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两虾”模式技术要点

阅读: 评论:0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特水产产业”
压铸机料筒的设计“一稻两虾”共作模式是指在常规稻田实现一年收获一季稻、两期虾(一期成虾和一期虾苗)。每年4~5月在水稻栽插前投放虾苗于稻田环沟内,待水稻栽插活棵后提高水位,让虾苗从环沟进入稻田开展稻虾共作,从7月下旬开始陆续捕捞成虾。水稻收割后,留取部分亲虾在休耕稻田越冬繁殖虾苗,次年4~5月陆续捕完亲虾上市。该模式技术要点如下:
一、田间工程设置
稻田底质要求壤土或黏壤土,保水性能好、底泥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环沟开挖表面宽度一般为4~6米,底部宽度一般为2~3米,深度为1.0~1.2米。在稻田养殖区田埂四周构建围网,围网材料选用塑料薄膜、石棉瓦或20目网片,由竹木桩固定。稻田进、排水口安装竹箔、铁丝网及网片,网目在40~60目,以防止敌害生物幼苗和卵粒随水流入侵,同时预防敌害生物从外部入侵稻田,以及小龙虾向外逃逸。进、出水口外还要设置捕虾工具,及时检查是否有虾逃逸。放虾苗前5~10天,在沟内种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或苦草)等沉水植物,同时在环沟中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或在环沟两侧正常水线20~30厘米处种植茭白、食用菖蒲等挺水植物,起到护坡、遮阳等作用,种植水草面积一般占虾沟的70%左右。苗种投放前15~20天,排干沟水,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环沟进行消毒。
蓝牙对讲
二、水稻种植管理
放虾前施足基肥,放虾后尽量少施追肥。施肥时,先排浅田水,将小龙虾集中到虾沟再施肥,让肥料迅速混入泥土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水稻移栽采取宽行窄株浅水栽插的方法,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水稻病虫害防治优先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方法。
地址标准化三、小龙虾养殖管理
1.水质调控 小龙虾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应维持水体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为30~40厘米,一般每半月注换水
“一稻两虾”模式
技术要点
2021.09
消防管道防冻34推进现代生态养殖,促进粪污高效利用。
35
  集萃新优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YANGZHISHIJIE
编辑:邓婧(dengjing_************)养殖世界
·
陶瓷接线柱水产养殖·1次,高温季节每周2~3次。此
外,视水质情况,每隔20天左右使用1次生石灰,每亩生石灰用量为15~20千克,一方面可改良水质,另一方面可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小龙虾的蜕壳生长;也可定期施用EM 菌等水质改良剂,以达到生态调控的目的。
2.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以动
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的混合饲
料为主,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或根据养虾沟水草状况,投喂适量伊乐藻、轮叶黑藻等。第一批成虾从
7月下旬起开始陆续捕捞出售,可持续到9月上旬。次年4月至水稻栽插前,第二批越冬亲虾和待售虾苗开始捕捞,留足稻田虾苗开始新一轮养殖。              (苏 渔)
装备偏移
因为河蟹蜕壳大多躲在草丛中,死亡后会被其他河蟹吃掉,无影无踪;即便顺利蜕壳,断脚蟹也较多;如果套养了青虾,则会观察到青虾死亡现象,后续青虾产量较低。为避免上述危害,春季塘口管理中应经常抽拉刈割,控制塘中草量,并及时抬高水位以增强水体对pH 值的缓冲能力。          (周 军)
春季随着气温回升,蟹塘水草进入快速生长期。由于水草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破坏水体碳酸平衡,使pH 值升高。高pH 值会导致河蟹鳃组织肿胀,肝组织萎缩,体变浅,鳃发红,肝较暗,严重时蜕壳不遂。如果早春时节阴雨绵绵,水草长势缓慢,之后连续晴天,这时水草长势会特别旺盛,水体pH 值也会异常升高。如果又恰逢河蟹蜕壳,则蜕壳存活率会大打折扣。由于水体pH 值过高引起的河蟹蜕壳不遂往往不易察觉,
蟹塘谨防水草长势太旺
该模式水稻与小龙虾的生育进程时空耦合图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6:1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29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稻田   环沟   水稻   蜕壳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