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第08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pr.2014
推广技术
-168-
1 设备简介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安装两台600MW亚临界控制循环汽包锅炉。锅炉吹灰器采用上海克莱德贝乐格曼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蒸汽吹灰器。吹灰器分为短杆(V04炉膛吹灰器)、长杆(PS-SL长伸缩式吹灰器、PS-SB半伸缩式吹灰器);每台炉短杆有100只,分布在燃烧器下层22支,燃烧器上层78支,主要吹扫水冷壁;PS-SL长伸缩式吹灰器共30支,主要吹扫水平烟道和尾部低过部分;PS-SB半伸缩式长杆吹灰器有10只,吹扫尾部省煤器部位。PS-SB半伸缩式双杆吹灰器有4只,吹扫空预器。短杆吹灰器吹灰压力0.8 MPa ~1.0MPa,长杆吹灰器吹灰压力1 MPa ~1.5MPa,半伸缩式长杆吹灰器吹灰压力0.8 MPa ~1.0MPa。每只长杆吹灰器完成一次吹灰需10分钟、短杆需2分钟、空预器吹灰热端需18分钟、冷端需36分钟。 2013年2月22日,1号炉后屏再热器右数第一排向火面第一根管(63米处)爆漏,爆口边缘长度360mm,宽度40mm,对爆口边缘进行测厚及邻近管段蠕胀测量,最薄为0.7mm,无明显蠕胀。分析原因为吹灰器吹损致漏。
2013年5月19日2号机停机检修,受热面检查中发现水平低过悬吊管管夹部位多处吹损,分析原因为吹灰器吹损,拉排补焊3120余处。
2013年8月23日~10月28日,1号机组A级检修,受热面检查过程中发现因吹灰器原因导致后屏过热器管、后屏再热器、末级过热器、水冷壁管、水平低过悬吊管管夹部
浅谈蒸汽吹灰器对锅炉受热面管吹损的防治输液恒温器
马学杰地源热泵系统
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运城 044602
摘 要
对锅炉蒸汽吹灰器吹损受热面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不同原因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保证吹灰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和降低了受热面的吹损,从而提高锅炉安全长周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
锅炉;吹灰器;吹损;受热面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4.08.059
马学杰
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第08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pr.2014
推广技术
-169-
位多处吹损。
双电源控制器3 原因分析
3.1 吹灰蒸汽湿度大,过热度不足,原吹灰前程控疏水180秒,实际吹灰疏水温度在200℃左右,刚达到吹灰压力1.5MPa饱和温度201℃,部分管道系统温度下降致饱和温度以下,存在蒸汽带水现象;吹灰疏水管管径过小,在设定疏水时间内疏水不完全。另外,从后屏过热器背火面吹损情况来看,管壁呈密集坑点,经分析为吹灰蒸汽含水过高,管壁内外300~400℃急剧交变温差使后屏再、后屏过管产生热疲劳典型特征,水的动能很大,所以蒸汽带水对受热面管子的吹损非常迅速。 3.2 吹灰频次过高,两台机组自2007年9月、11月投产以来,截至2013年5月份一直坚持每天白班一次全面吹灰(长吹、半长吹、短吹)的频次。虽然控制了锅炉结焦、积灰但也导致了受热面管吹损。这种吹灰频次存在弊端,未针对受热面积灰、负荷高低、煤质、负荷情况进行吹灰频次的优化。
3.3 吹灰压力过高。随着锅炉运行时间的增加,产生受热面磨损、腐蚀增加,管子表皮氧化皮剥蚀,吹灰对受热面管的吹损加剧,原有吹灰压力过高,应针对性降低吹灰压力。
3.4 部分吹灰附近管防磨措施不到位。
3.5 炉膛部分短杆吹灰器启吹角度及启吹点未调整到位。
4 采取的措施
4.1 修订吹灰逻辑
4.1.1 在进行锅炉吹灰时,检测吹灰主汽电动门开,当长吹、半长吹、短吹疏水温度小于240℃时,开启对应疏水电动门;当以上吹灰疏水温度大于260℃时,关闭对应疏水电动门。
4.1.2 长吹、半长吹、短吹疏水温度均不小于230℃时,DCS吹灰画面显示“吹灰程序投入允许”后,运行人员方可允许启动吹灰程控,吹灰程控疏水时间180秒。
4.1.3 吹灰疏水温度已经在逻辑中予以设定限定,但在实际吹灰前应进行确认,严禁疏水温度未达到而进行吹灰。
4.1.4 吹灰过程中,必须满足吹灰疏水温度规定,若疏水温度低,对应疏水电动门联动不正常,必须手动干预。
4.2 规范吹灰操作流程
单元测试流程4.2.1 吹灰投入方法:锅炉吹灰前,选主蒸汽吹扫→远方手动→检查所有疏水电动门开启→开吹灰主汽电动门→选远方自动→吹灰调门切手动控制,提高吹灰压力至
1.9MPa进行疏水→当疏水温度均在110℃及以上时吹灰主汽调门切自动位置→选远方手动进行吹灰。
废钯碳回收钯技术4.2.2 吹灰顺序按:空预器吹灰→短杆吹灰→长杆吹灰→省煤器吹灰→空预器吹灰进行。
4.2.3 在吹灰时注意汽温、负压、空预差压和灰斗料位等参数的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中止吹灰。
4.3 吹灰频次进行优化。
4.3.1 机组启动时进行一次全面吹灰。4.3.2 吹灰频次进行如下优化:
第一天:短吹B、D层,长吹:2、6、10、11、14号;半长吹HL2/HL3;
第二天:短吹A、C、E层,长吹:3、7、8、12、13号;半长吹HL1/HL4/HL5;scop-369
第三天:短吹B、D层,长吹:4、5、9、15号;半长吹HL2/HL3;
第四天:停一天; 第五天:全吹;
第六天:短吹A、C、E层,长吹:2、6、10、11、14号;半长吹HL1/HL4/HL5;
第七天:短吹B、D层,长吹:3、7、8、12、13号;半长吹HL2/HL3;
第八天:短吹A、C、E层,长吹:4、5、9、15号;半长吹HL1/HL4/HL5;
第九天:停一天;第十天:全吹
4.4 对长杆吹灰、半长杆吹灰、短杆吹灰的吹灰压力进行调整。调整提升阀压力,长杆吹灰、半长吹压力从实际运行的1.1~1.2MPa降低为0.8~0.9MPa。
4.5 对吹灰区域受热面管进行防磨措施
4.5.1 首先对吹灰器区域吹损超标的受热面管进行更换。
4.5.2 对长杆、半长杆吹灰器区域的受热面管进行加装不锈钢防磨护瓦,增加受热面管的耐吹损周期。
4.6 对炉膛短杆吹灰器的启吹角度及启吹点进行调整,保证吹灰器头伸进炉膛及缩回时吹灰孔不直接对炉膛受热面管进行局部吹损。
4.7 针对吹灰器疏水不彻底造成吹灰蒸汽带水。对两台机组疏水管进行加粗改造并对吹灰来汽母管及疏水管保温进行集中治理、恢复。
5 结论
经过对运电公司两台机组吹灰器的吹灰逻辑、运行方式、吹灰频次进行优化,对吹灰区域受热面管进行防磨并对吹灰器启吹角度及启吹点进行调整,系统解决了蒸汽吹灰对受热面管吹损的难题,降低的锅炉“四管”爆漏的次数,大大提高了机组长周期运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