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化肥、石油化工、有冶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由此而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之一。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
3.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对保护环境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使用曝气处理系统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在曝气处理工艺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曝气处理效果,需要将氨氮废水通过温度调节器加热到40℃,而曝气风机将常温空气曝气到废水里会影响氨氮废水的温度,特别是在冬天,环境温度低,废水温度下降很快,因此为达到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效果,温度调节器会不断的加温,使得能耗不断增加,曝气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会携带部分热能,造成能耗的损失,同时废气也不能做到零排放,因此目前处理含氨氮废水仍是国内难题,如何高效的处理氨氮废水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又能回收热能,减少能耗,并做到废气的零排放是正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
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槽、第一气水分离器、氨气吸收系统、第二气水分离器和曝气风机,所述曝气槽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与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水分离器与所述曝气风机进气口连接,所述曝气风机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槽的进气口连接。
7.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冷流体进口通过换热循环泵与所述曝气槽的换热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与所述曝气槽的换热进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口连接有蒸汽管道,所述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疏水阀。
8.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槽上设置有温度监测仪,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调节阀,所述温度监测仪和温度调节阀连接有同一个温度控制仪。
9.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碱液储槽,所述碱液储槽通过碱液输送泵与所述曝气槽连接。
10.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槽上设置有第一ph监测仪,所述第一ph监测仪和碱液输送泵连接有同一个第一ph控制仪。
11.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氨气吸收系统为数个,数个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相互串联,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与排在首位的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水
分离器与所述排在末尾的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连接。
12.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氨气吸收系统包括氨气吸收塔、循环液储槽、酸液槽、酸液输送泵、循环输液泵和喷淋管道,所述氨气吸收塔内设置所述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靠近所述氨气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通过循环输液泵与所述循环液储槽连接,所述循环液储槽与所述氨气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液储槽通过酸液输送泵与所述酸液槽连通。
13.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液储槽连接有第二ph监测仪,所述第二ph监测仪和酸液输送泵连接有同一个第二ph控制仪。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曝气处理系统进行改进,曝气槽产生的废气经第一气水分离器分离掉水雾及雾粒后进入氨气吸收系统,废气中的氨气被中和,处理后洁净的空气通过第二气水分离器分离掉水雾及雾粒后,从曝气风机进口送入到曝气槽内再一次对氨氮废水进行曝气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废气的闭路循环,使得废气得以重复利用并实现废气的零排放,同时避免了热气体外排带走大量的热量,减少了热能耗的损失。
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曝气槽;2-第一气水分离器;3-第二气水分离器;4-曝气风机;5-换热器;6-温度监测仪;7-温度调节阀;8-碱液储槽;9-第一ph监测仪;10-氨气吸收塔;11-循环液储槽;12-酸液槽;13-酸液输送泵;14-喷淋管道;15-第二ph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3.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槽1、第一气水分离器2、氨气吸收系统、第二气水分离器3和曝气风机4,所述曝气槽1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2与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水分离器3与所述曝气风机4进气口连接,所述曝气风机4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槽1的进气口连接。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一对现有的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进行改进,对曝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气循环利用,实现废气的零排放并回收废气热能,具体的,如图1所示,曝气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槽1、第一气水分离器2、氨气吸收系统、第二气水分离器3和曝气风机4,各个设备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曝气槽1上具有相应的进液口、排液口、出气口和进气口等,其中出气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氨气吸收系统连接,该输送管道上安装第一气水分离器2和曝气风机4,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曝气槽1的进气口,该输送管道上安装了第二气水分离器3,曝气槽1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出气口排出,并经第一气水分离器2分离掉水雾及雾粒,进入到氨气吸收系统,通过氨气吸收系统处理掉废气中的氨气,处理后得到干净的空气经第二气水分离器3处理掉水雾及雾粒,在曝气风机4的作用下进入曝气槽1中再次对氨氮废水进行曝气,实现废气的闭路循环,做到废气的循环利用和废气的零排放,同时避免了热气体外排带走大量热量,减少了热能耗的损失。
25.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曝气处理系统的处理量,可在有限的占地空间的状态下,增加一层或者多层曝气槽1。
26.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即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二中:还包括换热器5,所述换热器5的冷流体进口通过换热循环泵与所述曝气槽1的换热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5的冷流体出口与所述曝气槽1的换热进口连接,所述换热器5的热流体进口连接有蒸汽管道,所述换热器5的热流体出口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疏水阀;所述曝气槽1上设置有温度监测仪6,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调节阀7,所述温度监测仪6和温度调节阀7连接有同一个温度控制仪。
