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生产生活实际的需要,必须开展现浇混凝土水池建设工作。本文就当前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特点与要求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提出了现浇混凝土水池的防水措施。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防水措施
一、引言
环模现浇混凝土水池一般为薄壁的水工构筑物,是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对于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构造尺寸必须满足处理工艺与设备的精度要求,一般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要求,因此在模板、钢筋、混凝土、止水带、施工缝等各个环节应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构造尺寸的准确,防止裂缝的产生,满足水工构筑物功能性试验要求。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特点与要求
束身带1、设计方面
(1)合理设置伸缩缝。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但应考虑高温、冬期、反复温差、反复的干湿作用等因素,如果超出规范要求长度设置伸缩缝时,必须有有效的防开裂措施。
(2)对于无顶板的敞开式水池,宜在池壁顶设暗圈梁或加劲肋,以增加池壁顶部边缘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防止出现边缘效应引起的裂缝。
数字式水表(3)避免应力集中led台灯转轴:避免结构断面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当不能避免断面突变时,应作局部处理,或做成逐渐变化的过渡形式。
(4)合理增配构造钢筋提高抗裂能力:可适当增配构造钢筋,使其能起到温度筋的作用。构造筋应尽可能地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断面配筋率不小于低通滤波电路0. 3%。
2、施工方面
搜 同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采用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及中粗、砂,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同时应控制含泥量不超过规范要求,水泥宜选择低水化热、低收缩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性能可靠。
(2)混凝土浇筑配合比有利于减少和避免裂缝: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及施工和易性。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和易性。
(3)合理设置后浇带: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工期的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后浇带设置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一般间距为20~30 mm,带宽700~1000 mm,并应贯穿整个底板断面。其袋内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强度比原强度提高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