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的防
水门体
结构以及具有该防水门体结构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2.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
3.现有的集装箱具有底架、前板、门端、左右侧板、以及顶板,门端设有双开门,门体上设有用于实现密封的密封胶条,在门体上设有用于避免门体变形的锁杆,增加门体处的结构强度。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还出现了具有不同用途的特种集装箱,其中有的在箱体上开设有单开门,在单开门上不设置锁杆。在集装箱吊装、以及运输过程中,单开门的门体容易发生变形,使得水密性能差,发生漏水。
4.尤其是在箱体的前板或侧板上开设的单开门,当雨天在集装箱运输时,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由于雨水与车辆运动方向产生反向相对运动,使得雨水对在箱体的前板或侧板上开设的单开门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导致雨水沿着胶条边缘渗入,并且难以将渗入的水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的防水门体结构,增加防水性能,并且增加结构强度。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集装箱的防水门体结构,包括:
8.
门框;
9.门体;其铰接设置在
所述门框上;
10.密封条,其位于所述门体和门框之间;
11.在所述门体的外侧设有向远离所述门体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外挡边;
12.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外挡边位于所述门框的外侧;
13.所述外挡边具有位于所述门体上侧的外上挡边,在所述外上挡边与所述门框之间设有上密封。
14.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具有固设在所述外上挡边内侧的上密封固定部、沿所述上密封固定部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延伸设置的上密封唇部。
15.进一步地,所述门体具有门本体、沿所述门本体的外边缘向外且向远离所述门体中心方向倾斜设置的折弯部、与所述折弯部连接设置的外挡边。
16.进一步地,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本体的前端面与所述门框的前端面平齐。
1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固设在所述门体的内端面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具有固定在所述门体上的密封安装部、与所述密封安装部的两端均连接设置的弧形密封部,所述密封安装部和弧形密封部围设形成密封腔。
19.进一步地,所述门框具有与所述门框的前端面连接设置的门框本体、沿所述门框本体的内端向靠近所述门框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挡沿部;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挡沿部的外侧。
20.进一步地,在所述门体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所述内挡边和所述外挡边围设形成接水槽,在所述门体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排水通道。
21.进一步地,所述内挡边具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主体、沿所述的内挡边主体上端向前折弯延伸的翻边。
22.进一步地,所述门框具有位于上部的上门框,所述上门框具有与所述门框前端面连接设置的上门框主体、沿所述上门框主体的后端向上凸起的阻水折弯,所述内挡边位于所述上门框主体的后方。
23.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为钢制门,所述门框为钢板折弯形成的钣金件。
24.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为单开门门体。
25.基于上述的一种集装箱的防水门体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增加防水门体结构的防水性能,并且增加结构强度。
26.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上设有上述的防水门体结构。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外挡边,挡设在所述门框的外侧,有利于避免雨水进入门体与门框之间的间隙,进而向内渗漏;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的防水密封性。并且设置外挡边,使得门体与门框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门体在吊装或者运输过程中的变形。通过设置上密封,使得所述外上挡边与所述门框之间密封设置,防止水分从外上挡边与所述门框之间的间隙向内流淌。
附图说明
28.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图2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31.图4是图3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图1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图5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34.图7是图6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6.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
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以靠近集装箱中心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8.实施例一
39.如图1-图7所示,一种集装箱的防水门体结构100包括:门框 10、门体20、密封条30和上密封40,门体20铰接设置在门框10上,门体20采用钢制门,门体20的外侧为钢板;门框10为钣金件。门体20为单开门门体。
40.在门体20和门框10之间设有环形的密封条30,用于实现门体 20和门框10之间的密封。为了进一步增加防水密封性,在门体20 的外侧设有向远离门体20的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外挡边22;在门体 20关闭的状态下,外挡边22位于门框10的外侧。门体20为方形,外挡边22在门体20的是四个边上设置,外挡边22具有位于门体20 上侧的外上挡边221、位于门体20下侧的外下挡边222、以及位于门体20左右两侧的两个外侧挡边,在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设有上密封40。
