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博物馆专业的初学者来说,对很多博物馆的了解是有限的,可能由于条件因素,所以对社会历史类的博物馆以及综合类的博物馆的了解相对较多点。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历史类博物馆的,所以以下内容中我所要写的我心目中的博物馆,主要是针对社会历史类的博物馆。在我参观过的博物馆中,无论是亲自参观还是在网上浏览,很多博物馆在总体陈列设计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非常想参观的一座博物馆,或许这样的博物馆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去参观过,但是我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去看看。 蚊子网
我心目中的博物馆是一个拥有中国历代文物藏品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所以从藏品方面来说种类必须很丰富,藏品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馆内藏品包括了石器时代的文物以及近现代文物,从古至今的历史线路是没有中断的,参观众跟着这一历史线路可以很清晰的追溯历史的根源。博物馆内的藏品陈列也是很讲究的,此馆的陈列方式是以历史为主线,藏品的陈列方式是以种类来摆放的,这种摆放形式不但在视觉上有一种整齐感,而且可以让参观众一目了然的看到这一藏品的演变序列。馆内的陈列方式及藏品的摆放形式也会决消谐柜
定博物馆的参观路线,这个博物馆的参观路线是与馆内的陈列主线相一致的,主体路线呈一U字型,藏品摆放序列是从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所以参观的观众根据这一参观路线可以体验一回“穿越”,从而感受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种种美妙。
这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中不但藏品是其亮点,还有很多方面也成为了它的亮点,馆内的辅助设施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博物馆内设有供参观观众休息的咖啡厅,由于馆内参观路线较长所以设有两处咖啡厅。其次就是馆内人员的服务态度,他们每个人的笑容都很甜美,也比较热情,讲解员的讲解语也很流畅,而且还带有点幽默感,让人感觉不到压抑之感。博物馆中的灯光设置也是其亮点之一,灯光的明暗程度都各不相同,它是与文物的颜及所要呈现的光泽相协调的,每件文物的顶部都投射有一束光线,这样的灯光设置不但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展柜中的辅助展品也是很有特的,在展柜的的内壁辅助展是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出的,但是展出方式不再是静态的,而是以三维投影的方式展出的,这种方式会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有可能吸引观众再次前来参观。博物馆的纪念品也是很有特的,博物馆不是直接把纪念品送给观众,而是要观众亲自参与制作,最后将观众自己做的制品留给自己作纪念。主要制品有陶器,书画作品等。
水过滤板
虽然这个博物馆规模很大,但是藏品的陈列室是有限的,所以博物馆也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临时展览,让那些存放在库房中的文物也能走出来,进入人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注意。除此之外,这个博物馆也会定期让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无论是藏品展览区还是库房去都是开放的,这种作法将吸引更多观众前来参观。
除了博物馆的内部陈列之外,其外部构造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我心目中的这个博物馆它的外部构造也是很有特的,就拿它的外型来说吧,就像一座大型的古代宫殿,气势恢宏,具体建筑结构是仿唐的,正门口有两阙矗立在两侧,经过一个大型广场才可抵达博物馆的入口,到达入口之前还要走一段台阶,两侧是台阶,中间是浮雕,当观众走在这个部位时,就会有一种走在大殿门口的感觉。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当接近这种仿古建筑时,就会产生一种新奇感,由此也会产生兴趣。虽然这座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但它并不是孤单的矗立在这,因为它与周围的建筑风格是相协调的,这里的一片在规划时都是采用仿古式的,所以在博物馆周围的花园中随处都可见仿古的亭榭。这个博物馆的外部构造中我觉得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博物馆入口前的广场中央流过的那条河,这样一看十分像古代城门前的护城河。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个博物馆的外部构造就十分完美了,除了建造材料是现代的外,具体布局都是仿古代而成的,这种古古香的博物馆建筑让人透视望远镜
们看到是心中也会与文物挂钩吧。
电动车遮阳棚最后我要说的就是博物馆周围的陈列设施,其中有停车场,饮食店,住所,还有文物商店。为了给参观众带来便利,所以此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地下停车场,这样的设计既给观众提供了便利,又不妨碍人们的通行;在距博物馆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街,街道两旁设有饮食店和文物商店,当然这条街的所有建筑也都是采用仿古式,正因为如此,那些曾经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古代茶楼,客栈,饭馆,现在也可以亲自去体验了,去体验古人的生活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去逛逛文物商店,欣赏它们的制作工艺,虽然很多都是仿造的,但是正因为有原物的存在才能仿造出此物,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某些制品去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去感受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何尝不是一种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中美妙的方式呢。
以上的叙述,有一些可能在当今博物馆中是存在的,也有一些仅仅是我心目中所想象的。但是想象的东西有一天也可能会成为现实,所以我希望我们身边的博物馆能够创新运营方式,策划博物馆营销方案,不要再拘泥于现状,让博物馆永新的面孔来欢迎这个新时代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