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球体和圆柱体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常常接触到的几何形体。大班幼儿根本具备区分典型球体和圆柱体的力量,也能够发觉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外形相像的物体,但对球体与圆柱体的异同并没有清楚的熟悉。如何使幼儿通过直接体验与感知发觉、了解、表达球体与圆柱体的异同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可引导幼儿从物体滚动方向切人活动,鼓舞幼儿大探究、认真甄别并有条理地表达。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球体和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2.感知发觉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能发觉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外形相像的物体。
3.愿意与同伴沟通,能清晰地叙述自己的发觉。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进展区分、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预备】
1.玩具每桌 1 筐(乒兵球、皮球、海洋球、玻璃球等球体和瓶子、易拉罐圆柱状的积木、薯片筒、管子等圆柱体以及不能滚动的物体)。
集装箱内衬袋 2.报纸,长方形硬卡纸,不同大小的硬币,橡皮泥若干
领衬扫频信号源 【活动建议】
双扣管 1.请幼儿观看桌上的玩具,自由探究、沟通,发觉可以滚动的物体。
(1)引导幼儿根据能否滚动将玩具进展分类。
要求:把可以滚动的物品放在筐子里。
本地摄像头
(2)鼓舞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发觉并通过演示进展验证。
(3)引导幼儿将会滚动的物体再按外形分类。
2.观看圆柱体和球体,尝试概括表达球体和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1)引导幼儿摸一摸,转一转,从各个方向观看圆柱体和球体的异同,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进展表述。
(2)引导幼儿向不同的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觉并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小结: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摸起来很圆滑;能向任意方向滚动。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圆的且一样大,上下一样粗:可以液动,但方向单一。
(3)鼓舞幼儿出四周环境中的球体和圆柱体,运用其特性进展检验。
3.分组操作,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球体、圆柱体。
(1)幼儿依据兴趣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分组进展制作活动。
报纸组:引导幼儿用报纸制作球体或圆柱体,鼓舞幼儿通过测量、比拟等方法进展验证卡纸组:供应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硬卡纸,引导幼儿制作圆柱体。
硬币组:供应各种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将其变成圆柱体和球体。例如:把一个硬币竖起来快速转动,看看像什么把一样大小的硬币叠放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橡皮泥组: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做球体和圆柱体,鼓舞幼儿采纳观看、触摸、液动等多种方法进展验证。
(2)各组操作后,集体沟通、共享请幼儿将制作好的球体和圆柱体滚一滚、试一试,重点引导幼儿沟通怎样利用材料让球体滚得更流畅,让圆柱体上下一样粗。
活动反思:
电容器串联 优点:
1、在活动中通过玩一玩及一些操作活动来让孩子们熟悉球体和圆柱体,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另外也表达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在玩一玩这一环节,孩子们的习惯也很好,在玩纸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一个一个地传;玩橡皮泥的时候,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再有操作活动中表达了孩子们的合作。
缺点:
1、孩子的倾听力量和自控力量还有待加强。
2、在查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这一环节组织的不太好,有些乱。还有待改良。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熟悉球体圆柱体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37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