4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挡边22,挡设在门框10的外侧,有利于避免雨水进入门体20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进而向内渗漏;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100的防水密封性。并且设置外挡边22,使得门体20与门框1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门体在吊装或者运输过程中的变形。通过设置上密封40,使得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密封设置,防止水分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向内流淌。
42.在本实施例中,上密封40具有固设在外上挡边221内侧的上密封固定部41、沿上密封固定部41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延伸设置的上密封唇部42。在门体20关闭状态下,上密封唇部42抵靠在门框10的前端面上;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滴从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渗漏。
43.在本实施例中,门体20具有门本体21、沿门本体21的外边缘向外且向远离所述门体中心方向倾斜设置的折弯部23、与折弯部23 连接设置的外挡边22。在门体20关闭的状态下,门本体21的前端面与门框10的前端面平齐。通过设置折弯部23,实现外挡边22位于门框10的外侧。
44.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30固设在门体20的内端面上,密封条 30具有固定在门体20上的密封安装部31、与密封安装部31的两端均连接设置的弧形密封部32,密封安装部31和弧形密封部32围设形成密封腔33。密封条30为d形结构,通过设置密封条30的结构,一是有利于增加密封条30与门框10之间的接触棉结,增加密封性;二是设置有密封腔33,有利于增加密封性,并提高密封条30的性能。门框10具有与门框10的前端面连接设置的门框本体11、沿门框本体11的内端向靠近门框10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挡沿部12;在门体 20关闭的状态下,密封条30位于挡沿部12的外侧,门体20位于挡沿部12的前侧。也就是密封条30位于门体20与挡沿部12之间。
45.在雨水冲击到防水门体结构100处时,雨水在下落过程中具有一定向下的速度,因而雨水对门体20的上端的冲击最大,故设置上密封40。但在雨水冲击大,或者门体20的上端具有一定变形的情况下,还是可能有水滴通过上密封40向内流动。在门体20的内侧设有向
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24,内挡边24和外挡边22围设形成接水槽25,接水槽25的槽底为门本体21的顶面,在门体20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排水通道26。通过设置内挡边24,用于挡止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分继续向内流动,使得水流被挡止在接水槽25内;并通过设置排水通道26,使得接水槽25内的水流经排水通道26向下流动,之后通过外下挡边222与门框20之间的间隙向外流出防水门体结构100。
46.在本实施例中,内挡边24具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主体241、沿的内挡边主体241上端向前折弯延伸的翻边242。通过设置翻边242,进一步保证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分向后伸入。
47.门框10具有位于上部的上门框15,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 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滴,沿门框10的外端面向下流动,之后沿门框本体11向内流动。为了避免水滴沿门框本体11一直向后流,上门框 15具有与门框10的前端面连接设置的上门框主体151、沿上门框主体151的后端向上凸起的阻水折弯152。通过阻水折弯152,使得沿上门框主体151向后流动的水滴,达到阻水折弯152后水滴向下滴落,肯定不会沿阻水折弯152向上流动,也就是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滴,会在上门框主体151的后端向下滴落。设置内挡边24位于上门框主体151的后方,保证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滴,会滴落到接水槽25内;进而通过排水通道26向下排出。
48.实施例二
49.一种集装箱,具有箱体,在箱体上开设有实施例一种的防水门体结构100,箱体为六面体结构,具有前板、门端、底架、顶板、以及左右侧板,防水门体结构100可以开设在前板上,也可以开设在门端,或者也可以开设在左右侧板上。
50.见图1至图7所示,防水门体结构100包括:门框10、门体20、密封条30和上密封40,门体20铰接设置在门框10上,门体20采用钢制门,门体20的外侧为钢板;门框10为钣金件。门体20为单开门门体。
51.在门体20和门框10之间设有环形的密封条30,用于实现门体 20和门框10之间的密封。为了进一步增加防水密封性,在门体20 的外侧设有向远离门体20的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外挡边22;在门体 20关闭的状态下,外挡边22位于门框10的外侧。门体20为方形,外挡边22在门体20的是四个边上设置,外挡边22具有位于门体20 上侧的外上挡边221、位于门体20下侧的外下挡边222、以及位于门体20左右两侧的两个外侧挡边,在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设有上密封40。
5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挡边22,挡设在门框10的外侧,有利于避免雨水进入门体20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进而向内渗漏;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100的防水密封性。并且设置外挡边22,使得门体20与门框1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门体在吊装或者运输过程中的变形。通过设置上密封40,使得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密封设置,防止水分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向内流淌。
53.在本实施例中,上密封40具有固设在外上挡边221内侧的上密封固定部41、沿上密封固定部41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延伸设置的上密封唇部42。在门体20关闭状态下,上密封唇部42抵靠在门框10的前端面上;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滴从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渗漏。
54.在本实施例中,门体20具有门本体21、沿门本体21的外边缘向外且向远离所述门
体中心方向倾斜设置的折弯部23、与折弯部23 连接设置的外挡边22。在门体20关闭的状态下,门本体21的前端面与门框10的前端面平齐。通过设置折弯部23,实现外挡边22位于门框10的外侧。
