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理论中的白发现象
1.与白发有关的中医理论概述
●肝主藏血,发为血之余
●血热、肾气虚弱、气血衰弱都是造成白发的原因。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如果头发变白或脱落,多半是因为肝血不足,肾气虚弱。因此,中医的方法是补肝血、补肾气。 ● “肾主藏精,其华在发"
●肝主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藏精,其华在发”,“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头发的生长和泽变化,与五脏六腑的机能盛衰,阳气精血的温煦濡养息息相关。而其中与脾、肾、肝的关系更为密切。凡先天不足、肾精亏虚、髓少失充者,或性情急躁、血热偏盛、伤阴耗血者,或忧愁思虑、脾失健运、气血乏源者,或劳神过度、失眠多梦、肝血暗耗者,皆可伤及五脏,虚损气血,使毛发失养而早白。
●人体精神状态的改变,如长期抑郁不欢、忧思过度或情绪过度紧张、惊恐常会引起毛发迅速变白
●中医认为青少年过早出现白发,常因忧愁思虑,血热内蕴,发失所养而成.治宜凉血清热,滋补肝肾法,方选
总而言之,中医学认为,下列主要因素与白发有关: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电磁炉热水器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2.中医白发的方法
2.1药物
有关白发的验方、偏方较多,但主要如下。
万寿地芝丸、乌发丸化裁。药用生熟地各150g,当归100g,白芷80g,桑椹200g,女贞子200g,旱莲草200g.共研细末,蜜炼为丸,每丸10g,每日3次,每次1 丸. 个人认为还可加何首乌150g.
●泽乌汤: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肝益肾,养颜乌发,是中医白发之首选良方!
竹林寺僧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源于气血的濡养。气血旺,则头发生长正常。气血衰,则不能上荣头部而致头发变白.方中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补养藏腑,荣气活血,生发荣发;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活血行气、逐瘀生新;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截疟、解毒,益血气,黑髭鬓,悦颜.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主肾精不足脱发;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其精志与骨,咸肾所司,生发者大有所裨;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养五脏,强阴,益情气;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益气强阴,通血脉,强筋力;菟丝子补阳益阴、添精益髓、明目止泻,养肌,固发,强阴,坚筋骨;黑芝麻补益精血、润燥滑肠、益血乌发、养颜滑肌。
泽乌汤的配方如下:人参、当归、何首乌、巴戟天、肉苁蓉、天麻、菟丝子、黑芝麻等.
泽乌汤的用法:取本药一付加水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后用之洗发,每三天用药一次,使用六付为一个周期,十二付为一个疗程。
注意:本方外用,勿口服.使用本方之前,需清洁头发。
立磨衬板
还有以下比较简单的方剂:
分离式导电滑环[方一]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方二] 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方三] 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50克,芝麻叶50克。研粗末,投入铁器水内,取汁外馀。
[方四] 女贞子500克,巨胜子250克。水煎,每次服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 本方是阴虚血燥所致白发的良方。
[方五] 大蒜两瓣,姜1块。将药捣成泥状,擦头皮,再用水冲洗,可喷些香水,减少大蒜味,连续擦3—-4个月即可生效. [方六] 桑白皮90克。将桑白皮锉细,煮5——6沸后,去渣,频抹鬓发,自不坠落。 本方可为头发保健之剂,易得易用,老少皆宜。
[方七] 女贞子520克,早莲草、桑椹子各300克。先将女贞子阴干,再用酒浸1日,蒸透晒干,
早莲草、桑椹子阴干,将上三味药碾成细末,炼蜜成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开水送股。
[方八] 黑芝麻粉、何首乌粉各150克.将药加糖适量,煮成浆状,开水冲服,每晚1碗。 本方半年后可使白发转灰,灰发转黑。
[方九] 乱发(用自己的)30克,椒50粒。将自己的乱发洗净,每30克入椒50粒,泥封固,人炉火中煅如黑漆,细研成末,用白酒送服3克左右。
[方十] 熟干地黄2000克,杏仁50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诃黎勒皮250克。将药捣研为末,人杏仁令匀,炼蜜和调,用杵捣200-300下,做成梧桐子大丸药。每眼用温水送下刃粒,饭前服,渐加至40粒为度,忌生葱、萝卜、大蒜。
[方十一] 生柏叶(切碎)1000克,猪膏500克.捣柏叶为末,以猪膏和为20丸,用布裹1丸内泔汁中,化破沐之。日1次,1月后渐黑光润。
[方十二] 白蜡适量。拔去白发,融白蜡点孔中,即生黑发。 [方十三] 宣连若干克。将药用酒浸一宿,焙干为末,用蜜做丸如梧桐子大,午睡前酒吞20粒。
[方十四] 生地、制首乌中5克。将药以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连服数月。
[方十五] 青胡桃3枚(和皮捣细)。将药入乳汁3盏,于银石器内调匀,搽须发3-—5次。
[方十六] 绿矾、薄荷、乌头等分。将药研末,以铁浆水浸,日染之。
[方十七] 经霜桐叶子。多收捣碎,以甑蒸之,生布绞汁,沐头.
