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窗制造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


背景技术:



2.欧式木窗具有美观、耐用、隔音、隔热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其生产工艺分为毛料加工、四面刨、双面精光刨、成型加工、打榫孔、组框和木窗铣削,其中,木窗铣削是很重要的一道工艺,木窗铣削工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木窗成品的好坏。
3.在传统木窗铣削工艺上,工厂通常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木窗的上料,这不仅使得木窗铣削的效率低下且存在人工操作不当导致的铣削精度降低甚至产品报废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上料的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它包括机座、平台和移动压紧装置,所述的机座的底部圈梁与底部四个滑块连接,移动跑车可通过滑块安装在导轨上进行移动,大电机安装在底部圈梁的横梁上,所述大电机的轴上安装有大齿轮,底部圈梁内部的小圈梁上设置了一根机座齿条和两条机座导轨用于移动压紧装置在上面活动,底部圈梁上方还安装有四个抱紧机构一,在每个抱紧机构一所在位置下方底部圈梁上挖有抱紧孔,当机座和平台合并时,抱紧爪将插入抱紧孔中紧紧抓住机座实现夹紧,底部圈梁最外圈圈梁上方有四个定位孔用于跑车机座和平台合并时进行定位,当机座和平台合并时,平台上的定位柱将插入底部圈梁的定位孔中实现定位。
6.所述抱紧机构一包括步进电机、电机支架、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4六角螺母和下齿轮,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四个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通过四个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在机座上,所述下齿轮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轴上,在跑车上下部分合并时下齿轮与上齿轮啮合,在跑车上下部分分离时下齿轮与上齿轮分离。
7.所述平台包括平台圈梁、压片、平台导轨、平台滑块、平台气缸、平台平板和抱紧机构二,所述平台圈梁有四根定位柱,在跑车上下部分合并时,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所述平台导轨安装在平台圈梁的上方横梁上,所述平台滑块为两个,置于平台导轨上,所述平台气缸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平台滑块连接,其活塞杆上安装有所述压片,可在平台气缸活塞杆伸长时对木窗进行下压动作,实现对木窗的压紧。
8.所述抱紧机构二包括抱紧爪、上齿轮、m4六角螺钉、m4弹簧垫圈、m4平垫圈、短阶梯轴、轴承、连接板、m6平垫圈、m6弹簧垫圈和m6六角螺钉,所述抱紧爪、上齿轮和轴承安装在短阶梯轴上,通过下齿轮转动给上齿轮传递动力从而带动短阶梯轴转动,抱紧爪随之转动,
可进行抱紧或松开动作,所述轴承置于连接板的圆柱套筒内部,所述连接板通过四个m6六角螺钉固定在平台的平台圈梁上,m6六角螺钉下垫有所述m6弹簧垫圈和m6平垫圈。
9.所述移动压紧装置包括移动压紧导轨、移动压紧气缸、移动压紧齿条、移动压紧电机、移动压紧滑块、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m10六角螺钉、移动压紧齿轮、移动压紧齿条架、移动压紧架,所述移动压紧导轨安装在移动压紧架的横梁上,其上置有两个所述移动压紧滑块,每个移动压紧滑块上都安装了所述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所述移动压紧气缸和移动压紧电机两两安装在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上,另有移动压紧电机安装在移动压紧架前端的电机架上,所述移动压紧齿轮为三个,皆安装在移动压紧电机的轴上,其中两个与移动压紧齿条啮合另一个与机座齿条啮合,所述移动压紧齿条架通过数个m10六角螺钉固定在移动压紧架上,所述移动压紧齿条安装在移动压紧齿条架边缘处。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能够安装在轨道上进行移动,具有较高的移动精度,能够进行上下部分的分离且上下部分能够独立工作,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工作,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并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抱紧机构一和抱紧机构二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抱紧机构一和抱紧机构二啮合时的爆炸图;
