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窜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直流电源系统在换流站、变电站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可靠地、不间断的为站内的重要设备提供装置电源及控制电源,例如继电保护装置、通信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断路器、刀闸控制电源直流照明等。直流系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3.直流系统中交流窜入交流危害最大,引起直流系统金属性接地,绝缘监测装置工作异常;引起厂站系统监控装置误发大量告警信息,而且频繁刷新;引起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误动、尤其是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误动或引发直流熔丝熔断造成全站保护拒动事故,严重的可导致机组停运、线路跳闸,甚至可导致全厂或全站停电事故,对社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4.现有的直流检测装置检测头在非使用状态下依然暴露在外部极易造成损坏,且无备用检测头可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显示屏,壳体顶部开设有检测孔;检测板,集成有依次相互连接的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所述显示屏和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检测板位于壳体内部;检测头组件,位于壳体内部,包括检测头和驱动件,所述检测头位于驱动件顶部,检测头通过接口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驱动件推动检测头自检测孔从壳体内部伸出。
7.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
转轴、矩形框、
偏心轮,转轴连接偏心轮,转轴与偏心轮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矩形框的轴线上,偏心轮位于矩形框内,矩形框顶部通过连接杆设置有所述检测头。
8.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内滑动安装有滑移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滑移杆。
9.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移杆顶部设置有封闭杆,封闭杆用于封闭所述检测孔。
10.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顶端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顶部设置有两组所述检测头,两组检测头分别位于连接座的两侧且错位设置。
11.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
座上开设有位移槽,所述封闭杆穿过位移槽封闭所述检测孔。
12.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座底部开设有滑移槽,所述连接杆顶端滑动安装于滑移槽内,滑移槽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抵接的弹性件。
13.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座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块和第二弧块,第一弧块正对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弧块适配的第三弧块,第二弧块正对所述壳体内壁设置与第二弧块适配的第四弧块。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所在位置滑动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用于封闭所述散热槽。
15.作为本发明所述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移杆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三斜块,第三斜块与所述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相抵接。
16.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在非工作状态下,检测头位于壳体内部,从而保护检测头免受损坏,当需要对直流母线进行检测时,通过驱动件推动检测头自检测孔从壳体内部伸出以便工作人员取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检测板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检测头组件平移后状态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检测头组件上升后状态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至图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包括壳体100、检测板200和检测头组件300,检测头组件300连接于电力线路的直流母线上采集电流信号,检测板200对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判断直流系统中是否有交流信号侵入,最后通过显示屏101将处理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壳体100前部设置有显示屏101,壳体100顶部开设有检测孔102,检测孔102用于壳体100内部的检测头组件300伸出,以便操作人员取用;检测板200,集成有依次相互连接的模