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数据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共享充电宝的
连接线。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产品进入到大众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产品的重量众多,电子产品需要进行充放电,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将数据线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或者充电。
3.充电宝作为一种可移动的电源产品,随着手机的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手机电量的需求也越大,使用共享充电宝能解决电池容量不足问题以及做到随借随用。
4.而数据线是移动设备充电、数据传输必备的配件。数据线一般包括与电子设备配合的转接头和连接在转接头上的传输部。
5.但是相对功率较大的设备,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充电宝的数据线不能解决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旨在解决目前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功率充电的功率需求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包括数据线和分别设于数据线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8.
所述数据线包括线外壳及设于内部的多条平行设置的传导线,且所述传导线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
9.所述第一接头外接充电宝,且所述第一接头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接头上表面为a面,a面上设有连接母座,所述连接母座内部开有
凹槽,凹槽内设有双排连接触点,所述第一接头下表面为b面,所述b面上设有多个镀金铜柱;
10.所述第二接头外接移动设备。
11.使用共享充电宝一方面能解决电池容量不足问题以及做到随借随用,但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种类的移动设备,也有一些功率需求较大的移动设备,而现有的充电宝及其连接线并不能用于大功率设备进行移动式充电,而本设备由于外接充电宝的第一接头设有a面和b面,且a面和b面上设置的连接方式不同,可用于不同机型的充电宝连接,因此在需要进行对大功率设备进行充电时,更换充电宝即可完成,同时通过pcb设计方案设计出向外延伸连接的线路,使这个连接方案通过连接线缆和另一端插头进行连接,以实现与终端产品的连接。
12.进一步,所述a面外表面覆有第一
硅胶保护外壳,且所述第一硅胶保护外接上开有两个长条形的凹槽,且所述两个凹槽分别设于双排连接触点正上方。
13.进一步,所述双排连接触点为双排各8个连接触点。
14.进一步,所述b面上设有6个镀金铜柱。
15.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头外表面设有第二硅胶保护外壳,且所述第二硅胶保护外壳上设有防滑凸起。
16.线外壳、第一硅胶保护外壳和第二硅胶保护外壳的作用下在实现防尘、防水的功能,并且防滑凸起可以用于区分第一接头的正反面。
17.进一步,所述传导线设有6条,分别为vbus、gnd、cc1、dm、dp和cc2;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第一芯片,所述第二接头内设有第二芯片;
18.所述第一芯片上表面与a面连接,所述第一芯片上表面尾端设有两个连接点,分别与vbus和gnd的一端连接,所述vbus和gnd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的上表面连接;
19.所述第一芯片下表面与b面连接,所述第一芯片下表面尾端设有4个连接点,分别与cc1、dm、dp和cc2的一端连接,且cc1、dm、dp和cc2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的下表面连接。
20.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头为type a接口、type b接口或者type c接口。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这个连接方案的a面采用双排各8个连接触点(共16个连接触点)的母座,可以实现最多14个信号的连接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usb2.0、usb 3.0、usb3.1等多个标准连接方案,同时满足充电需求的电力传输端口需求。而b面采用6个纯铜镀金铜柱的结构,可以实现市场上多款充电宝的充电连接方案的需求,并且线外壳、第一硅胶保护外壳和第二硅胶保护外壳的作用下在实现防尘、防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的俯视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的侧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的接线表。
25.上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数据线1,第一接头2,第一硅胶保护外壳201,凹槽202,第二接头3。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8.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使用共享充电宝一方面能解决电池容量不足问题以及做到随借随用,但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种类的
移动设备,也有一些功率需求较大的移动设备,而现有的充电宝及其连接线并不能用于大功率设备进行移动式充电,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包括数据线1和分别设于数据线1两端的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数据线1包括线外壳及设于内部的多条平行设置的传导线,且传导线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连接。
30.第一接头2外接充电宝,且第一接头2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接头2上表面为a面,a面上设有连接母座,连接母座内部开有凹槽202,凹槽202内设有双排连接触点,第一接头2下表面为b面,b面上设有多个镀金铜柱;第二接头3外接移动设备,第二接头3为type a接口、type b接口或者type c接口。
31.而本设备由于外接充电宝的第一接头2设有a面和b面,且a面和b面上设置的连接方式不同,可用于不同机型的充电宝连接,因此在需要进行对大功率设备进行充电时,更换充电宝即可完成,同时通过pcb设计方案设计出向外延伸连接的线路,使这个连接方案通过连接线缆和另一端插头进行连接,以实现与终端产品的连接。
32.a面外表面覆有第一硅胶保护外壳201,且第一硅胶保护外接上开有两个长条形的凹槽202,且两个凹槽202分别设于双排连接触点正上方。
33.双排连接触点为双排各8个连接触点,在这个连接方案的a面采用双排各8个连接触点(共16个连接触点)的母座,可以实现最多14个信号的连接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usb2.0、usb 3.0、usb3.1等多个标准连接方案,同时满足充电需求的电力传输端口需求。
34.b面上设有6个镀金铜柱。而b面采用6个纯铜镀金铜柱的结构,可以实现市场上多款充电宝的充电连接方案的需求,
35.第二接头3外表面设有第二硅胶保护外壳,且第二硅胶保护外壳上设有防滑凸起。并且线外壳、第一硅胶保护外壳201和第二硅胶保护外壳的作用下在实现防尘、防水的功能。并且第二硅胶保护外壳上设有防滑凸起,既可以防滑,还阔以用于分表第二接头3的正反面。
36.如图3所示,传导线设有6条,分别为vbus、gnd、cc1、dm、dp和cc2;第一接头2内设有第一芯片,第二接头3内设有第二芯片;第一芯片上表面与a面连接,第一芯片上表面尾端设有两个连接点,分别与vbus和gnd的一端连接,vbus和gnd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的上表面连接;第一芯片下表面与b面连接,第一芯片下表面尾端设有4个连接点,分别与cc1、dm、dp和cc2的一端连接,且cc1、dm、dp和cc2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的下表面连接。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线和分别设于数据线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数据线包括线外壳及设于内部的多条平行设置的传导线,且所述传导线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外接充电宝,且所述第一接头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接头上表面为a面,a面上设有连接母座,所述连接母座内部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双排连接触点,所述第一接头下表面为b面,所述b面上设有多个镀金铜柱;所述第二接头外接移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外表面覆有第一硅胶保护外壳,且所述第一硅胶保护外接上开有两个长条形的凹槽,且所述两个凹槽分别设于双排连接触点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连接触点为双排各8个连接触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面上设有6个镀金铜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外表面设有第二硅胶保护外壳,且所述第二硅胶保护外壳上设有防滑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线设有6条,分别为vbus、gnd、cc1、dm、dp和cc2;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第一芯片,所述第二接头内设有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上表面与a面连接,所述第一芯片上表面尾端设有两个连接点,分别与vbus和gnd的一端连接,所述vbus和gnd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芯片下表面与b面连接,所述第一芯片下表面尾端设有4个连接点,分别与cc1、dm、dp和cc2的一端连接,且cc1、dm、dp和cc2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的下表面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为type a接口、type b接口或者type c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数据线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共享充电宝的连接线包括数据线和分别设于数据线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数据线包括线外壳及设于内部的多条平行设置的传导线,且所述传导线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外接充电宝,且所述第一接头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接头上表面为A面,A面上设有连接母座,所述连接母座内部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双排连接触点,所述第一接头下表面为B面,所述B面上设有多个镀金铜柱;所述第二接头外接移动设备。旨在解决目前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功率充电的功率需求的问题。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功率充电的功率需求的问题。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功率充电的功率需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黄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日东昇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