18.图中1、机座;11、底部圈梁;12、滑块;13、大齿轮;14、大电机;15、机座齿条;16、机座导轨;17、抱紧机构一;171、步进电机;172、电机支架;173、 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4、m4六角螺母、175、下齿轮;2、平台;21、平台圈梁;22、压片;23、平台导轨;24、平台滑块;25、平台气缸;26、平台平板;27、抱紧机构二;271、抱紧爪;272、上齿轮;273、m4六角螺钉;273、 m4弹簧垫圈;275、m4平垫圈;276、短阶梯轴;277、轴承;278、连接板; 279、m6平垫圈;2710、m6弹簧垫圈;2711、m6六角螺钉;3、移动压紧装置、 31、移动压紧导轨;32、移动压紧气缸;33、移动压紧齿条;34、移动压紧电机;35、移动压紧滑块;36、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37、m10六角螺钉;38、移动压紧齿轮;39、移动压紧齿条架;310、移动压紧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0.如图1和图2所示,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它包括机座1、平台2和移动压紧装置3,所述的机座1的底部圈梁11与底部四个滑块12连接,移动跑车可通过滑块12安装在导轨上进行移动,大电机14安装在底部圈梁11的横梁上,所述大电机14的轴上安装有大齿轮13,底部圈梁 11内部的小圈梁上设置了一根机座齿条15和两条机座导轨16用于移动压紧装置3在上面活动,底部圈梁11上方还安装有四个抱紧机构一17,在每
个抱紧机构一17所在位置下方底部圈梁11上挖有抱紧孔,当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抱紧爪271将插入抱紧孔中紧紧抓住机座1实现夹紧,底部圈梁11最外圈圈梁上方有四个定位孔用于跑车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进行定位,当机座1和平台2 合并时,平台2上的定位柱将插入底部圈梁11的定位孔中实现定位。
21.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紧机构一17包括步进电机171、电机支架172、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3、m4六角螺母174和下齿轮175,所述步进电机171通过四个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3安装在电机支架172上,所述电机支架172通过四个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3固定在机座1上,所述下齿轮175安装在步进电机171的轴上,在跑车上下部分合并时下齿轮175与上齿轮272啮合,在跑车上下部分分离时下齿轮175与上齿轮272分离。
22.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台2包括平台圈梁21、压片22、平台导轨23、平台滑块24、平台气缸25、平台平板26和抱紧机构二27,所述平台圈梁21有四根定位柱,在跑车上下部分合并时,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所述平台导轨23安装在平台圈梁21的上方横梁上,所述平台滑块24为两个,置于平台导轨23上,所述平台气缸25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平台滑块24连接,其活塞杆上安装有所述压片22,可在平台气缸25活塞杆伸长时对木窗进行下压动作,实现对木窗的压紧。
23.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紧机构二27包括抱紧爪271、上齿轮272、m4六角螺钉273、m4弹簧垫圈274、m4平垫圈275、短阶梯轴 276、轴承277、连接板278、m6平垫圈279、m6弹簧垫圈2710和m6六角螺钉2711,所述抱紧爪271、上齿轮272和轴承277安装在短阶梯轴276上,通过下齿轮175转动给上齿轮272传递动力从而带动短阶梯轴276转动,抱紧爪 271随之转动,可进行抱紧或松开动作,所述轴承277置于连接板278的圆柱套筒内部,所述连接板278通过四个m6六角螺钉2711固定在平台2的平台圈梁 21上,m6六角螺钉2711下垫有所述m6弹簧垫圈2710和m6平垫圈279。
24.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压紧装置3包括移动压紧导轨31、移动压紧气缸32、移动压紧齿条33、移动压紧电机34、移动压紧滑块35、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36、m10六角螺钉37、移动压紧齿轮38、移动压紧齿条架39和移动压紧架310,所述移动压紧导轨31安装在移动压紧架310的横梁上,其上置有两个所述移动压紧滑块35,每个移动压紧滑块35上都安装了所述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36,所述移动压紧气缸(32)和移动压紧电机34两两安装在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36上,另有移动压紧电机34安装在移动压紧架前端的电机架上,所述移动压紧齿轮38为三个,皆安装在移动压紧电机34的轴上,其中两个与移动压紧齿条33啮合另一个与机座齿条15啮合,所述移动压紧齿条架39通过数个m10六角螺钉37固定在移动压紧架310上,所述移动压紧齿条33安装在移动压紧齿条架39边缘处。

