势下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和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具体要求。
从发展致富需求看,马铃薯种植的区域与全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分布高度重合。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种植马铃薯的净利润为四大主粮之最。与其他主粮相比,马铃薯的增值潜力巨大,加工转化能力更强,可加工成2000多种附加值更高的食品、工业和医药等制品。马铃薯种植与加工,符合国家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发展战略。
从节水角度讲,马铃薯在生长期间需水相对较少,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和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山坡地种植还能减少水土流失。从耕地利用角度讲,南方利用1亿亩冬闲田生产马铃薯,在不与其他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可多种一茬庄稼,多一份收入。马铃薯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超强,除了重度盐碱地外,从广东的亚热带和山东的温带沿海低地,到西藏的高寒地带,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再到云贵高原的低纬度、中海拔地区,马铃薯都能适应,将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点发挥得淋
实验室用振荡器手动探针台漓尽致。
马铃薯主粮化,有助于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人们在吃得饱的条件下开始寻求吃得健康、吃得营养。马铃薯的营养比谷物更加丰富和全面,含有淀粉、蛋白质、磷、铁、无机盐以及多种维生素,兼有粮食、蔬菜的多重优点。它所含的维生素是小麦和稻米的七倍,各类微量元素含量是稻米、红薯的两倍左右。马铃薯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完全符合现代人的膳食要求。
马铃薯主粮化,有助于拓宽“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内涵。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很丰富,本质上是希望在不改变其蔬菜或副食消费的基础上,敦促人们更多地消费马铃薯。现在有很多地方在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把马铃薯与米面结合,变成更具中国传统消费习惯的蒸煮型新型产品,如马铃薯馒头、面条、面包和糕点等。已有研究表明,此类混合型面食产品口感良好、营养丰富、价格适中,完全有可能成为大多数人可接受的新型主食产品。
实事求是地、科学地认识和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十分重要。发展马铃薯产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市场)制宜”,加强营养宣传,引导膳食消费,从而增加马铃薯的消费,让它真正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防水摄像头
(摘编自宗峰《马铃薯,我国粮食增产的一半要靠它?》)材料三:
土豆,在山西岚县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如今是岚县发展致富的“金蛋蛋”。近年来,岚县以“全国马铃薯第一县”为目标,快速发展走向乡村振兴,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
上,被授予“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他们用土豆制作出了、香、味、美俱佳的108道美食,水晶饺子、熬山药、不烂子、黑角子、捣拿糕……优质的土豆品质和独特的土豆文化,孕育出岚县独一无二的“土豆宴”。他们还不断汲取全国各家菜系之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发出了很多新菜品,带来了“美食十文化十旅游十美丽乡村十互联网十产业发展”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时尚。
(摘编自梅隆《山西岚县,把“小土豆”打造成富民“金蛋蛋”》)1.下面对“马铃薯主粮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马铃薯主粮化”是指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的需要,将马铃薯作为重点对待的粮食。
B.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代替水稻、小麦、玉米,成为我国的第四大主粮。
C.“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是将马铃薯与米面结合加工成蒸煮型新产品,使之由副食变为主食。
D.“马铃薯主粮化”的途径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制宜”,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只有牢牢把稳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农强国主动权。
B.马铃薯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优势,如果配合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产量提升的空间巨大。
C.将马铃薯变为“中国式主食”、就能确保粮食总量持续增长,顺应市场对不同粮食品种的需求。
D.岚县抓住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机遇,激活了村民自我发展的内动力,促进了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粮食产量连年增长,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持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马铃薯主粮化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之路。
B.南方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在不与其他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多种一茬庄稼,多一份收入,可以充分发挥耕地的效用。
设备铭牌制作C.马铃薯营养更丰富、更全面,低脂肪、低热量,完全符合现代人的膳食要求,可以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D.实事求是地、科学地认识和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十分重要,马铃薯真正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4.在《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中,我国明确将马铃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
点作物,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潜力。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根据文本,谈谈岚县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是瓦窑堡人
丁玲
陕北的冬天,在夜里,常起着一阵阵的西北风。孤冷的月亮在薄云中飞逝,把黯淡的水似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但这埋在一片黄土中的一个黑洞里,却正有一个甜美的梦在拥抱着流落在外的孩子:他这时正回到他的队伍里,同司号兵或宣传队员在玩着,或是就让团长扭他的耳朵而且亲昵骂着“你这锤子,吃了饭为什么不长呢?”也许
他又正牵着枣骝的牡马,用肩头去抵那含了嚼口的下唇。而那个龌龊褴褛的孤老太婆,也远离了口外的霜风,沉沉地酣睡在他的旁边。
“我是瓦窑堡人”村上的人有趣地向孩子重述着这句话,谁都明白这是假话。尤其是几个年轻的妇女,拈着一块鞋片走到他面前,摸着他冻得有裂口的小手,问他:“你到底是哪搭人,你说的话咱解不下【注】嘛!瓦窑堡的?你娃娃哄人咧!”