拟信号处理模块201、模数转换模块202、数字信号处理器203和微控制器204,模拟信号处理模块201用于将检测头组件300输入的原始模拟信号完成滤波、放大,模数转换模块202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数字信号处理器203作为微控制器204的协处理器,主要完成数字信号的快速处理,包括交流、直流信号的傅里叶分析、频域分析,通过spi总线与微控制器204完成数据交互,微控制器204在获取数字信号处理器203提供的信息后,经过相关的分析和算法处理,将电压和电流波形同时显示在显示屏101上,显示屏101和微控制器204电性连接,检测板200位于壳体100内部;检测头组件300,位于壳体100内部,包括检测头301和驱动件302,检测头301位于驱动件302顶部,检测头301通过接口与模拟信号处理模块201电性连接,通过检测头301将整个检测装置连接于电力线路的直流母线上,检测头301包括一个电压差分探头和一个电流探头实现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的采集,经过模拟信号处理模块201的滤波、放大后,通过模数转换模块202完成模数转换,在数字信号处理器203上完成信号的傅里叶分析、频域分析的计算,最终通过spi总线上传给微控制器204,最终实现在显示屏101上展示交直流占比、实时参数值以及基本的检测分析结果,驱动件302推动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从壳体100内部伸出,在非工作状态下,检测头301位于壳体100内部,从而保护检测头301免受损坏,当需要对直流母线进行检测时,通过驱动件302推动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从壳体100内部伸出以便工作人员取用,方便快捷。
31.实施例2
32.参照图1至图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驱动件302包括转轴302a、矩形框302b、偏心轮302c,转轴302a连接偏心轮302c,转轴302a与偏心轮302c的连接点位于矩形框302b的轴线上,偏心轮302c位于矩形框302b内,矩形框302b顶部通过连接杆302d设置有检测头301。
33.壳体100内壁设置有固定块302e,固定块302e内滑动安装有滑移杆302f,连接杆302d穿过滑移杆302f,滑移杆302f上开设有连接杆302d穿过的通孔。滑移杆302f顶部设置有封闭杆302g,封闭杆302g用于封闭检测孔102。
34.转轴302a一端与偏心轮302c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0外部以便进行转动操作,初始状态下,封闭杆302g与壳体100顶部所设检测孔102位于同一轴线上,封闭杆302g与壳体100顶壁相抵接从而封闭检测孔102,连接杆302d顶部设置的检测头301与封闭杆302g位于同一平面内但与封闭杆302g所在轴线具有一定的距离,转轴302a与偏心轮302c的连接点位于矩形框302b的轴线上,转轴302a与偏心轮302c的连接点位于矩形框302b顶部,
35.当操作人员转动转轴302a,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向壳体100一侧平移,矩形框302b平移带动连接杆302d及其顶部检测头301同步平移,连接杆302d平移带动滑移杆302f及其顶部的封闭杆302g同步平移,封闭杆302g逐渐远离检测孔102所在轴线,检测
头301逐渐靠近检测孔102所在轴线,当偏心轮302c推动矩形框302b达到最大平移量后,封闭杆302g平移后开启检测孔102,检测头301到达检测孔102所在轴线,继续顺时针转动转轴302a,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开始向壳体100上方移动,矩形框302b向上位移带动连接杆302d沿着滑移杆302f向上位移,从而将位于连接杆302d顶端的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从壳体100内部推出以便工作人员取用。
36.当检测工作完成后,将检测头301重新自检测孔102插入置于连接杆302d顶部,反方向转动转轴302a,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下移从而带动连接杆302d及其顶部检测头301下移,检测头301重新进行壳体100内部,达到最大下移量后,继续反方向转动转轴302a,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向壳体100另一侧平移,矩形框302b平移带动连接杆302d及其顶部检测头301同步平移,连接杆302d平移带动滑移杆302f及其顶部的封闭杆302g同步平移,封闭杆302g逐渐靠近检测孔102所在轴线,检测头301逐渐远离检测孔102所在轴线,达到最大平移量后,装置还原,封闭杆302g重新封闭检测孔102。
37.本实施例通过驱动件302带动封闭杆302g的平移,带动检测头301的平移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将检测头301置于壳体100内部防止受到损坏,封闭杆302g封闭检测孔102防止灰尘进入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当需要启用装置时,转动转轴302a即可实现检测孔102的开启同时推动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从壳体100内部伸出以便工作人员取用,方便快捷。
38.实施例3
39.参照图1至图8,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连接杆302d顶端连接有连接座302h,连接座302h顶部设置有两组检测头301,两组检测头301一组可作为备用检测头301使用,两组检测头301分别位于连接座302h的两侧且错位设置,当连接座302h朝着壳体100一侧内壁平移时,其中一组检测头301朝着检测孔102方向移动,当连接座302h朝着壳体100另一侧内壁平移时,另一组检测头301朝着检测孔102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切换转轴302a的转动方向完成两组检测头301的替换。