27.在上述实施例二中对曝气处理系统进一步优化,现有技术中的曝气处理系统为了达到最佳的曝气处理效果,需要将氨氮废水通过温度调节器加热到40℃,而曝气风机4将常温空气曝气到废水里会影响氨氮废水的温度,特别是在冬天,环境温度低,废水温度下降很快,因此为达到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效果,温度调节器会不断的加温,使得能耗不断增加,因此本实施例二设置换热器5,将换热器5与曝气槽1和蒸汽系统的蒸汽管道连接,低温的氨氮废水通过换热器5与蒸汽进行热交换,提高曝气槽1内的氨氮废水的温度,使得氨氮废水的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同时为了保证曝气槽1内的温度始终在理想值,在曝气槽1上设置温度监测仪6,在蒸汽管道上设置温度调节阀7,通过温度监测仪6实时监测曝气槽1内的氨氮废水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温度控制仪,通过温度控制仪控制温度调节阀7的开度,从而控制蒸汽管道内的进气量,继而保证曝气槽1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因此通过设置温度监测仪和温度控制仪,实现了温度的智能化控制,节约了蒸汽的用量,节约能耗,又减少了蒸汽的浪费。
28.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即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三中,还包括碱液
储槽8,所述碱液储槽8通过碱液输送泵与所述曝气槽1连接,所述曝气槽1上设置有第一ph监测仪9,所述第一ph监测仪9和碱液输送泵连接有同一个第一ph控制仪。
29.实施例三中对曝气处理系统进一步优化,经研究表明氨氮在废水中主要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状态存在,其平衡关系如下所示:nh3+h2o=nh4++oh-这个关系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高时,平衡向左移动,游离氨的比例增大,当ph值为7左右时氨氮大多数以铵离子状态存在,而ph为11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8%,因此当废水中的ph值升高时,呈游离状态的氨气更易于逸出,因此需要保证氨氮废水的ph值11左右,才能得到最佳的曝气处理效果,实施例三中设置碱液储槽8,通过碱液输送泵向曝气槽1中输送碱液,保证氨氮废水中的ph值在11,同时在曝气槽1上设置第一ph监测仪9,通过第一ph监测仪9监测曝气槽1内废水的实时ph值,并反馈给第一控制仪,由第一控制仪控制碱液输送泵向曝气槽1内输送碱液,用以调节曝气槽1内氨氮废水的ph值。
3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即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四中,所述氨气吸收系统为数个,数个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相互串联,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2与排在首位的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水分离器3与所述排在末尾的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氨气吸收系统包括氨气吸收塔10、循环液储槽11、酸液槽12、酸液输送泵13、循环输液泵和喷淋管道14,所述氨气吸收塔10内设置所述喷淋管道14,所述喷淋管道14靠近所述氨气吸收塔10的顶部设置,所述喷淋管道14的一端通过循环输液泵与所述循环液储槽11连接,所述循环液储槽11与所述氨气吸收塔10的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液储槽11通过酸液输送泵13与所述酸液槽12连通,所述循环液储槽11连接有第二ph监测仪15,所述第二ph监测仪15和酸液输送泵13连接有同一个第二ph控制仪。
31.实施例四中对氨气吸收系统进行改进,采用多个氨气吸收系统对废气进行处理,保证废气的处理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氨气吸收系统包括氨气吸收塔10、循环液储槽11、酸液输送泵13、循环输液泵、酸液槽12和喷淋管道14,由曝气槽1中排出的废气,从氨气吸收塔10的底部进入,设置在氨气吸收塔10内的喷淋管道14会喷出酸液对废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处理后得到干净的空气,经氨气吸收塔10的顶部排出经第二气水分离器3处理后再次进入曝气槽1中,氨气吸收塔10内的酸液可循环利用,将氨气吸收塔10与循环液储槽11连接,处理后的酸液进入到循环液储槽11内,并由循环输液泵运输到喷淋管道14内再次利用,同时为了氨气的处理效果,设置第二ph监测仪15监测循环液储槽11内的ph值,通过第二ph控制仪控制酸液输送泵13的启停,通过酸液输送泵13将酸液槽12内的酸液输送至循环液储槽内,用以调节循环液ph值,始终保持在需要的ph值范围以内(ph值5-6)。
3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槽(1)、第一气水分离器(2)、氨气吸收系统、第二气水分离器(3)和曝气风机(4),所述曝气槽(1)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2)与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水分离器(3)与所述曝气风机(4)进气口连接,所述曝气风机(4)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槽(1)的进气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5),所述换热器(5)的冷流体进口通过换热循环泵与所述曝气槽(1)的换热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5)的冷流体出口与所述曝气槽(1)的换热进口连接,所述换热器(5)的热流体进口连接有蒸汽管道,所述换热器(5)的热流体出口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疏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槽(1)上设置有温度监测仪(6),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调节阀(7),所述温度监测仪(6)和所述温度调节阀(7)连接有同一个温度控制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碱液储槽(8),所述碱液储槽(8)通过碱液输送泵与所述曝气槽(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槽(1)上设置有第一ph监测仪(9),所述第一ph监测仪(9)和所述碱液输送泵连接有同一个第一ph控制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吸收系统为数个,数个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相互串联,所述第一气水分离器(2)与排在首位的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水分离器(3)与所述排在末尾的所述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吸收系统包括氨气吸收塔(10)、循环液储槽(11)、酸液槽(12)、酸液输送泵(13)、循环输液泵和喷淋管道(14),所述氨气吸收塔(10)内设置所述喷淋管道(14),所述喷淋管道(14)靠近所述氨气吸收塔(10)的顶部设置,所述喷淋管道(14)的一端通过循环输液泵与所述循环液储槽(11)连接,所述循环液储槽(11)与所述氨气吸收塔(10)的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液储槽(11)通过酸液输送泵(13)与所述酸液槽(12)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储槽(11)连接有第二ph监测仪(15),所述第二ph监测仪(15)和所述酸液输送泵(13)连接有同一个第二ph控制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的曝气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槽、第一气水分离器、氨气吸收系统、第二气水分离器和曝气风机,曝气槽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气水分离器与氨气吸收系统的进气口连接,氨气吸收系统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水分离器与曝气风机进气口连接,曝气风机的出气口与曝气槽的进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槽产生的废气进入氨气吸收系统被中和处理后,洁净的空气通过第二气水分离器分离掉水雾及雾粒后,从曝气风机进口送入到曝气槽内再一次对氨氮废水进行曝气处理,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废气的闭路循环,做到废气的循环利用和废气的零排放,同时避免了热气体外排带走大量热量,减少了热能耗的损失。减少了热能耗的损失。减少了热能耗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

洪添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卓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7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22:06: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氨气   曝气   废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