[方十八] 莲子草50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麦夫炒秘黄),熟干地各1000克.将药混合,捣一万杵,当如漆,即圆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30丸,晚再服1次.
[方十九] 榴花。将药阴干为末,与少许铁粉混匀,用米醋汤冲服3克,早、晚各1次。
[方二十] 何首乌、铁矿石各60克.将药共为细末,每服2-—3克,每日2次。
[方二十一] 天门冬、熟地各250克。将药共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饭前以酒下30丸。 本方常服对须发早白有效,但忌生葱、萝卜、大蒜等. 去毛刺毛刷
[方二十二] 黑豆、山楂、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方二十三] 柏树果壳10个,生地10克。上药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1—-3个月。
[方二十四] 黑芝麻10克,何首乌、核桃仁各3克.将3味药在铁锅内炒熟后吞服,上述量为1剂,每天服1剂,连服3个月。
[方二十五] 小黑豆500克,枸杞60克,首乌30克,核桃12个。先煎枸杞、首乌,用煎汤煮黑小豆、核桃仁,然后加量便搅拌,阴干,每早、晚空腹服黑豆30粒。
[方二十六] 蓖麻子仁200克,香油适量。用香油将蓖麻子仁煎焦去渣,放3日,用刷频刷头发; 本方尤适用于发黄不黑。
[方二十七] 生熟地黄各2500克。将两地黄研细,以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克,每日3次,白酒送下。 本方药专力宏,可用于各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白发。
二氧化碳吸附剂
[方二十八] 木瓜500克。将木瓜用麻油浸1个月,取油梳头。本方久用可令枯槁之发慢慢转为润泽而乌亮.
[方二十九]仙人粥: 何首乌30~60克,红枣5枚,红糖10克,粳米60克。 先将何首乌放入小砂锅内,煎取汁液,去渣后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和红枣,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入红糖即成。 此粥有养血益肝、固精补肾、乌须发之功,适用于须发早白 和头发枯黄的人。每天一剂,分两次食用,连食7—10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再进行下一疗程。大便溏泄者不宜食用。
2。2穴位疗法
白发的穴位在脚底的涌泉穴。涌泉代表肾经,它位于脚底中央洼处(将脚趾用力向内弯曲时产生洼槽然后用指压,感到痛之处既是),按摩时双脚每按压15次为一个疗程,每天做2个疗程。这种指压法少白头并非立即见效,必须坚持练习。
二、现代医学对白发的理解
现代医学认为少年白发主要与遗传、疾病、营养有关,此外不良情绪也是引起白发的一个主要因素,这点上与中医是相同的.
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铜)等,都会使头发变白;实验
表明,缺乏蛋白质和高度营养不良是早生白发的病因之一。饮食中缺乏微量元素铜、钴、铁等也可导致白发.含铁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蛋类、黑木耳、海带、大豆、芝麻酱等;含铜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肾、虾蟹类、硬果类、杏铺干和干豆类等。要注意B族维生素的摄入。医学家现已确认,缺乏维生素B1、B2、B6也是造成少白头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增加这类食物的摄入,如谷类、豆类、干果类、动物肝、心、肾、奶类、蛋类和叶蔬菜等。
磁悬浮鼠标
病理统计表明一些长期发热的病人,头发会黄脆甚至变白脱落.这点可能与中医中的血热有一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