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加工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加工方 法。


背景技术:



2.吡喹酮(praziquantel)为一种用于人类及动物的驱虫药,专门绦虫及吸虫。对 于血吸虫、中华肝吸虫、广节裂头绦虫(英语:diphyllobothrium latum)特别有效。吡 喹酮为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上的药物,为世界上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最重要的 药物之一。为此,可以将吡喹酮应用到防治动物包虫病中。
3.公开号为cn107982264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其 药效成分包括包含吡喹酮、槟榔碱、南瓜子氨酸、蛇床子素,能够有效、治愈包虫 病。但是,该药物由于添加了槟榔碱、南瓜子氨酸、蛇床子素等成分,只能内服,不能 通过肌肉注射,且成本高昂,同时槟榔碱和蛇床子素存在较大毒性和毒副作用,槟榔碱 更是列为2b类致癌物。因此,该组合物虽然针对包虫病的效果突出,但是不适合 于大范围养殖户中推广使用。
4.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加工方法,其药效成分 仅包含吡喹酮,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包虫病效果,同时克服了现有同类药物毒副作用 大、成本高昂、仅能内服给药等缺陷。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7.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0.5-20 份、缓释剂2-10份和促进剂0.01-0.08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 蜂胶粉按1:8-12的重量比融合制成。
8.进一步改进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5-10 份。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0-20000g/mol,且聚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3-5:1。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促进剂选用吐温、甘油、微晶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12.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混合并用5-10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 分散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
13.步骤二、取吡喹酮和促进剂,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 调节ph值至5.5-6.5,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
14.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20000-50000hz、功率50-200w 下超声处理15-40min。
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口温度50-65℃、 进料速度300-1000ml/h、雾化压力0.2-0.4mpa、功率20-4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
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注射剂、喷雾剂或者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中仅添加了吡喹酮一种功效成分,通过以特 定比例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制成的缓释剂,两者融合形成稳定的掺杂缓释骨架结 构,极大的提高了对药效的缓释增效效果,使得该药物针对包虫病也能实现较高的防治 效果,同时基本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可以饲喂、肌肉注射等多种给药方式。
附图说明
19.图1为体外释放度测试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 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1.原料:
22.吡喹酮:购自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购自于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
24.甘油:购自于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5.吐温:购自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6.微晶石蜡:购自于南京百慕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7.二氧化硅气凝胶粉:购自于(克拉玛尔)上海紫铭试剂厂;
28.蜂胶粉:购自于扶风斯诺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9.明胶粉:购自于陕西润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0.二氧化硅粉末:购自于四川绿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1.实施例1
32.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0.5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5份、缓释剂2份和吐温0.01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按1:8的重量比融合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 为5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3:1。
33.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34.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混合并用5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散 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20000hz、功率50w下超声处理 40min;
35.步骤二、取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吐温,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 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5.5,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
36.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
进 口温度50℃、进料速度300ml/h、雾化压力0.2mpa、功率2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37.实施例2
38.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12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8份、缓释剂6份和甘油0.04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按1:10的重量比融合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 为10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4:1。
39.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40.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混合并用8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散 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30000hz、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 35min;
41.步骤二、取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甘油,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 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6,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
42.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 口温度55℃、进料速度700ml/h、雾化压力0.3mpa、功率3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43.实施例3
44.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20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10份、缓释剂10份和微晶石蜡0.08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 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按1:12的重量比融合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 分子量为20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 5:1。
45.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46.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混合并用10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 散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50000hz、功率200w下超声处 理15min;
47.步骤二、取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微晶石蜡,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 下搅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6.5,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 液;
48.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 口温度65℃、进料速度1000ml/h、雾化压力0.4mpa、功率4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49.实施例4
50.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12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8份、缓释剂6份和甘油0.04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按1:5的重量比融合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 为10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4:1。
51.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52.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混合并用8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散 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30000hz、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 35min;
53.步骤二、取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甘油,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 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6,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
54.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 口温度55℃、进料速度700ml/h、雾化压力0.3mpa、功率3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55.实施例5
56.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12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8份、缓释剂6份和甘油0.04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按1:15的重量比融合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 为10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4:1。
