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Excel作出下表数据带数据点的折线散点图:
(1)分别作出加药量和余浊、总氮T-N、总磷T-P、COD的变化关系图(共四张图,要求它们的格式大小一致,并以两张图并列的形式排版到Word中,注意调整图形的大小); (2)在一张图中作出加药量和浊度去除率、总氮T-N去除率、总磷T-P去除率、COD去除率的变化关系折线散点图。
加药量 | 浊度 | 暖风炉 总氮T-N |
(mg/L) | 余浊(NTU) | 去除率(%) | T-N(mg/L) | 去除率(%) |
50 | | | | |
75 | | | | |
100 | | | | |
125 | | | | |
150 | | | | |
| | | | |
加药量 | 总磷T-P | COD |
(mg/L) | T-P(mg/L) | 去除率(%) | COD(mg/L) | 去除率(%) |
50 | | | 53 | |
75 | | | 52 | |
100 | | | 51 | |
125 | | | 52 | |
150 | | | 56 | |
| | | | |
| | | | | | |
2、对离心泵性能进行测试的实验中,得到流量Qv、压头H和效率η的数据如表所示,绘制 摇臂离心泵特性曲线。将扬程曲线和效率曲线均拟合成多项式。(要求作双Y轴图)
流量Qv、压头H和效率η的关系数据
序号 | 7 | 8 | 9 | 10 | 11 | 12洗衣机水嘴 |
Qv(m3/h) H/m η | | | | | | |
| | | | | | |
3、用荧光法测定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SA),测得的工作曲线和样品溶液的数据如下表:
(1)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求出相关系数,并给出回归方程的精度;
(2)求出未知液(样品)的水杨酸(SA)浓度。
(1)
(2)
4、对某矿中的13个相邻矿点的某种伴生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如下一组数据: 矿样点 | 距离x | 含量c | 矿样点 | 距离x | 矿样点 |
1 | 2 | | 8 | 11 | |
2 | 3 | | 9 | 14 | |
3 | 4 | | 10 | 15 | |
4 | 5 | | 11 | 16 | |
5 | 7 | | 12 | 18 | |
6 | 8 | | 13 | 19 | |
7 | 10 | | | | |
| | | | | |
试出某伴生金属c与含量距离x之间的关系(要求有分析过程、计算表格以及回归图形)。
提示:⑴作实验点的散点图,分析c~x之间可能的函数关系,如对数函数y=a+blgx、双曲函数(1/y)=a+(b/x)或幂函数y=dxb等;⑵对各函数关系分别建立数学模型逐步讨论,即分别将非线性关系转化成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相关系数:如果R≦,则建立的回归方程无意义,否则选取标准差SD最小(或R最大)的一种模型作为某伴生金属c与含量距离x之间经验公式。
上表为各种函数的对比由表可以看出多项式函数的R值最大,所以选择多项式函数。
5、在玻璃防雾剂的配方研究中,考察了三种主要成分用量对玻璃防雾性能的影响,三个因素的水平取值如下:
因素 | 1 | 2 | 3 | 4 | 5 | 6 | 7 |
PVA x1/g | | | | | | | |
ZC x2/g | | | | | | | |
LAS x3/g | | | | | | | |
试验结果y | | | | | | | |
| | | | | | | |
已知试验指标y与x1 、x2 、x3间近似满足关系式:y=a+b1x1+b3x3+b23 x2x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3 。试求待定系数,并给出方程精度。
6、测定某铜合金中铜含量,五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计算:(1)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2)若已知铜的标准含量为
%,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 平均值:==%
平均偏差:= =%
相对平均 /=%/%)*100%=%
标准偏差:S= =%
相对标准偏差:Sr =S/=%
(2)绝对误差= –μ=%%=%
相对误差=(–μ)/μ=%
7、已知某合成试验的反应温度范围为340~420℃,通过单因素优选法得到:温度为400℃时,产品的合成率最高,如果使用的是法,问优选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共需作多少
次实验。假设在实验范围内合成率是温度的上单峰函数。(要求详细列出计算过程)
解:由题知,所给范围合成率是温度的上单单峰函数 由法 在区间(340,420)进行优选。
X1=340+(420-340)=
X2=340+(420-340)=
比较389℃和371℃下的实验数据,得389℃的数据较好,所以去掉340~370℃。
再次优选 X3=370+(420-370)=401
X4=370+(420-370)=389
由于389℃已在试验点,所以只需做三次不同温度的实验。实验范围内合成率是温度的上单峰函数所以选择在401℃数据较好。
8、某农科站进行品种试验,共有4个因素:A(品种)、B(氮肥量/kg)、C(氮、磷、钾肥比例)、D(规格)。因素A有四个水平,另外三个因素都有两个水平,具体数值如下表
所示。试验指标是产量,数值越大越好。试验结果(产量/kg)依次为:195、205、220、225、210、215、185、190。试出最好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