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答辩知识点总结
1、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层数进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
2)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m的,为高层民用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为超高层建筑。
2、民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下表规定:
3、气候区划分为七个分区:I-VII。建筑热工区划分为5个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4、建筑平面的柱网、开间、进深、层高、门窗洞口等主要定位尺寸,应为基本模数的倍数,基本模数为1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的开间进深、柱网或跨度、门窗洞口宽度等主要定位尺寸,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2nM、3nM;
2)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主要标注尺寸,亦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列nM。5、建筑基地应与城市道路或镇区道路相邻接,否则应设置连接道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针筒式滤膜过滤器
1)当建筑基地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0平方时,其连接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 2)当建筑基地内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时,且只有一条连接道路时,其宽度不应小于7m;当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连接道路时,单条连接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
6、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及当地城市规划要求;
2)建筑间距应符合建筑用房天然采光的规定,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和场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日照标准的规定。
汽水分离彩铅芯7、基地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路宽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宽住宅区内不应小于6m,其他基地道路宽不应小于7m;
2)当道路边设置停车位时,应加大道路宽度且不应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3)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m,人行道在各路口、入口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
4)道路转弯半径不应小于3m,消防车道应满足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普通消防车转弯半径9m,登高消防车转弯半径12m,故消防车转弯半径按12m 确定。
5)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建筑基地场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基地自然坡度小于5%,宜采用平坡式布置方式;当大于8%时,宜采用台阶式布置方式,台地连
接处应设置挡墙或护坡;基地临近挡墙或护坡的地段宜设置排水沟,且坡向排水沟的地面坡度不应小于1%。
2)基地地面坡度不宜小于0.2%,当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排水措施。
3)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城市的设计防洪、防涝水位标高;沿江、河、湖、海岸或受洪水、潮水泛滥威胁的地区,除设有可靠的防洪堤、坝的城市、街区外,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设计洪水位0.5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有内涝威胁的用地,应采取可靠的防、排内涝水措施,否则其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内涝水位0.5m。
4)当基地外围有较大汇水汇入或穿越基地时,宜设置边沟或排(截)洪沟,有组织进行地面排水。
5)场地设计标高宜比周边城市市政道路的最低路段标高高0.2m以上;当市政
道路标高高于基地标高时,应有防止客水进入基地的措施。
6)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多年最高地下水位。
7)面积较大或地形较复杂的基地,建筑布局应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使基地内挖填方量接近平衡。
9、建筑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净高不应小于2.0m。
10、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应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使用要求,不宜超过
50m。
2)除本套住宅外,住宅卫生间不应设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直接上层。
11、厕所和浴室隔间的平面尺寸
陶瓷纤维管1)洗手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55m;居住建筑洗手盆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35m。
2)并列洗手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m。
3)单排并列洗手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居住建筑洗手盆外沿距离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6m。
4)双排并列洗手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m。
5)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7m,小便器之间宜加设隔板,小便器中心距侧墙或隔板的距离不应小于0.35m,小便器上方宜设置搁物台。
6)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洗手盆或盥洗槽的距离,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3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5m。
7)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m;双侧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m。
8)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的外沿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m;小便槽或小便器双侧布置时,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3m(小便器的进深最小尺寸为350mm)。
9)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无障碍浴盆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0m,并应在浴盆一侧设置方便进入和使用的坐台,其深度不应小于0.4m。
13、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改锥头2)台阶总高度超过0.7m时,应在临空面采取防护措施。
14、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当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3)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4)当坡道总高度超过0.7m时,应在临空面采取防护措施;
诱捕黄鳝15、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当临空高度高于24m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m;上人屋面和交通、商业、旅馆、医院、学校等建筑开敞中庭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m。
2)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当地面有宽度大于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面时,应从可踏面顶面算起。
3)公共场所栏杆离地面0.1m高度范围内不宜留空。
16、垂直栏杆净间距不应大于110mm。
17、梯段净宽,按每股人流宽度为0.55m+(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人流股数不应小于2股,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的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
18、专项楼梯:转向处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2m;直跑楼梯中间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9m。
19、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度不应低于2.0m,梯段净高不应低于2.2m。
20、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应小于0.9m,楼梯水平栏杆或栏板长度大于0.5m,其高度不应低于1.05m。
21、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及其他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当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坠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