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速食食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速食食品是指可以进行直接食用或者可以进行快速制热使得食品熟透便于食用的食品,自热食品属于速食食品的一种,自热食品带有一个发热包,遇到水以后温度会上升,而加热包主要是由铁粉、铝粉、焦炭、活性炭、生石灰等材料构成,加入冷水反应,升温后可以达到150℃,蒸汽温度达到200℃,最长保温时间能维持三个小时。
3.但是,现有的自热火锅、米饭类速食食品在进行生产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装配,操作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热火锅、米饭类速食食品在进行生产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装配,操作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底层传送带,所述底层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料板,所述第一输料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送料传输带,所述第一送料传输带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料板,所述第二输料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送料传输带,所述第二输料板和位于其正下方的第一输料板的中间设置有两个导向输送板,所述导向输送板的内侧表面活动设置有输送滑轮;
6.所述第二输料板和第一输料板靠近底板中心处的端部均设置有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u形连接框,所述u形连接框的两端活动卡接在第二输料板或第一输料板的端面中,所述u形连接框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伸缩推杆,所述伸缩推杆镶嵌在第二输料板或第一输料板的端部内部,所述u形连接框的中间活动设置有旋转载料片,所述旋转载料片远离两个伸缩推杆的端部两侧与u形连接框的中间均设置有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的一端插接在u形连接框的内壁中,其中一个所述定位转轴插接在u形连接框内壁中的端部外表面设置有转轴皮带轮,所述转轴皮带轮的外侧套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另一端内侧设置有驱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的中间贯穿设置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
7.所述底层传送带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贯穿活动设置有两个伸缩套杆,两个所述伸缩套杆的一端插接在支撑板的内部且与支撑板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套杆的另一端设置有c形夹持杆,所述伸缩套杆插接在支撑板内部的端部中间镶嵌设置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中间贯穿设置有夹持螺杆,所
述夹持螺杆的一端插接在支撑板的内部且端部外表面设置有同步蜗杆,所述同步蜗杆的下方设置有同步蜗轮,所述同步蜗轮的中间外表面设置有蜗杆齿轮,所述蜗杆齿轮的侧下方设置有和其啮合的夹持齿轮,所述夹持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电机;
8.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组装机构,所述升降组装机构包括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上下表面均卡接有组装板,两个所述组装板的中间设置有贯穿的圆柱孔洞,所述圆柱孔洞中间设置有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管齿轮,所述套管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和其啮合的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套管的中间贯穿设置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组装板且与两个组装板不接触,所述升降套管的底端固定在底板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旋转载料片设置有定位转轴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挡料片,所述挡料片与定位转轴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
10.优选的,所述旋转载料片远离伸缩推杆的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定位转轴的另一端插接在定位孔内侧。
11.优选的,所述定位转轴插接在定位孔内部的端部外侧镶嵌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突出定位转轴的部分卡接在定位孔内壁中与定位孔滑动连接。
12.优选的,两个所述组装板朝向升降块内部的表面均设置有定位端块,所述升降套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定位端块的端部内部且与定位端块的通过滚珠轴承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升降立柱的外表面和被其贯穿的升降套管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升降套管与升降立柱通过螺纹传动。
14.优选的,所述升降立柱的一侧设置有限制导向杆,所述限制导向杆的底端贯穿升降块且与底板固定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的对自热类速食食品进行快速的进行装配,无需人工进行生产,缩短装配的时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挡料片和c形夹持杆端部外侧的防掉落挡片进行保证,使得物品不会从装置上进行掉落。
