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机的张力控制

阅读: 评论:0

平整机的张力控制
    平整机的入口、出口张力对压下率和板形的影响很大。根据实践经验,通常张应力为25~40MPa;而且出口各段张力较入口相应各段张力增大约15%。同时,各段张力应有一定比例,即T1:T2:T3:T4:T5:T6=1.0:1.5~1.7:2.0~2. 5:2. 3~2. 8:1. 7~1. 9:1. 2~1. 4。
平整机组主传动为速度控制系统,控制整条机组线速度;开卷机、卷取机、入口和出口S上下辊均为张力控制系统。
1张力控制原理
                          (1)
由上式可推导出:
            (2)
脱毛机胶棒式中:
T钢带张力;M电机电磁转矩;CM电机常数;φ电机励磁磁通;I电机电枢电流;
i齿轮减速比;D钢卷或辊筒直径.
从( 2)式可知,因KM为常数,因此,要维持张力T恒定,可以有以下多种方式:
方式1: 无磁通补偿的电枢方式.在整个工作范围内φ恒定,通过控制I /D恒定来达到张力T恒定。
    方式2:有磁通补偿的电枢方式。维持φI/D恒定来达到张力T恒定.在电枢电压低于额定值时,保持满磁状态下工作;当电枢电压达到额定值时,开始弱磁,电机功率能得到充分利
用.即最大力矩法.
    方式3:无磁通补偿的磁场方式.维持I恒定,通过控制φ/ D恒定来达到张力T恒定.这种方法提供的恒功率一速度范围的典型值在3. 5: 1,使得卷径变化倍数在3: 1左右,电机功率也不能充分利用.
    方式4:有磁通补偿的磁场方式.先维持I恒定,通过控制φ/ D恒定来达到张力T恒定:后维持φ恒定,通过控制I/D恒定来达到张力T恒定.即复合控制法.
由于出入口S辊辊筒直径D固定,其张力控制较简单;因钢卷直径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故开卷机和卷取机的张力控制较复杂。
2张力控制方式
张力控制可分为直接张力控制和间接张力控制,前者是用张力计检测出张力的实际值,经张力控制器送入系统中进行闭环控制,如机架间张力控制;后者则是控制一些与张力有关的电气量来达到控制张力的目的,如张力辊、开卷机/卷取机的张力控制。
3开卷/卷取张力控制拉丝模激光打孔机
卷取机的张力自动控制系统,不仅在稳态轧制过程中,而且在加、减速的动态过程中也应保持张力恒定。
1)直接张力控制:
直接张力控制方式利用张力计测量带钢的实际张力,并将它作为反馈信号,构成闭环控制系统,使张力达到恒定。具有控制系统简单,避免了卷径变化、速度变化和空载转矩等对张力的影响。控制结构图如图3所示。
92gan2)最大力矩控制
卷曲过程中卷材卷径由小变大,若要求卷曲过程中带钢张力恒定,卷曲电动机的参数必须随卷径的变化处于动态调整之中。最大力矩控制法是维持φ手机背光源I/D恒定,来达到张力T恒定。张力控制系统是首先采用卷径计算单元计算卷径D,然后由张力控制单元完成张力电流Iv槽机跟随卷径D变化,从而实现恒张力控制的。
hg(scn)24机架间张力控制
    机架间张力恒定控制是利用张力仪直接检测出张力的实际值,经张力调节器送入系统中进行闭环控制。机架间张力的调节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调节轧辊的速度,另一种是调节压下(轧制力和辊缝位置)来调节。一般来说,当张力变化超过给定值±30%时通过压下量进行调节;如果张力差在给定值的±30%范围内,可以通过速度控制来调节。
速度式调张法通过维持下游机架速度不变,调节上游机架速度来保证机架间张力恒定。
棍缝式调张法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21:5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7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控制   速度   变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