40.进一步的,连接座302h上开设有位移槽302h-1,封闭杆302g穿过位移槽302h-1封闭检测孔102。连接座302h底部开设有滑移槽302h-2,连接杆302d顶端滑动安装于滑移槽302h-2内,滑移槽302h-2两侧设置有与连接杆302d抵接的弹性件302h-3,在两侧弹性件302h-3的作用下,连接杆302d位于滑移槽302h-2中部位置。
41.进一步的,连接座302h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块302h-4和第二弧块302h-5,第一弧块302h-4正对壳体100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弧块302h-4适配的第三弧块,第二弧块302h-5正对壳体100内壁设置与第二弧块302h-5适配的第四弧块,第三弧块和第四弧块向壳体100顶部延伸。
42.初始状态下,两组检测头301和封闭杆302g位于不同的三个平面内,在两侧弹性件302h-3的作用下,连接杆302d位于滑移槽302h-2中部位置。当需要对直流母线进行检测时,可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轴302a以选用不同的检测头301进行检测操作。
43.当顺时针转动转轴302a时,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向壳体100一侧平移,矩形框302b平移带动连接杆302d及其顶部连接座302h同步平移,连接杆302d平移带动滑移杆302f及其顶部的封闭杆302g同步平移,在连接座302h平移过程中,连接座302h一侧的第一弧块302h-4朝着其正对壳体100内壁所设置的第三弧块方向移动,随着连接座302h
的移动,第一弧块302h-4和第三弧块相抵接,在第三弧块的作用下,推动连接座302h和其上的检测头301朝着远离第一弧块302h-4所对壳体100内壁方向移动,当偏心轮302c推动矩形框302b达到最大平移量后,连接座302h和其上的检测头301在第三弧块的作用下完成偏移使得其中一组检测头301与封闭杆302g共面,且检测头301到达检测孔102所在轴线,继续顺时针转动转轴302a,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开始向壳体100上方移动,矩形框302b向上位移带动连接座302h向上位移,从而将位于连接杆连接座302h顶部的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从壳体100内部推出以便工作人员取用;
44.当逆时针转动转轴302a时,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向壳体100另一侧平移,矩形框302b平移带动连接杆302d及其顶部连接座302h同步平移,连接杆302d平移带动滑移杆302f及其顶部的封闭杆302g同步平移,在连接座302h平移过程中,连接座302h另一侧的第二弧块302h-5朝着其正对壳体100内壁所设置的第四弧块方向移动,随着连接座302h的移动,第二弧块302h-5和第四弧块相抵接,在第四弧块的作用下,推动连接座302h和其上的检测头301朝着远离第二弧块302h-5所对壳体100内壁方向移动,当偏心轮302c推动矩形框302b达到最大平移量后,连接座302h和其上的检测头301在第四弧块的作用下完成偏移使得其中另一组检测头301与封闭杆302g共面,且检测头301到达检测孔102所在轴线,继续逆时针转动转轴302a,在偏心轮302c的作用下,矩形框302b开始向壳体100上方移动,矩形框302b向上位移带动连接座302h向上位移,从而将位于连接杆连接座302h顶部的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从壳体100内部推出以便工作人员取用。
45.当操作完成后,转动转轴302a使得检测头301重新进入壳体100内,当第一弧块302h-4和第三弧块或第二弧块302h-5和第四弧块的抵接作用消失后,在两侧弹性件302h-3的作用下,连接座302h重新还原至连接杆302d中部位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检测孔102所在位置出设置有凹陷,如此的,当其中一组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伸出壳体100外后,另一组仍在壳体100内部,不会与壳体100顶部发生抵触。
46.进一步的,壳体100侧壁开设有散热槽103,散热槽103所在位置滑动设置有密封件104,密封件104用于封闭散热槽103。滑移杆302f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块302f-1和第二斜块302f-2,密封件104上设置有第三斜块105,第三斜块105与第一斜块302f-1和第二斜块302f-2相抵接。
47.当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在第一斜块302f-1和第二斜块302f-2的支撑作用下,壳体100两侧的密封件104封闭散热槽103,防止有异物或灰尘进入壳体100内。当启用装置时,若顺时针转动转轴302a,滑移杆302f平移,第一斜块302f-1朝着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密封件104滑动上升开启散热槽103,第二斜块302f-2朝着远离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密封件104下降开启散热槽103,当装置使用完毕,滑移杆302f平移还原,第一斜块302f-1朝着远离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密封件104滑动下降关闭散热槽103,第二斜块302f-2朝着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密封件104上升关闭散热槽103;
48.若逆时针转动转轴302a,滑移杆302f平移,第一斜块302f-1朝着远离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密封件104滑动下降开启散热槽103,第二斜块302f-2朝着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密封件104上升开启散热槽103,当装置使用完毕,滑移杆302f平移还原,第一斜块302f-1朝着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密封件104滑动上升关闭