16.一种速熟食品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a)首先接通装置电源,电源接通后将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放置在运转的底层传送带表面、将自热类食品的内部盛放盒放置在两个导向输送板的中间、同时将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分别放置在第一送料传输带和第二送料传输带的表面,随后底层传送带、第一送料传输带、第二送料传输带启动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进行运输;
18.(b)此时底层传送带将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运输在两个c形夹持杆的中间,此时底层传送带停止运输然后夹持电机通电启动驱动夹持齿轮和蜗杆齿轮转动,使得蜗杆齿轮带动同步蜗轮和同步蜗杆旋转,使得同步蜗杆的带动夹持螺杆转动使得内螺纹环顺着夹持螺杆的外侧进行移动,同时内螺纹环带动伸缩套杆从支撑板的内部伸出并使得两个c形夹持杆向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靠近对包装盒进行夹持;
19.(c)在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被夹持后夹持电机停止工作,然后升降电机通电启动并通过驱动升降齿轮旋转使得套管齿轮带动升降套管进行转动,此时升降套管会顺着升降立柱的外侧进行移动,使得升降套管带动组装板向上移动使得升降块沿着升降立柱的轴
线进行上升,使得两个c形夹持杆带动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同步上升位于两个第一输料板端部的u形连接框的下方;
20.(d)在c形夹持杆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完成夹持并进行上移的过程中第一送料传输带和第二送料传输带会将位于其表面得到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运输至对应的旋转载料片的表面,接下来第一输料板端部内部的伸缩推杆启动对u形连接框进行推动,使得两个u形连接框移动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上方,此时旋转电机启动并驱动驱动转轴旋转使得驱动皮带轮带动转轴皮带轮进行旋转,而转轴皮带轮旋转时会带动定位转轴转动使得旋转载料片围绕定位转轴的轴线做圆周运动,使得旋转载料片向下旋转开启,导致位于旋转载料片表面的加热包顺着旋转载料片滑落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内部;
21.(e)在加热包放置完毕后旋转载料片在定位转轴的带动下进行复位,然后伸缩推杆带动u形连接框进行复位,在u形连接框复位后升降电机再次启动带动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上移,移动时导向输送板的端部下方,此时导向输送板内侧表面的输送滑轮启动将位于两个导向输送板中间的自热类食品的内部盛放盒向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中运输,使得盛放盒落至包装和内侧;
22.(f)在盛放盒放置完毕后升降电机继续启动带动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上移,移动至第二输料板的端部下方,此时第二输料板端部的u形连接框会重复加热包放置时的操作,使得从第二送料传输带上滑落至对应的旋转载料片表面的包装后的食品进入盛放盒内侧,最后升降电机反向移动带动升降块和支撑板进行复位,直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底面与底层传送带接触,并且两个c形夹持杆进行复位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放开。
23.优选的,所述c形夹持杆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防掉落挡片,所述防掉落挡片的上端向外侧倾斜一定角度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u形连接框进行接触。
24.优选的,所述升降立柱的顶端设置有螺钉孔,所述升降立柱的上方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升降立柱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间穿插有螺钉且螺钉的螺纹段旋进升降立柱顶端的螺钉孔内侧。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26.本发明通过可以整齐有序的对自热类食品进行快速的装配,且速度快捷,无需人工操作,解放拉动力,有效的缩短生产装配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用过程中通无人操作,可以避免外界细菌与装置接触,保证装配后的产品不会存在污染。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9.图3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升降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34.图中:1、底板;2、底层传送带;3、第一输料板;4、第二输料板;5、升降组装机构;501、升降块;502、限制导向杆;503、升降立柱;504、组装板;505、定位端块;506、升降套管;507、套管齿轮;508、升降齿轮;509、升降电机;510、限位片;6、放料机构;601、u形连接框;602、旋转载料片;603、挡料片;604、定位转轴;605、伸缩推杆;606、旋转电机;607、转轴皮带轮;608、传动皮带;609、驱动皮带轮;610、驱动转轴;611、调节弹簧;7、夹持机构;701、支撑板;702、伸缩套杆;703、c形夹持杆;704、防掉落挡片;705、夹持螺杆;706、内螺纹环;707、同步蜗杆;708、同步蜗轮;709、夹持电机;710、夹持齿轮;711、蜗杆齿轮;8、第一送料传输带;9、第二送料传输带;10、导向输送板;11、输送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本发明所提到的升降电机509(型号为ncv28-400-60c)、旋转电机606(型号为6ik180w-200w)和夹持电机709(型号为5ik60rgn-cf)均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
