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
背景技术:
2.连墙件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将
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提高脚手架架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
3.现有的连墙件通常为预埋式,例如,在墙体上预留
水平的螺杆,再将带竖直板的水平杆通过螺母锁紧,并将水平杆通过十字扣件固定在脚手架架体上,实现脚手架架体与墙体的连接;或者在梁体上搭装架体,架体位于梁体内侧的部分设置有拉抓结构,架体位于梁体外侧的部分通过十字扣件连接于脚手架的架体上。上述连墙件虽然就能满足使用,但是预留螺杆式的连墙件强度较弱,稳定性较差;搭装式的连墙件在砌墙时需要留孔,以便于后续的拆卸,最后进行预留孔的填补,这样导致外墙存在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墙件在强度和后续的拆卸上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包括连接于脚手架架体上的钢管、连接于钢管上的避雷扁铁以及连接于避雷扁铁上的连接杆,避雷扁铁包括搭装于梁体上的水平段、贴附与梁体内侧的竖直段以及连接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弯曲段,避雷扁铁的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分别固定设置有
横杆和竖杆,横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于竖杆上,连接杆与梁体平行,且连接杆的两端向避雷扁铁的两侧延伸。
6.优选的,
所述横杆和竖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倾斜设置,且加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和竖杆上。
7.优选的,所述横杆靠近所述钢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梁体的顶面中部的上方。
8.优选的,所述加强杆与横杆连接端位于所述避雷扁铁的弯曲段的上方。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利用现场建材余料,包括钢管、避雷扁铁和钢筋余料头组成该连墙件,将废旧的建材余料的价值最大化,降低成本。
11.2、连墙件搭载于梁体上的部分采用避雷扁铁,其横截面积小,对于墙体砌筑无影响,砌体可直接砌筑在避雷扁铁上,在施工结束时,直接将避雷扁铁位于墙体的两部分切断,不需预留洞口,后期进行塞砌筑和防水处理,消除了渗漏的隐患。
12.3、在连墙件安装时,直接将避雷扁铁搭装在梁体上,将钢管通过十字扣件固定在脚手架架体上,通过横杆端部抵接在竖杆上,进一步增强避雷扁铁的抗弯曲强度,提高脚手架架体的稳定性。
13.4、设置与梁体平行的连接杆,通常在梁体的内侧会设置有水平方向垂直于梁体的
管件,这样,在避雷扁铁以及竖杆出现弯曲的情况下,以连接杆作为最后的道保险,提高连墙件应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6.上述附图中:1、梁体;2、钢管;3、避雷扁铁;4、横杆;5、竖杆;6、加强杆;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2所示,为提高连墙件的抗拉强度以及避免因拆卸而预留洞口。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包括连接于脚手架架体上的钢管2、连接于钢管2上的避雷扁铁3以及连接于避雷扁铁3上的连接杆7,避雷扁铁3包括搭装于梁体1上的水平段、贴附与梁体1内侧的竖直段以及连接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弯曲段,避雷扁铁3的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横杆4和竖杆5,横杆4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于竖杆5上,连接杆7与梁体1平行,且连接杆7的两端向避雷扁铁3的两侧延伸。
19.避雷扁铁3的中部为弯曲段,其两端分别为水平段和竖直段,避雷扁铁3的横截面可通过冲压设置成弧形,亦可直接采用平板状,在安装时,先将避雷扁铁3的水平段搭装在梁体1的顶面,通过十字扣件将钢管2锁紧在脚手架架体上;利用横杆4的活动端抵接在竖杆5上,在避雷扁铁3受水平拉力时,通过竖杆5抵住横杆4的活动端,以增强避雷扁铁3的弯曲段的抗弯曲强度,进而提高连墙件的抗拉强度。其中,连墙件的结构件均可直接在工地上进行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建材废料。
20.如图1-2所示,为进一步提高避雷扁铁3的弯曲段的抗弯强度。所述横杆4和竖杆5之间设置有加强杆6,加强杆6倾斜设置,且加强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4和竖杆5上。通过横杆4、竖杆5及倾斜的加强杆6组成一侧三角形铁架,利用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避雷扁铁3的弯曲段的抗弯强度。
21.如图1所示,为便于后期拆卸连墙件。所述横杆4靠近所述钢管2一端位于所述梁体1的顶面中部的上方。以对避雷扁铁3的两端的切割实现连墙件的拆卸,在进行避雷扁铁3靠近钢管2的一端的切割时,在对横杆4的端部位置进行设置后,进行对避雷扁铁3进行切割,即完成连墙件外部结构的分离,避雷扁铁3厚度为3mm,宽度为4cm,切割较为轻松。
22.如图1所示,为便于后期拆卸连墙件。所述加强杆6与横杆4连接端位于所述避雷扁铁3的弯曲段的上方。在进行连墙件位于墙内的一侧进行拆卸时,同样通过对避雷扁铁3位于墙内的一端进行切割,为使得切割过程简单化,则通过对加强杆6与横杆4的连接位置的调整可实现,无需对加强杆6进行切割。
技术特征:
1.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脚手架架体上的钢管(2)、连接于钢管(2)上的避雷扁铁(3)以及连接于避雷扁铁(3)上的连接杆(7),避雷扁铁(3)包括搭装于梁体(1)上的水平段、贴附与梁体(1)内侧的竖直段以及连接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弯曲段,避雷扁铁(3)的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横杆(4)和竖杆(5),横杆(4)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于竖杆(5)上,连接杆(7)与梁体(1)平行,且连接杆(7)的两端向避雷扁铁(3)的两侧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和竖杆(5)之间设置有加强杆(6),加强杆(6)倾斜设置,且加强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4)和竖杆(5)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靠近所述钢管(2)的一端位于所述梁体(1)的顶面中部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6)与横杆(4)连接端位于所述避雷扁铁(3)的弯曲段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安装一体化连墙件,包括连接于脚手架架体上的钢管、连接于钢管上的避雷扁铁以及连接于避雷扁铁上的连接杆,避雷扁铁包括搭装于梁体上的水平段、贴附与梁体内侧的竖直段以及连接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弯曲段,避雷扁铁的水平段和竖直段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横杆和竖杆,横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于竖杆上,连接杆与梁体平行,且连接杆的两端向避雷扁铁的两侧延伸。本实用新型以梁体上搭装可埋入墙体中的避雷扁铁,并配合避雷扁铁位于墙内侧的活动端相互连接的横杆和竖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墙件在强度和后续的拆卸上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卸上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卸上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程成 杨艳 赵艳茹 颜韩敏 崔晓锋 刘长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晶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8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