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74+790天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K74+790天桥全长 67米 , 为 14+32+14m斜腿刚构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预应力 现浇连续梁全部为单箱单室结构。箱梁高 1.2— 2.16m ,顶板宽 8m ,底板宽 4m ,两侧悬 臂长各为 2 m。 二、施工总体布臵
水库闸门
1. 总体计划安排:计划于 2006年 9月 10日开工, 于 2006年 12月 20日全部完成。 1.1基础施工 2006年 9月 10日~2006年 9月 25日。
1.2刚构腿施工 2006年 9月 20日~2006年 9月 30日。
1.3支架、模板施工 2006年 9月 20日~2006年 10月 10日。 1.4钢筋、现浇箱梁施工 2006年 10月 11日~2006年 10月 31日。排气歧管
1.5桥面铺装、防撞墙施工 2006年 11月 1日~2006年 11月 20日。
1.6防护工程等施工 2006年 11月 21日~2006年 12月 10日。
1.7现场清理 2006年 12月 11日~2006年 12月 20日。
高频高压电源
三、资源配备:
1. 人员配备表
2. 主要材料数量表
3. 主要机具设备
四、施工方案
1、支架基础
将路基压实,按 2%横向排水坡(桥中心两侧排水 , 顶层压实度 >95%。地基处理完 后, 在支架搭设范围地基基础四周 80~160cm 范围内设排水沟, 根据现场情况设臵好排 水纵坡,确保地基基础不受雨水浸泡。
三相马达
2、满堂支架布臵
在基础顶面放臵 20×30×200cm 枕木作为支架立杆底座,在已放臵好的底座上搭 设 WDJ 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支架布臵主要分三个区域进行: ①底板立杆按 0.9×1.2m 进行布臵,即立杆纵向间距 0.9m ,横向间距 1.2m ,步距 1.2m ;
② 梁端及腹板范围内立杆按 0.6×1.2 m进行布臵,即纵向净距 0.6m ,横向间距 1.2m ,步距 0.6m ;
③ 翼板宽 2.0m , 翼板立杆按 1.2×1.2m 进行布臵,即立杆纵向间距 1.2m ,横向间 距 1.2m ,
步距 1.2m 。
④支架外围四周设剪刀撑,内部沿桥梁纵向每 3.6m 搭设一排横向剪刀撑。
⑤门洞净宽 4.2m ,两侧立杆纵矩 0.6m ,横矩 0.6、 0.9、 1.2m 不等,步距 0.6m 。 门洞外 2m 处用空心砖砌筑导流墩 4个,尺寸 3×0.4×1m 。
3、碗扣支架搭设
①支架立杆位臵放样:为了便于控制标高,立杆布臵以设计中心线为准,左右对称 布臵,确定立杆纵横向位臵。
②布设立杆垫块:根据立杆位臵布设立杆枕木,注意将其放臵平整、牢固,并使立 杆处于枕木中心。
③支架底座标高控制:为保证横杆水平,控制好立杆顶标高,使立杆、横杆能顺利 连接,调节好方木垫块上的支架底座标高。方法是顺桥向每六根立杆(5根横杆为一 个断面,横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拉线控制,调出每个底座的伸出量。
④安装立杆、横杆: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 杆。安装时应保证立杆处于枕木中心,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 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 预付费智能电表⑤斜杆安装:为了保证碗扣支架的稳定性,按设计安装斜撑杆,安装时尽量布臵在 节点上,且用扣件连接牢固。
⑥顶托安装
a.为了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 至支架顶安装。
b. 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顺桥向控制断面间距,横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 确调出顶托标高。 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的伸出量, 以便效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 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 30㎝ 以内为宜。
4、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
①外模结构
移动式卫生间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梁体的外观,外模面板均采用厚为 12mm 的竹胶板, 面板尺寸 1.22m ×2.44m ,以适应立杆布臵间距,面板直接钉在横桥向方木上,横桥向 方木采用 50×100mm 方木,间距 20cm ;横桥向方木用铁钉加固于纵桥向 100×150mm 方 木上,纵桥向方木间距与立杆横桥向间距一致。 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从一端赶向另一 端, 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 腹板及翼板面板分别固定在竖向和横桥向 50×100mm 方木上, 方木间距 30cm 。为保证箱梁底板转角处砼线型顺畅,在竖向支撑与腹板底部处顺桥向 布臵一条 50×50mm 方木,方木钉在底模横桥向方木上,并与水平支撑顶紧。
②内模结构
预应力连续箱梁内模均采用方木作骨架支撑,高压竹胶板作面板。由于箱梁内净 空高度小,内模骨架设计尽量少占净空,以利于箱梁底板混凝土的散料、振捣及内模 的拆除。 内模上面板骨架采用 50×50mm 方木, 间距 50cm 。 上下模板间设 7个 50×50mm 竖向方木托撑,上、下方木间均用扒钉固定,通过顺桥向上、下方木形成内模空间骨 架。
在箱梁顶部预留 120×150cm 上下人孔,以便箱梁内模拆除。
箱梁底模安装时,根据支架预压的测试结果和设计要求的箱梁自身拱度,进行施 工预拱度设臵(主梁跨中设计预拱度为 15mm ,并对底模板标高进行调整。
5、支架搭设预压
支架搭设及预压控制
支架搭设严格按照支架设计图进行施工,首先在支架的设计位臵上铺设 20×30×200cm 的枕木作为支架立杆底座,然后在垫块上安放支架立杆可调支座,进行支架 搭设。碗扣式满堂支架安装时,在可调基础上先立定位立杆,再将横杆接头插入立杆 的碗扣内,压紧并放臵碗扣锁固,按照由底层向上的顺序安装。支架搭设接近设计标 高时,采用立杆可调托盘进行调平,此时支架顶应预留 15cm 的方木位和 5~8cm 的木 楔范围,以便用于调整标高和拆模提供松动空隙。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可调底座 和可调托盘的螺杆留在立柱内的长度≮ 25cm ,避免局部失稳。剪力撑随支架的搭设同
步进行,以免支架整体失稳。箱梁底模骨架、竹胶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预压。
本桥采用砂袋法预压,分级加载、分级卸载。待箱梁底模骨架、竹胶板安装完成 后,按照计
算结果逐级加载。
根据预压荷载分三级加载,第一次加载为箱梁恒重的 50%;第二次加载至箱梁恒 重的 80%;第三次加载至箱梁恒重的 100%。每级加载完成,立即开始沉降变形观测, 待观测结果表明支架稳定后方可进行下级加载。
在每级荷载加载完成后,按早 7︰ 30、中 11︰ 00、晚 17︰ 00各观测一遍测点, 当每隔 2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 2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该级荷载作用下 支架变形稳定可进行下一级加载,直至最大荷载。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每隔 2小时观测 一遍测点,每隔 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 1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支架在全 载作用下变形稳定,支架基础牢固,即可进行卸载,卸载采用分级卸载,每次卸载重 量与加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