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2020年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微波消解∙【公布日期】2020.10.23
∙【字 号】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
∙【施行日期】2020.10.23
∙【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健康促进
正文
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2020修正)
(2011年5月26日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根据2020年6月30日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20年10月22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二十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内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二手烟草烟雾(以下简称二手烟),是指从卷烟或者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及由吸烟者呼出的烟草烟雾。
本条例所称二手烟危害,是指已经科学明确证实因被动接触二手烟造成的人体死亡、疾病和功能丧失。
第四条 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各负其责、公众监督、有效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市、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防止二手烟危害的日常工作。 狗扣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负责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及学前教育机构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二)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文化、娱乐、旅游景点、体育场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三)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关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四)市场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餐饮业和药品批发、零售业经营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五)公安网络监督机构、治安管理机构分别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洗浴营业场所以及旅馆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商品批发、零售营业场所的禁烟工作;
(六)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部门负责所管理的机关室内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七)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八)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由市、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金融、邮政、通信、供电、机场、铁路的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相关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指定相应的防止二手烟危害执法机构及其责任人,负责防止二手烟危害的执法工作。
第七条 禁止在下列场所吸烟或者携带点燃的卷烟、雪茄、烟斗:
(一)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室内外场所;
(二)大中专院校的室内场所;
(三)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儿童福利院的室内外场所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院(老年公寓)、疗养院的室内场所;
(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内场所及室外的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
(五)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的室内场所;
(六)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室内场所;
(七)商品批发、零售营业场所的室内场所;
(八)金融、邮政、电信、股票交易等企业营业场所的室内场所;
回收太阳能电池片
(九)旅游景区(点)的室内场所;
(十)公共电汽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客渡轮、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室、等候室;
(十一)录像厅(室)、歌(舞)厅、游艺厅(室)、美容(发)室、网吧、销售网点等室内场所;
(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第八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不得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
在禁止吸烟场所以外区域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张刚宁
(二)设置明显标识;
(三)与禁止吸烟场所有效分隔;
(四)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通道。
第九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并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的禁止吸烟标识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二)禁止吸烟场所内不设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
高建钢 (三) 对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吸烟的,劝其停止吸烟;对不听劝阻的, 要求其离开该场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该场所的,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对不听劝阻并影响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机关报案。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履行前款第(三)项规定职责。
第十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任何人可以行使以下权利:
(一)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告知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履行制止吸烟职责;
(三)对不履行制止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有权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
第十一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派执法人员及时到达禁止吸烟场所进行处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得妨碍禁止吸烟场所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不得阻碍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进入该场所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
第十二条 市、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并公开监督电话,方便单位或者个人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监督。市、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后,应当要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限期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绩效考核机构应当定期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该单位目标责任考核或者绩效评估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