37.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底层传送带2,底层传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料板3,第一输料板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送料传输带8,第一送料传输带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料板4,第二输料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送料传输带9,第二输料板4和位于其正下方的第一输料板3的中间设置有两个导向输送板10,导向输送板10的内侧表面活动设置有输送滑轮11;
38.第二输料板4和第一输料板3靠近底板1中心处的端部均设置有放料机构6,放料机构6包括u形连接框601,u形连接框601的两端活动卡接在第二输料板4或第一输料板3的端面中,u形连接框601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伸缩推杆605,伸缩推杆605镶嵌在第二输料板4或第一输料板3的端部内部,u形连接框601的中间活动设置有旋转载料片602,旋转载料片602远离两个伸缩推杆605的端部两侧与u形连接框601的中间均设置有定位转轴604,定位转轴604的一端插接在u形连接框601的内壁中,其中一个定位转轴604插接在u形连接框601内壁中的端部外表面设置有转轴皮带轮607,转轴皮带轮607的外侧套有传动皮带608,传动皮带608的另一端内侧设置有驱动皮带轮609,驱动皮带轮609的中间贯穿设置有驱动转轴610,驱动转轴610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606;
39.底层传送带2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7,夹持机构7包括支撑板701,支撑板701的一侧贯穿活动设置有两个伸缩套杆702,两个伸缩套杆702的一端插接在支撑板701的内部且与支撑板701滑动连接,两个伸缩套杆702的另一端设置有c形夹持杆703,伸缩套杆702插接在支撑板701内部的端部中间镶嵌设置有内螺纹环706,内螺纹环706的中间贯穿设置有夹持螺杆705,夹持螺杆705的一端插接在支撑板701的内部且端部外表面设置有同步蜗杆707,同步蜗杆707的下方设置有同步蜗轮708,同步蜗轮708的中间外表面设置有蜗杆齿轮711,蜗杆齿轮711的侧下方设置有和其啮合的夹持齿轮710,夹持齿轮710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电机709;
40.支撑板701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组装机构5,升降组装机构5包括升降块501,升降块501的上下表面均卡接有组装板504,两个组装板504的中间设置有贯穿的圆柱孔洞,圆柱
孔洞中间设置有升降套管506,升降套管506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管齿轮507,套管齿轮507的一侧设置有和其啮合的升降齿轮508,升降齿轮508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电机509,升降套管506的中间贯穿设置有升降立柱503,升降立柱50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组装板504且与两个组装板504不接触,升降套管506的底端固定在底板1的表面。
41.进一步,旋转载料片602设置有定位转轴604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挡料片603,挡料片603与定位转轴604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挡料片603可以对从第一送料传输带8和第二送料传输带9上脱离的物料进行阻挡,避免物料从第一送料传输带8和第二送料传输带9上移动至旋转载料片602上后出现掉落。
42.进一步,旋转载料片602远离伸缩推杆605的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侧设置有调节弹簧611,定位转轴604的另一端插接在定位孔内侧,位于旋转载料片602端部两侧的定位孔和定位孔内侧的调节弹簧611,方便旋转载料片602与两个定位转轴604进行组装,且组装后便于定位转轴604的另一端与旋转载料片602进行组装。
43.进一步,定位转轴604插接在定位孔内部的端部外侧镶嵌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突出定位转轴604的部分卡接在定位孔内壁中与定位孔滑动连接,使得定位转轴604在受到旋转电机606的驱动进行旋转时,可以带动旋转载料片602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位于旋转载料片602表面的物料向下滑落。
44.进一步,两个组装板504朝向升降块501内部的表面均设置有定位端块505,升降套管506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定位端块505的端部内部且与定位端块505的通过滚珠轴承连接,位于升降套管506两端的两个定位端块505对升降套管506进行位置固定,且不影响升降套管506的正常旋转。
45.进一步,升降立柱503的外表面和被其贯穿的升降套管506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旋向相同的螺纹,升降套管506与升降立柱503通过螺纹传动,螺纹传动使得升降套管506在被驱动并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时,可以顺着升降立柱503的外侧进行上下滑动。
