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滑片泵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专利名称

:滚动滑片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的滚动滑片泵。

背景技术


滑片泵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容积式转子泵,主要包括有泵体3、滑片1和转子2,如图4。当转子在动力驱动下转动时,滑片受离心力和压差力的作用,滑片侧面在转子凹槽内作往复运动,同时转子外圆与泵体内表面上部将泵进出口隔开,高速滑动,由滑片、转子和泵体所构成的容腔,当与泵进口相通时,容腔容积逐渐增大,吸入介质;当与泵排出口相通时,容腔容积逐渐减少,排出介质。由于滑片与泵体内表面的相对滑动,摩擦系数大,功耗多,导致滑片与泵体易发热,磨损快。自润滑非金属滑片还存在因发热膨胀而卡死、断裂的现象。因此,这种结构的滚动滑片泵存在性能下降快,可靠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结构滚动滑片泵滑片与泵体磨损快、性能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大幅度减少滑片与泵体磨损、变滑动为滚动的滚动滑片泵。
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动滑片泵,包括有泵体、沿轴向开有凹槽的转子和在凹槽内可径向运动的滚动滑片,所述滚动滑片包括滑片体、滚柱座及滚动装置,所述滑片体的两端固定滚柱座,所述滚柱座上固定有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通过轴固定在滚柱座上,所述滚动装置与所述滑片体间留有间隙。
所述滚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滚柱座轴向孔内的轴、轴承、滚柱,所述的轴承固定在所述的滚柱内,所述轴承由所述的轴支撑。
所述的滚柱座内轴承的轴向外端部分别固定有轴承挡环。
所述的滚柱座轴向孔内设有轴挡圈。
所述的滚柱座与所述滑片体通过螺栓固定。
采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滚动滑片外端连接有滚柱,当滑片随转子旋转时,在离心力与压差力的作用下,滚柱与泵体内表面接触,并产生滚动。从而避免了滚动滑片外端的滑动,有效降低了滚动滑片与泵体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功耗、磨损量,解决了滚动滑片发热、卡死、断裂等难题;2、延长了滚动滑片与泵体的使用寿命;3、提高了滚动滑片泵的可靠性。


图1为本发明的滚动滑片结构示意2为图1的A向视3为图1的B-B视4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5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滚动滑片泵,包括有泵体3、沿轴向开有凹槽的转子2和在凹槽内可径向运动的滚动滑片1,所述滚动滑片包括滑片体、滚柱座及滚动装置,所述滑片体的径向外端部固定有轴向滚柱座9,所述滚柱座上固定有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通过轴6固定在滚柱座上,所述滚动装置与所述滑片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滚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滚柱座轴向孔内的轴6、轴承5、滚柱7,所述的轴承5固定在所述的滚柱7内,所述轴承5由所述的轴6支撑。所述的滚柱座9内轴承5的轴向外端部分别设有轴承挡环4,所述的滚柱座9轴向孔内设有轴挡圈10,所述的滚柱座与所述滑片体通过螺栓8固定。
当转子2在动力驱动下转动时,滚动滑片受离心力和压差力的作用,滚动滑片侧面在转子凹槽内作往复运动,同时转子外部的滚柱与泵体内表面接触,高速滚动,由滚动滑片、转子和泵体所构成的容腔,当与泵进口相通时,容腔容积逐渐增大,吸入介质;当与泵排出口相通时,容腔容积逐渐减少,排出介质。
按本发明所设计、制造的滚动滑片泵,经试验,效率高达85~90%,比现有滑片泵和类似单转子泵效率高15~20%。

权利要求


1.一种滚动滑片泵,包括有泵体、沿轴向开有凹槽的转子和在凹槽内可径向运动的滚动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滑片包括滑片体、滚柱座及滚动装置,所述滑片体的两端固定轴向滚柱座,所述滚柱座上固定有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通过轴固定在滚柱座上,所述滚动装置与所述滑片体间留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滑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滚柱座轴向孔内的轴、轴承、滚柱,所述的轴承固定在所述的滚柱内,所述轴承由所述的轴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滑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柱座内轴承的轴向外端部分别固定有轴承挡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滚动滑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柱座轴向孔内设有轴挡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滑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柱座与所述滑片体通过螺栓固定。

全文摘要


一种滚动滑片泵,包括有泵体、沿轴向开有凹槽的转子和在凹槽内可径向运动的滚动滑片,所述滚动滑片包括滑片体、滚柱座及滚动装置,所述滑片体的两端固定轴向滚柱座,所述滚柱座上固定有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通过轴固定在滚柱座上,所述滚动装置与所述滑片体间留有间隙,所述滚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滚柱座轴向孔内的轴、轴承、滚柱,所述的轴承固定在所述的滚柱内,所述轴承由所述的轴支撑。本发明滚动滑片外端连接有滚柱,当滑片随转子旋转时,在离心力与压差力的作用下,滚柱与泵体内表面接触,并产生滚动。避免了滚动滑片外端的滑动,降低了滚动滑片与泵体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功耗、磨损量,解决了滚动滑片发热、卡死、断裂等现象。

文档编号

F04C29/00GK1635276SQ20031012294

公开日

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7日

发明者

张生昌, 陈晗峰, 鲍雨梅, 徐松樟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23:08: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5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转子   装置   轴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