55.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30固设在门体20的内端面上,密封条 30具有固定在门体20上的密封安装部31、与密封安装部31的两端均连接设置的弧形密封部32,密封安装部31和弧形密封部32围设形成密封腔33。密封条30为d形结构,通过设置密封条30的结构,一是有利于增加密封条30与门框10之间的接触棉结,增加密封性;二是设置有密封腔33,有利于增加密封性,并提高密封条30的性能。门框10具有与门框10的前端面连接设置的门框本体11、沿门框本体11的内端向靠近门框10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挡沿部12;在门体 20关闭的状态下,密封条30位于挡沿部12的外侧,门体20位于挡沿部12的前侧。也就是密封条30位于门体20与挡沿部12之间。
56.在雨水冲击到防水门体结构100处时,雨水在下落过程中具有一定向下的速度,因而雨水对门体20的上端的冲击最大,故设置上密封40。但在雨水冲击大,或者门体20的上端具有一定变形的情况下,还是可能有水滴通过上密封40向内流动。在门体20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24,内挡边24和外挡边22围设形成接水槽25,接水槽25的槽底为门本体21的顶面,在门体20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排水通道26。通过设置内挡边24,用于挡止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分继续向内流动,使得水流被挡止在接水槽25内;并通过设置排水通道26,使得接水槽25内的水流经排水通道26向下流动,之后通过外下挡边222与门框20之间的间隙向外流出防水门体结构100。
57.在本实施例中,内挡边24具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主体241、沿的内挡边主体241上端向前折弯延伸的翻边242。通过设置翻边242,进一步保证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分向后伸入。
58.门框10具有位于上部的上门框15,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 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滴,沿门框10的外端面向下流动,之后沿门框本体11向内流动。为了避免水滴沿门框本体11一直向后流,上门框 15具有与门框10的前端面连接设置的上门框主体151、沿上门框主体151的后端向上凸起的阻水折弯152。通过阻水折弯152,使得沿上门框主体151向后流动的水滴,达到阻水折弯152后水滴向下滴落,肯定不会沿阻水折弯152向上流动,也就是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 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滴,会在上门框主体151的后端向下滴落。设置内挡边24位于上门框主体151的后方,保证从外上挡边221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隙渗入的水滴,会滴落到接水槽25内;进而通过排水通道26向下排出。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体;其铰接设置在所述门框上;密封条,其位于所述门体和门框之间;在所述门体的外侧设有向远离所述门体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外挡边;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外挡边位于所述门框的外侧;所述外挡边具有位于所述门体上侧的外上挡边,在所述外上挡边与所述门框之间设有上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具有固设在所述外上挡边内侧的上密封固定部、沿所述上密封固定部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延伸设置的上密封唇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具有门本体、沿所述门本体的外边缘向外且向远离所述门体中心方向倾斜设置的折弯部、与所述折弯部连接设置的外挡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本体的前端面与所述门框的前端面平齐;所述密封条固设在所述门体的内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具有固定在所述门体上的密封安装部、与所述密封安装部的两端均连接设置的弧形密封部,所述密封安装部和弧形密封部围设形成密封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具有与所述门框的前端面连接设置的门框本体、沿所述门框本体的内端向靠近所述门框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挡沿部;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挡沿部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所述内挡边和所述外挡边围设形成接水槽,在所述门体内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排水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边具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内挡边主体、沿所述的内挡边主体上端向前折弯延伸的翻边。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具有位于上部的上门框,所述上门框具有与所述门框前端面连接设置的上门框主体、沿所述上门框主体的后端向上凸起的阻水折弯,所述内挡边位于所述上门框主体的后方。10.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门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的防水门体结构以及集装箱,包括:门框;门体;其铰接设置在所述门框上;密封条,其位于所述门体和门框之间;在所述门体的外侧设有向远离所述门体中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外挡边;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外挡边位于所述门框的外侧。通过设置外挡边,挡设在所述门框的外侧,有利于避免雨水进入门体与门框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的防水密封性。并且设置外挡边,使得门体与门框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防水门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门体在吊装或者运输过程中的变形。通过设置上密封,使得所述外上挡边与所述门框之间密封设置,防止水分从外上挡边与所述门框之间的间隙向内流淌。向内流淌。向内流淌。
技术研发人员:
王树生 郭荣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双朋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