46.进一步,升降立柱503的一侧设置有限制导向杆502,限制导向杆502的底端贯穿升降块501且与底板1固定连接,限制导向杆502在升降套管506限制时对升降块501进行限制,使得升降块501不会随着升降套管506同步转动,限制升降块501只能进行上下直线移动。
47.一种速熟食品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a)首先接通装置电源,电源接通后将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放置在运转的底层传送带2表面、将自热类食品的内部盛放盒放置在两个导向输送板10的中间、同时将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分别放置在第一送料传输带8和第二送料传输带9的表面,随后底层传送带2、第一送料传输带8、第二送料传输带9启动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进行运输;
49.(b)此时底层传送带2将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运输在两个c形夹持杆703的中间,此时底层传送带2停止运输然后夹持电机709通电启动驱动夹持齿轮710和蜗杆齿轮711转动,使得蜗杆齿轮711带动同步蜗轮708和同步蜗杆707旋转,使得同步蜗杆707的带动夹持螺杆705转动使得内螺纹环706顺着夹持螺杆705的外侧进行移动,同时内螺纹环706带动伸缩套杆702从支撑板701的内部伸出并使得两个c形夹持杆703向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靠近对包装盒进行夹持;
50.(c)在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被夹持后夹持电机709停止工作,然后升降电机509
通电启动并通过驱动升降齿轮508旋转使得套管齿轮507带动升降套管506进行转动,此时升降套管506会顺着升降立柱503的外侧进行移动,使得升降套管506带动组装板504向上移动使得升降块501沿着升降立柱503的轴线进行上升,使得两个c形夹持杆703带动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同步上升位于两个第一输料板3端部的u形连接框601的下方;
51.(d)在c形夹持杆703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完成夹持并进行上移的过程中第一送料传输带8和第二送料传输带9会将位于其表面得到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运输至对应的旋转载料片602的表面,接下来第一输料板3端部内部的伸缩推杆605启动对u形连接框601进行推动,使得两个u形连接框601移动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上方,此时旋转电机606启动并驱动驱动转轴610旋转使得驱动皮带轮609带动转轴皮带轮607进行旋转,而转轴皮带轮607旋转时会带动定位转轴604转动使得旋转载料片602围绕定位转轴604的轴线做圆周运动,使得旋转载料片602向下旋转开启,导致位于旋转载料片602表面的加热包顺着旋转载料片602滑落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内部;
52.(e)在加热包放置完毕后旋转载料片602在定位转轴604的带动下进行复位,然后伸缩推杆605带动u形连接框601进行复位,在u形连接框601复位后升降电机509再次启动带动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上移,移动时导向输送板10的端部下方,此时导向输送板10内侧表面的输送滑轮11启动将位于两个导向输送板10中间的自热类食品的内部盛放盒向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中运输,使得盛放盒落至包装和内侧;
53.(f)在盛放盒放置完毕后升降电机509继续启动带动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上移,移动至第二输料板4的端部下方,此时第二输料板4端部的u形连接框601会重复加热包放置时的操作,使得从第二送料传输带9上滑落至对应的旋转载料片602表面的包装后的食品进入盛放盒内侧,最后升降电机509反向移动带动升降块501和支撑板701进行复位,直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底面与底层传送带2接触,并且两个c形夹持杆703进行复位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放开。
54.进一步,c形夹持杆703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防掉落挡片704,防掉落挡片704的上端向外侧倾斜一定角度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u形连接框601进行接触,位于c形夹持杆703两端外侧的防掉落挡片704对从旋转倾斜或旋转载料片602表面滑落的物料进行阻挡,避免物料顺着旋转倾斜的旋转载料片602掉落。
55.进一步,升降立柱503的顶端设置有螺钉孔,升降立柱503的上方设置有限位片510,限位片510与升降立柱503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中间穿插有螺钉且螺钉的螺纹段旋进升降立柱503顶端的螺钉孔内侧,升降立柱503可以进行自由组装且便于拆卸,方便套管齿轮507、组装板504与升降立柱503进行组装,且可以限制升降块501在升降立柱503外侧移动的行程。