散热槽103,第二斜块302f-2朝着远离第三斜块105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密封件104下降关闭散热槽103。
49.本实施例在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检测孔102和散热槽103均处于关闭状态,防止有异物或灰尘进入壳体100内影响装置正常使用,但需要启用装置时,转动转轴302a后,检测孔102和散热槽103同步开启,以实现检测头301的伸出和装置的散热,且顺指针或逆时针转动转轴302a能够使得两组检测头301分别伸出壳体100外部,便于在特殊情况下换用。
50.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前部设置有显示屏(101),壳体(100)顶部开设有检测孔(102);检测板(200),集成有依次相互连接的模拟信号处理模块(201)、模数转换模块(202)、数字信号处理器(203)和微控制器(204),所述显示屏(101)和微控制器(204)电性连接,检测板(200)位于壳体(100)内部;检测头组件(300),位于壳体(100)内部,包括检测头(301)和驱动件(302),所述检测头(301)位于驱动件(302)顶部,检测头(301)通过接口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模块(201)电性连接,驱动件(302)推动检测头(301)自检测孔(102)从壳体(100)内部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02)包括转轴(302a)、矩形框(302b)、偏心轮(302c),转轴(302a)连接偏心轮(302c),转轴(302a)与偏心轮(302c)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矩形框(302b)的轴线上,偏心轮(302c)位于矩形框(302b)内,矩形框(302b)顶部通过连接杆(302d)设置有所述检测头(30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壁设置有固定块(302e),固定块(302e)内滑动安装有滑移杆(302f),所述连接杆(302d)穿过滑移杆(302f)。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302f)顶部设置有封闭杆(302g),封闭杆(302g)用于封闭所述检测孔(10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2d)顶端连接有连接座(302h),连接座(302h)顶部设置有两组所述检测头(301),两组检测头(301)分别位于连接座(302h)的两侧且错位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02h)上开设有位移槽(302h-1),所述封闭杆(302g)穿过位移槽(302h-1)封闭所述检测孔(10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02h)底部开设有滑移槽(302h-2),所述连接杆(302d)顶端滑动安装于滑移槽(302h-2)内,滑移槽(302h-2)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302d)抵接的弹性件(302h-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02h)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块(302h-4)和第二弧块(302h-5),第一弧块(302h-4)正对所述壳体(100)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弧块(302h-4)适配的第三弧块,第二弧块(302h-5)正对所述壳体(100)内壁设置与第二弧块(302h-5)适配的第四弧块。9.如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侧壁开设有散热槽(103),散热槽(103)所在位置滑动设置有密封件(104),密封件(104)用于封闭所述散热槽(103)。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302f)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块(302f-1)和第二斜块(302f-2),所述密封件(104)上设置有第三斜块(105),第三斜块(105)与所述第一斜块(302f-1)和第二斜块(302f-2)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二次回路窜入检测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显示屏,壳体顶部开设有检测孔;检测板,集成有依次相互连接的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所述显示屏和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检测板位于壳体内部;检测头组件,位于壳体内部,包括检测头和驱动件,所述检测头位于驱动件顶部,检测头通过接口与所述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驱动件推动检测头自检测孔从壳体内部伸出。在非工作状态下,检测头位于壳体内部,从而保护检测头免受损坏,当需要对直流母线进行检测时,通过驱动件推动检测头自检测孔从壳体内部伸出以便工作人员取用,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
孙西 张永明 陈炯 李颖卓 李芳洲 杨鹏杰 宋庆 缪际 宋庆林 李辉 刘志洪 周瀛 唐强 李磊 张春刚 甘龙 欧阳劲松 和翔宇 罗昕宇 钱庆炜 胡纾溢 文立 张骁 杨寿全 段燕青 杨锐华 孔帧 李举成 冯耀宇 张宇 程鹏 郭劲东 余晓 高原 伍清如 邱婷 阳荣飞 彭丽丹 童伟 朱晟 蒋秋男 唐诗吟 杨瑛 张俊赟 李青璇 余章 王若丞 达志刚 杨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2022.07.1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