技术特征:


1.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座(1)、平台(2)和移动压紧装置(3),所述的机座(1)的底部圈梁(11)与底部四个滑块(12)连接,移动跑车可通过滑块(12)安装在导轨上进行移动,大电机(14)安装在底部圈梁(11)的横梁上,所述大电机(14)的轴上安装有大齿轮(13),底部圈梁(11)内部的小圈梁上设置了一根机座齿条(15)和两条机座导轨(16)用于移动压紧装置(3)在上面活动,底部圈梁(11)上方还安装有四个抱紧机构一(17),在每个抱紧机构一(17)所在位置下方底部圈梁(11)上挖有抱紧孔,当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抱紧爪(271)将插入抱紧孔中紧紧抓住机座(1)实现夹紧,底部圈梁(11)最外圈圈梁上方有四个定位孔用于跑车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进行定位,当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平台(2)上的定位柱将插入底部圈梁(11)的定位孔中实现定位;其中,所述抱紧机构一(17)包括步进电机(171)、电机支架(172)、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3)、m4六角螺母(174)和下齿轮(175),所述步进电机(171)通过四个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3)安装在电机支架(172)上,所述电机支架(172)通过四个m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73)固定在机座(1)上,所述下齿轮(175)安装在步进电机(171)的轴上,在跑车上下部分合并时下齿轮(175)与上齿轮(272)啮合,在跑车上下部分分离时下齿轮(175)与上齿轮(272)分离。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包括平台圈梁(21)、压片(22)、平台导轨(23)、平台滑块(24)、平台气缸(25)、平台平板(26)和抱紧机构二(27),所述平台圈梁(21)有四根定位柱,在跑车上下部分合并时,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所述平台导轨(23)安装在平台圈梁(21)的上方横梁上,所述平台滑块(24)为两个,置于平台导轨(23)上,所述平台气缸(25)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平台滑块(24)连接,其活塞杆上安装有所述压片(22),可在平台气缸(25)活塞杆伸长时对木窗进行下压动作,实现对木窗的压紧;其中,所述抱紧机构二(27)包括抱紧爪(271)、上齿轮(272)、m4六角螺钉(273)、m4弹簧垫圈(274)、m4平垫圈(275)、短阶梯轴(276)、轴承(277)、连接板(278)、m6平垫圈(279)、m6弹簧垫圈(2710)和m6六角螺钉(2711),所述抱紧爪(271)、上齿轮(272)和轴承(277)安装在短阶梯轴(276)上,通过下齿轮(175)转动给上齿轮(272)传递动力从而带动短阶梯轴(276)转动,抱紧爪(271)随之转动,可进行抱紧或松开动作,所述轴承(277)置于连接板(278)的圆柱套筒内部,所述连接板(278)通过四个m6六角螺钉(2711)固定在平台(2)的平台圈梁(21)上,m6六角螺钉(2711)下垫有所述m6弹簧垫圈(2710)和m6平垫圈(279)。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压紧装置(3)包括移动压紧导轨(31)、移动压紧气缸(32)、移动压紧齿条(33)、移动压紧电机(34)、移动压紧滑块(35)、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36)、m10六角螺钉(37)、移动压紧齿轮(38)、移动压紧齿条架(39)和移动压紧架(310),所述移动压紧导轨(31)安装在移动压紧架(310)的横梁上,其上置有两个所述移动压紧滑块(35),每个移动压紧滑块(35)上都安装了所述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36),所述移动压紧气缸(32)和移动压紧电机(34)两两安装在移动压紧气缸连接板(36)上,另有移动压紧电机(34)安装在移动压紧架前端的电机架上,所述移动压紧齿轮(38)为三个,皆安装在移动压紧电机(34)的轴上,其中两个与移动压紧齿条(33)啮合另一个与机座齿条(15)啮合,所述移动压紧齿条架(39)通过数个m10六
角螺钉(37)固定在移动压紧架(310)上,所述移动压紧齿条(33)安装在移动压紧齿条架(39)边缘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自动上料可插拔移动跑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座(1)、平台(2)和移动压紧装置(3),所述的机座(1)的底部圈梁(11)与底部四个滑块(12)连接,所述底部圈梁(11)上方安装有四个抱紧机构一(17),在每个抱紧机构一(17)所在位置下方底部圈梁(11)上挖有抱紧孔,当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抱紧爪(271)将插入抱紧孔中紧紧抓住机座(1)实现夹紧,底部圈梁(11)最外圈圈梁上方有四个定位孔用于跑车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进行定位,当机座(1)和平台(2)合并时,平台(2)上的定位柱将插入底部圈梁(11)的定位孔中实现定位。孔中实现定位。孔中实现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

任长清 王涛 丁禹程 杨春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3.02

技术公布日:

2022/7/15

本文发布于:2022-11-29 01:3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8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圈梁   所述   压紧   机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