5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底层传送带(2),所述底层传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料板(3),所述第一输料板(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送料传输带(8),所述第一送料传输带(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料板(4),所述第二输料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送料传输带(9),所述第二输料板(4)和位于其正下方的第一输料板(3)的中间设置有两个导向输送板(10),所述导向输送板(10)的内侧表面活动设置有输送滑轮(11);所述第二输料板(4)和第一输料板(3)靠近底板(1)中心处的端部均设置有放料机构(6),所述放料机构(6)包括u形连接框(601),所述u形连接框(601)的两端活动卡接在第二输料板(4)或第一输料板(3)的端面中,所述u形连接框(601)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伸缩推杆(605),所述伸缩推杆(605)镶嵌在第二输料板(4)或第一输料板(3)的端部内部,所述u形连接框(601)的中间活动设置有旋转载料片(602),所述旋转载料片(602)远离两个伸缩推杆(605)的端部两侧与u形连接框(601)的中间均设置有定位转轴(604),所述定位转轴(604)的一端插接在u形连接框(601)的内壁中,其中一个所述定位转轴(604)插接在u形连接框(601)内壁中的端部外表面设置有转轴皮带轮(607),所述转轴皮带轮(607)的外侧套有传动皮带(608),所述传动皮带(608)的另一端内侧设置有驱动皮带轮(609),所述驱动皮带轮(609)的中间贯穿设置有驱动转轴(610),所述驱动转轴(610)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606);所述底层传送带(2)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7),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支撑板(701),所述支撑板(701)的一侧贯穿活动设置有两个伸缩套杆(702),两个所述伸缩套杆(702)的一端插接在支撑板(701)的内部且与支撑板(70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套杆(702)的另一端设置有c形夹持杆(703),所述伸缩套杆(702)插接在支撑板(701)内部的端部中间镶嵌设置有内螺纹环(706),所述内螺纹环(706)的中间贯穿设置有夹持螺杆(705),所述夹持螺杆(705)的一端插接在支撑板(701)的内部且端部外表面设置有同步蜗杆(707),所述同步蜗杆(707)的下方设置有同步蜗轮(708),所述同步蜗轮(708)的中间外表面设置有蜗杆齿轮(711),所述蜗杆齿轮(711)的侧下方设置有和其啮合的夹持齿轮(710),所述夹持齿轮(710)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电机(709);所述支撑板(701)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组装机构(5),所述升降组装机构(5)包括升降块(501),所述升降块(501)的上下表面均卡接有组装板(504),两个所述组装板(504)的中间设置有贯穿的圆柱孔洞,所述圆柱孔洞中间设置有升降套管(506),所述升降套管(506)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管齿轮(507),所述套管齿轮(507)的一侧设置有和其啮合的升降齿轮(508),所述升降齿轮(508)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电机(509),所述升降套管(506)的中间贯穿设置有升降立柱(503),所述升降立柱(50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组装板(504)且与两个组装板(504)不接触,所述升降套管(506)的底端固定在底板(1)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载料片(602)设置有定位转轴(604)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挡料片(603),所述挡料片(603)与定位转轴(604)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载料片(602)远离伸缩推杆(605)的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设置有调节弹簧(611),所述定位转轴(604)的另一端插接在定位孔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转轴(604)插接在定位孔内部的端部外侧镶嵌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突出定位转轴(604)的部分卡接在定位孔内壁中与定位孔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组装板(504)朝向升降块(501)内部的表面均设置有定位端块(505),所述升降套管(506)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定位端块(505)的端部内部且与定位端块(505)的通过滚珠轴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503)的外表面和被其贯穿的升降套管(506)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升降套管(506)与升降立柱(503)通过螺纹传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503)的一侧设置有限制导向杆(502),所述限制导向杆(502)的底端贯穿升降块(501)且与底板(1)固定连接。8.一种速熟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接通装置电源,电源接通后将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放置在运转的底层传送带(2)表面、将自热类食品的内部盛放盒放置在两个导向输送板(10)的中间、同时将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分别放置在第一送料传输带(8)和第二送料传输带(9)的表面,随后底层传送带(2)、第一送料传输带(8)、第二送料传输带(9)启动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进行运输;(b)此时底层传送带(2)将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运输在两个c形夹持杆(703)的中间,此时底层传送带(2)停止运输然后夹持电机(709)通电启动驱动夹持齿轮(710)和蜗杆齿轮(711)转动,使得蜗杆齿轮(711)带动同步蜗轮(708