57.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58.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混合并用8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散 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30000hz、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 35min;
59.步骤二、取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甘油,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 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6,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
60.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 口温度55℃、进料速度700ml/h、雾化压力0.3mpa、功率3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61.对比例1
62.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12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8份、缓释剂6份和甘油0.04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 硅气凝胶粉和明胶粉按1:10的重量比融合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 为10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4:1。
63.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64.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明胶粉混合并用8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散 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30000hz、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 35min;
65.步骤二、取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甘油,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 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6,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
66.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 口温度55℃、进料速度700ml/h、雾化压力0.3mpa、功率3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67.对比例2
68.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12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8份、缓释剂6份和甘油0.04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 硅粉末和蜂胶粉按1:10的重量比融合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 10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4:1。
69.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70.步骤一、取二氧化硅粉末和蜂胶粉混合并用8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散液进 行超声波融合处理,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30000hz、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 35min;
71.步骤二、取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甘油,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 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6,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
72.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 口温度55℃、进料速度700ml/h、雾化压力0.3mpa、功率3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 干燥,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
73.性能测试:
74.一、体外释放度测试
75.采用恒温振荡法,分别称取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2制得的药物组合物20mg,置 于50ml容量瓶中,以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通过释放介质定容即得 200μg/ml的药物组合物测试液。取药物组合物测试液5ml,置入透析袋中,并将透析 袋放入烧瓶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75ml。放入恒温振荡箱中,37℃,100r/min恒温振 荡。分别在2h、4h、6h、8h、10h、12h、14h、16h、18h、20h、22h、24h、26h、28h、 30h时取释放介质5ml,同时补加75ml释放介质,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吸光度,按标准曲线方程求出溶出百分率,绘出药物组合物的释放曲线图。
76.参照图1,为药物组合物的释放曲线图,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药物组 合物缓释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尤其是实施例1-3,其释放曲线接 近线性,且在30h时的释放率仍仅有60%左右。而对比例1将二氧化硅气凝胶替换为等 量的二氧化硅粉末,其释放速率明显加快,且在16h时即完全释放,对比例2将蜂胶粉 替换为等量的明胶粉,其释放速率略优于对比例1,但相当于各实施例,仍明显加快, 且在24h时完全释放。
77.二、安全性测试
78.取实施例2制得的药物组合物,用5倍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得到注射药物。将60 只6月龄健康的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设为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 组和高剂量组,于同一环境条件下饲养。其中,空白组不添加注射药物,而是注射等量 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每只按5mg/kg体重(以吡喹酮净含量计)、中剂量组每只按 20mg/kg体重、高剂量组按50mg/kg体重,采用颈部深层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每天一 次,连用7天。
79.注射后观察各组绵羊的整体情况,包括精神、食欲、体温、神经症状等,实验结束 后若有死亡绵羊,则死亡后的5h之内当场剖检,若无死亡则试验结束后,将各组绵羊 每组随机选2只处死,观察其脏器的病变情况,并记录。
80.结果表明:注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后,各组绵羊活动情况和健康状态均正常,剖检 后各脏器也无异常病变,各组之间无差异,这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安全性良好。
81.三、药效测试
82.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庐江县两个养殖场确诊大面积感染了脑包虫病的病羊,其症 状为精神沉郁,卧地不起,低头呆立,伴有明显咳嗽。从中随机选取了48只,并随机 分成了6组,每组8只。分别取实施例2、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例1、对比例2制 得的药物组合物,用5倍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得到注射药物,分别针对第1-5组的病羊 进行给药,给药方式为按20mg/kg体重(以吡喹酮净含量计),颈部深层肌肉内一次多 点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第6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试验组隔离饲养,精心 照料。用药后连续观察30天,观察期间各组均饲喂常规的羊饲料(不含任何抗菌药物), 期间注意观察羊的精神、食欲、体温、神经症状。结束后,参照以下标准统计各组死亡 率、有效率、治愈率。
83.疗效判断标准:
84.治愈:后病羊的精神、食欲、体温恢复正常,且投药后30天内无临床发作。
85.有效:后病羊的精神所有改善、食欲逐渐增加,体温有下降趋势。
86.无效:后病羊的精神、食欲、体温无明显改善,甚至死亡。
87.测试结果统计得到下表:
[0088][0089]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药物组合物,针对包虫病的有效率达 到了100%,治愈率也高达87.5%,且无一死亡,药效明显。而实施例4和实施例5也起到 了一定的效果,治愈率达到75%,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效果较为一般,治愈率仅达 到50%,明显低于实施例2,也低于实施例4和实施例5。由此说明,以特定比例二氧化硅 气凝胶粉和蜂胶粉制成的缓释剂,两者融合形成稳定的掺杂缓释骨架结构,极大的提高 了对吡喹酮的缓释增效效果。
[009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 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0.5-20份、缓释剂2-10份和促进剂0.01-0.08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按1:8-12的重量比融合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5-1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0-20000g/mol,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单体重量比为3-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用吐温、甘油、微晶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一、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混合并用5-10倍量的注射用水分散,再对分散液进行超声波融合处理;步骤二、取吡喹酮和促进剂,加入到分散液中,真空下搅拌溶解,含量测定合格后调节ph值至5.5-6.5,再用纤维素滤膜过滤,去除杂质,得滤液;步骤三、将所述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即得所述药物组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融合处理的条件为频率20000-50000hz、功率50-200w下超声处理15-40min。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处理指的是通过喷雾干燥仪以进口温度50-65℃、进料速度300-1000ml/h、雾化压力0.2-0.4mpa、功率20-40hz的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注射剂、喷雾剂或者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加工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吡喹酮0.5-20份、缓释剂2-10份和促进剂0.01-0.08份,其中,所述缓释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按1:8-12的重量比融合制成。该药物组合物中仅添加了吡喹酮一种功效成分,通过以特定比例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蜂胶粉制成的缓释剂,两者融合形成稳定的掺杂缓释骨架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对药效的缓释增效效果,使得该药物针对包虫病也能实现较高的防治效果,同时基本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可以饲喂、肌肉注射等多种给药方式。射等多种给药方式。射等多种给药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

赵士朝 明文庆 孟庆娟 付艳伟 陈晓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中龙神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5

本文发布于:2022-11-29 01:1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组合   乙酸   羟基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