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和IAAS的比较

阅读: 评论:0

PAAS和IAAS的比较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对普通用户而言,他们主要面对的是SaaS这种服务模式,而且几乎所有的云计算服务最终的呈现形式都是SaaS,但是对普通的开发者而言,云计算对他们而言,却有两种服务模式可供选择,PaaS和IaaS,而且这两种模式有很多的不同,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PK。那么在进行PK之前,我准备对这两种模式先进行一番比较。
比较
PaaS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开发和运行平台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而IaaS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虚拟机或者其他资源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接下来,将在七个方面对PaaS和IaaS进行比较:
开发环境:PaaS基本都会给开发者提供一整套包括IDE在内的开发和测试环境,而IaaS方面用户主要还是沿用之前比较熟悉那套开发环境,但是因为之前那套开发环境在和云的整合方面比较欠缺,所以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多媒体集中控制器
支持应用因为IaaS主要是提供虚拟机,而且普通的虚拟机能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所以IaaS支持的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如果要让一个应用能跑在某个PaaS平台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不仅需要确保这个应用是基于这个平台所支持的语言,而且也要确保这个应用只能调用这个平台所支持的API,如果这个应用调用了平台所不支持的API,那么就需要对这个应用进行修改。 
开放标准:虽然很多IaaS平台都存在一定的私有功能,但是由于OVF等协议的存在,使得IaaS在跨平台和避免被供应商锁定这两面是稳步前进的。而PaaS平台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因为不论是Google的App Engine,还是Salesforce的Force都存在一定的私有API。 
可伸缩性:PaaS平台会自动调整资源来帮助运行于其上的应用更好地应对突发流量。而IaaS平台则需要开发人员手动对资源进行调整才能应对。 
整合率和经济性:PaaS平台整合率是非常高,比如PaaS的代表Google App Engine能在一台服务器上承载成千上万的应用,而普通的IaaS平台的整合率最多也不会超过100,而且普遍在10左右,使得IaaS的经济性不如PaaS。
计费和监管:因为PaaS平台在计费和监管这两方面不仅达到了IaaS平台所能企及的操作系统层面,比如,CPU和内存的使用量等,而且还能做到应用层面,比如,应用的反应时间(Response Time)或者应用所消耗的事务多少等,这将提高计费和管理的精确性。 
学习难度:因为在IaaS上面开发和管理应用和现有的方式比较接近,而PaaS上面开发则有可能需要学一门新的语言或者新的框架,所以IaaS学习难度更低。
轴向变量柱塞泵哺乳服装
 
PaaS
IaaS
开发环境
完善
普通
支持的应用
有限
广
通用性
欠缺
稍好
可伸缩性
自动伸缩
手动伸缩驱动链轮
整合率和经济性
高整合率,更经济
低整合率
计费和监管
精细
简单
学习难度
略难
infocenter表1. PaaS和IaaS之间的比较
供电设备
未来的PK
在当今云计算环境当中,IaaS是非常主流的,无论是Amazon EC2还是Linode或者Joyent等,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Google的App Engine,Salesforce的Force还是微软的Windows Azure等PaaS平台的推出,使得PaaS也开始崭露头角。谈到这两者的未来,特别是这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我个人认为,短期而言,因为IaaS模式在支持的应用和学习难度这两方面的优势,使得IaaS将会在短期之内会成为开发者的首选,但是从长期而言,因为PaaS模式的高整合率所带来经济型使得如果PaaS能解决诸如通用性和支持的应用等方面的挑战,它将会替代IaaS成为开发者的“新宠”。
IaaS提供的是硬件基础设施,PaaS则提供以这个基础设施为基础建立的标准平台。因此,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将底层硬件基础架构暴露给用户。 

基于这个根本区别,IaaS与PaaS的目标用户是不同的。 

IaaS用户必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管理底层硬件和中间件基础架构上,这相比PaaS来说更具复杂性与专业性,但也正因如此,它天生就更具灵活性和机动性,也更受大型企业的欢迎。 

而PaaS更适合中小型或无太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公司。大部分情况下,选择PaaS要比IaaS更加便捷。它的缺点在于各PaaS提供商标准不一,这给今后的迁移带来较高的成本与难度风险。 

因此,回答您的问题:这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由于它们各有优缺点,因此也有逐渐融合的趋向。例如亚马逊就在自己的IaaS服务上提供了一定程度的PaaS功能。无论如何,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管今后两者是趋于融合还是继续并行,都要看云计算客户的需求如何改变。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7:2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1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应用   平台   服务   提供   支持   使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