)和同步蜗杆(707)旋转,使得同步蜗杆(707)的带动夹持螺杆(705)转动使得内螺纹环(706)顺着夹持螺杆(705)的外侧进行移动,同时内螺纹环(706)带动伸缩套杆(702)从支撑板(701)的内部伸出并使得两个c形夹持杆(703)向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靠近对包装盒进行夹持;(c)在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被夹持后夹持电机(709)停止工作,然后升降电机(509)通电启动并通过驱动升降齿轮(508)旋转使得套管齿轮(507)带动升降套管(506)进行转动,此时升降套管(506)会顺着升降立柱(503)的外侧进行移动,使得升降套管(506)带动组装板(504)向上移动使得升降块(501)沿着升降立柱(503)的轴线进行上升,使得两个c形夹持杆(703)带动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同步上升位于两个第一输料板(3)端部的u形连接框(601)的下方;(d)在c形夹持杆(703)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完成夹持并进行上移的过程中第一送料传输带(8)和第二送料传输带(9)会将位于其表面得到加热包和包装后的食品运输至对应的旋转载料片(602)的表面,接下来第一输料板(3)端部内部的伸缩推杆(605)启动对u形连接框(601)进行推动,使得两个u形连接框(601)移动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上方,此时旋转电机(606)启动并驱动驱动转轴(610)旋转使得驱动皮带轮(609)带动转轴皮带轮(607)进行旋转,而转轴皮带轮(607)旋转时会带动定位转轴(604)转动使得旋转载料片(602)围绕定位转轴(604)的轴线做圆周运动,使得旋转载料片(602)向下旋转开启,导致位于旋转载料片(602)表面的加热包顺着旋转载料片(602)滑落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内部;
(e)在加热包放置完毕后旋转载料片(602)在定位转轴(604)的带动下进行复位,然后伸缩推杆(605)带动u形连接框(601)进行复位,在u形连接框(601)复位后升降电机(509)再次启动带动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上移,移动时导向输送板(10)的端部下方,此时导向输送板(10)内侧表面的输送滑轮(11)启动将位于两个导向输送板(10)中间的自热类食品的内部盛放盒向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中运输,使得盛放盒落至包装和内侧;(f)在盛放盒放置完毕后升降电机(509)继续启动带动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上移,移动至第二输料板(4)的端部下方,此时第二输料板(4)端部的u形连接框(601)会重复加热包放置时的操作,使得从第二送料传输带(9)上滑落至对应的旋转载料片(602)表面的包装后的食品进入盛放盒内侧,最后升降电机(509)反向移动带动升降块(501)和支撑板(701)进行复位,直至被夹持的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底面与底层传送带(2)接触,并且两个c形夹持杆(703)进行复位对自热类食品的外包装盒进行放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夹持杆(703)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防掉落挡片(704),所述防掉落挡片(704)的上端向外侧倾斜一定角度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u形连接框(601)进行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速熟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503)的顶端设置有螺钉孔,所述升降立柱(503)的上方设置有限位片(510),所述限位片(510)与升降立柱(503)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间穿插有螺钉且螺钉的螺纹段旋进升降立柱(503)顶端的螺钉孔内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涉及速食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自热火锅、米饭类速食食品在进行生产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装配,操作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一种速熟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中间处设置有底层传送带,所述底层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料板,所述第一输料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送料传输带,所述第一送料传输带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输料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底层传送带、第一送料传输带、第二送料传输带、升降组装机构、放料机构和夹持机构可以快速的对自热类速食食品进行快速的进行装配,无需人工进行生产,缩短装配的时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黄潇玲 石广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黄潇玲

技术研发日:

2022.09.2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1:0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转轴   套管   立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