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
模板。
背景技术:
2.在对隧道底部进行浇灌混凝土时,需要通过底部仰拱模板上的窗口进行浇筑,现有的仰拱模板上窗口间距大且窗口内有槽,在下料时一部分混凝土流向槽中,造成浪费,同时由于窗口间距大,下完料振捣时使得窗口间的中间部位受到振动影响小,进而无法使得混凝土扩散均匀,最终影响隧道底部的浇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可以方便混凝土的下料,解决了下料过程中的存料问题,同时可以使得混凝土扩散均匀,提高隧道浇筑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包括模板
本体,模板本体为弧形结构,
所述模板本体由多个模板
单元并排组成,所述模板单元为全封闭式结构,所述模板单元上均布有多个下料孔,所述下料孔内配合设置有堵块,所述下料孔的内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堵块为与下料孔相配合的梯形块,所述堵块为全封闭式结构。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板单元上的下料孔的最大长度为1050mm,最大宽度为400mm,上下排布的两个下料孔间距为300mm,相连两个模板单元上同一水平位置的下料孔间距为150mm。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堵块的上端设置有把手。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板单元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孔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销孔,所述堵块的两端设置有与销孔位置相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和销孔内穿接有插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在浇注后扩散均匀,通过将模板本体分为多个模板单元可以降低本仰拱模板的制作难度,通过在模板本体上设置多个且小间距的下料孔,使得下料孔之间的间距减小,在振捣时可以保证混凝土受力均匀,进而达到扩散均匀的效果,同时设置多个下料孔可以精准的控制浇注位置,且下料孔的内部设置为斜面避免出现存料的现象,方便清料,大大提高了浇注质量。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堵块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模板本体、101模板单元、2下料孔、3堵块、4固定块、5把手、6插孔、7销孔、8插轴。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1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模板本体1为弧形结构,模板本体1由多个模板单元101并排组成,模板单元10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改进了原有的一体式连接,便于根据隧道底部情况进行拼装,模板单元101上均布有多个下料孔2,模板单元101上的下料孔2的最大长度为1050mm,最大宽度为400mm,上下排布的两个下料孔2间距为300mm,相连两个模板单元101上同一水平位置的下料孔2间距为150mm,通过严格控制下料孔2的尺寸,保证相邻下料孔2的间距段在振捣范围内,进而便于混凝土的均匀扩散,下料孔2内配合设置有堵块3,堵块3的上端设置有把手5,通过设置把手5便于堵块3的放置和取下,下料孔2的内侧面为倾斜面,堵块3为与下料孔2相配合的梯形块,模板单元101和堵块3均为全封闭式结构,避免出现沟槽结构挡料的现象,本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在浇注后扩散均匀,大大提高了隧道底部的浇筑质量。
16.在使用时:将底部仰拱模板铺设完成后,在需要浇注的位置取出堵块3,然后将浇注管道放入对应位置的下料孔2内,完成混凝土的浇灌,浇灌完成后将振捣棒插入到下料孔2对混凝土进行振动扩散,使得混凝土均匀扩散在仰拱模板的下方。
17.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下料孔2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销孔7,堵块3的两端设置有与销孔7位置相对应的插孔6,插孔6和销孔7内穿接有插轴8,通过设置销孔、插孔和插轴8,防止在混凝土的浇灌过程中未浇灌下料孔2内的堵块3浮起,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扩散量。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模板本体(1)为弧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1)由多个模板单元(101)并排组成,所述模板单元(101)为全封闭式结构,所述模板单元(101)上均布有多个下料孔(2),所述下料孔(2)内配合设置有堵块(3),所述下料孔(2)的内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堵块(3)为与下料孔(2)相配合的梯形块,所述堵块(3)为全封闭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101)上的下料孔(2)的最大长度为1050mm,最大宽度为400mm,上下排布的两个下料孔(2)间距为300mm,相连两个模板单元(101)上同一水平位置的下料孔(2)间距为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3)的上端设置有把手(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10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2)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销孔(7),所述堵块(3)的两端设置有与销孔(7)位置相对应的插孔(6),所述插孔(6)和销孔(7)内穿接有插轴(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布料的仰拱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为弧形结构,所述模板本体由多个模板单元并排组成,所述模板单元为全封闭式结构,所述模板单元上均布有多个下料孔,模板单元上的下料孔的最大长度为1050mm,最大宽度为400mm,上下排布的两个下料孔间距为300mm,相连两个模板单元上同一水平位置的下料孔间距为150mm,所述下料孔内配合设置有堵块,所述下料孔的内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堵块为与下料孔相配合的梯形块,本便于匀料的仰拱模板可以方便混凝土的下料,解决了存料问题,同时可以使得混凝土扩散均匀,提高了隧道浇筑质量。道浇筑质量。道浇筑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
段立志 孙伟伟 员兵兵 张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洛阳兴坤隧道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1.13
技术公布日:
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