孩子跟在后边到远处去割草,大捆地压着,连人也捆在了里边似的走回来。四野全无人影,蒙着尘土的沙路上,也寻不到多的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依着日出日落,他辨得出方向。他热情地望着东南方,那里有着他的朋友,他的亲爱的人,那个他生长在里边的四方飘行着的他的家。他们,大的队伍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自己,想着那最后一些时日,他们几个马夫和几个特务员跟着几个首长在一个山凹子里躲飞机,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倾听着不断的的爆炸,他回忆到他所遭遇的许多次危险。后来,安静了,他从洞中爬了出来,然而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过,他向着他以为对的路上狂奔,却始终没遇到一个人。孤独的窜走了一个下午,夜晚冷得睡不着,第二天,又走到黄昏,才遇着了老太婆。他的运气是好的,这村子上人人都喜欢他、优待他,大概都在猜他是掉了队的红军,却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但运气又太坏了,为什么他们走了,他会不知道呢?他要回去,他在那里过惯了,只有那一种生活才能养活他,他苦苦的想着他们回来了,或是他能到另外几个掉队的人。晚上他又去汲水,也没有一点消息。广漠的原野上,他凝视着,似乎有声音传来,是熟悉的那点名的号声吧。
隔壁窑里那个后生,有两个活泼的黑眼和一张大嘴,几次拍着他的肩膀,要他唱歌。他起始就觉得有楼板伸缩缝
一种想跟他亲热的欲望,后来才看出他长得很像他们的军长。他只看到过军长几次,一次是在行军的路上,军长休息在那里,他牵马走过去吃水。军长笑着问过他“你这个小马夫是什么地方人?怎样来当红军?”他记得他的答复是:“你怎样来当红军的,我也就是那样。”军长更笑了:“我问你,为什么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又听到军长低声对他旁边坐的人说:“要好好教育,这些小鬼都不错呢”那时他几乎跳了起来,望着军长的诚恳的脸,只想扑过去。从那时他就更爱他。现在这后生却长得跟军长一个样,这就更使他想着那些走远了的人。
有人送了苞谷做的馍来,还有人送来了一碗酸菜。一双羊毛袜子也穿在了脚上,一顶破毡帽也盖在头上。他的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来盘问着,都显着一个愿望,愿望他能说出一点真情的话,那些关于红军的情形。
“红军好嘛!今年春上咱哥哥到过苏区的,说那里的日子过得好,红军都帮忙老百姓耕田咧!”
“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吗?”
“同志!是不是?大家都是这么叫的。同志!你放心,尽管说吧,咱都是一家人!”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像这样的从老百姓那里送来的言语和颜,他是常常受到的,不过没有想到一个人孤独地留在村上却来得更亲热。他暂时忘去了忧愁,他一连串解释着红军是一个什么军队,重复着他从小组会上或是演讲里面学得的一些话,熟练地背着许多术语。
“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着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我们红军当前的任务,就是为解放中华民族而奋斗,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他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都兴奋地望着他,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老太婆也扁着嘴笑说道:
“咱一看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么灵呀!”
他接着就述说一些打仗的经验,他并不夸张,而事实却被他描写得使人难信,他只好又补充着:
“那因为我们有教育,别的士兵是为了两块钱一月的饷,而我们是为了阶级和国家的利益,红军没有一个怕死的;谁肯为了两块钱不要命呢?”
他又唱了许多歌给他们听,小孩子们都跟着学。妇女们抹着额前的刘海,露出白的牙齿笑。但到了晚上,人都走空了时,他却沉默了。他又想起了队伍,想起了他喂过的马,而且有一丝恐怖,万一这里的人,有谁走了水,他将怎样呢?
老太婆似乎窥出了他的心事,便把他按在炕上被子里,狡猾地笑道:“如果有什么坏人来了,你不好装病就这么躺下么?放一百二十个心,这里全是好人!”
村子上的人,也这么安慰他:“红军会来的,那时你就可以回去,我们大家都跟你去,好不好呢?”
“我是瓦窑堡人!”这句话总还是时时流露在村上的人亲昵的嘲笑中,他也就只好回以一个不好意思地笑。
(选自《丁玲短篇小说选》原载1937年4月《解放周刊》有删改)【注】解不下:懂不了。
文本二:
三十年代的一些作品,她便在努力克服静态的心理分析,而较多地从行动中去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到解放区的小说创作,细腻的心理描写为展现动荡时期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为绘制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的历史画卷服务,作品有了更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作者也就更多地运用人物的行动、语言,更多地运用小故事和细节烘托人物的心理。《红楼梦》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充分地显示了出来,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作
者一贯善于以委婉绵密的笔触对人物做深刻的心理描写的艺术特仍在。然而因为动态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4:0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3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马铃薯   主粮   粮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