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
背景技术:
2.在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是病死动物收集系统的建设,目前国内各地病死动物收集站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需要人工装卸、人工清理、测量、记录、消毒等,养殖户、政府部门监管人员、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无害化处理中心运输人员均与染疫动物直接接触,存在着交叉感染的可能,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司在公开号为“cn114042729a”的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病死畜禽收集站,其集病死动物的输送、预碎以及存储为一体,实现了病死动物的自动化处理,全程无需人为干预,有效的减少了人与染疫动物的直接接触,消除了隐患,保证了相关人员的安全,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其采用的链板输送装置,输送过程中由于病死动物摆放位置的不同或不规范,容易造成病死动物体重等数据采集分析不精确,导致数据信息存在一定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包括连通设置的下层集装箱与上层集装箱,
所述上层集装箱中设置有
链条提升装置,链条提升装置的中部延伸至下层集装箱中以形成便于悬挂病死猪的下垂部,链条提升装置的一端下方设置有预碎机;
5.所述链条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架、轨道、封闭链条、主动轮、从动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封闭链条上配合轨道设置有限位滚轮,封闭链条的底部铰接有挂钩,所述轨道拼合成封闭结构的固定轨道与称重轨道,称重轨道的两端顶部通过称重传感器与上层集装箱的顶部进行连接。
6.进一步,所述下层集装箱内分隔成操作室与设备室,所述下垂部位于操作室中,预碎机位于设备室中。
7.进一步,所述预碎机的下方设置有缓存仓,缓存仓中设置有螺旋输送轴。
8.进一步,所述预碎机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中的预碎轴,箱体的顶部通过气缸可水平移动的设置有封盖,缓存仓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以及与减速机动力连接的动力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一端与所述预碎轴固定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链条与螺旋输送轴动力连接。
9.进一步,所述缓存仓的底部设置有与螺旋输送轴的一端相对应的出料管,出料管伸至所述下层集装箱的外侧。
10.进一步,所述下层集装箱上设置有与操作室相对应的卷帘门。
11.进一步,所述挂钩上安装有挂猪器,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用于将病死猪从挂猪器上
脱下的
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位于所述预碎机的上方;
12.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固定板与卸料气缸,卸料气缸通过固定板安装在轨道上,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中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导向杆,卸料气缸的输出杆通过驱动架与两侧的导向杆顶部进行连接,导向杆的底部设置有卸料拉板,两侧的卸料拉板之间形成可供所述挂猪器通过的间隙。
13.进一步,所述轨道的截面为工字形,限位滚轮对称的设置于轨道的两侧。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相对自动化的结构,在将病死动物装入链条提升装置上之后,便无需进行人为干预,可以自动的完成后续的输送、破碎以及存储工作,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与病死动物之间的接触,保证了人员安全;
16.2、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相对密闭的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病死动物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适用于市县级大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在各乡镇养殖密集区下设的固定收集点、大中型养殖场场区内自建的病死动物收集点等;
17.3、本实用新型依靠链条提升装置实现病死动物的运送,能够实现病死动物的顺次有序运输,通过在链条提升装置上集成有称重装置,能够更加准确稳定的测量出病死动物的重量,为后续的统计工作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链条提升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图;
23.图6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称重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9为图8的另一视角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预碎机与缓存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图10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包括连通设置的下层集装
箱1与上层集装箱2,上层集装箱2中设置有链条提升装置3,链条提升装置3的中部延伸至下层集装箱1中以形成便于悬挂病死动物的下垂部301,链条提升装置3的一端下方设置有预碎机4,其中下层集装箱1与上层集装箱2之间设置有可供工作人员进入的操作平台,下层集装箱1中设置对应操作平台设置有爬梯结构,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到操作平台上,进行设备维护等常规操作。
32.链条提升装置3包括安装架302、轨道303、封闭链条304、主动轮305、从动轮306以及驱动电机307,轨道303通过安装架302与上层集装箱2进行固定连接,封闭链条304上配合轨道303设置有限位滚轮308,封闭链条304通过限位滚轮308吊装在轨道303的下方,以使得封闭链条304可以在轨道303的导向与支撑作用下实现循环运动,封闭链条304采用一个个相互铰接的链节组成,以使得封闭链条304的行走轨迹可以实现多样化,主动轮305与驱动电机307动力连接,主动轮305采用链轮结构,以使其与封闭链条304之间可以实现更好的动力传递效果,封闭链条304的底部铰接有挂钩309,轨道303拼合成封闭结构的固定轨道3031与称重轨道3032,称重轨道3032与固定轨道3031对齐设置且二者之间无连接结构,称重轨道3032的两端顶部通过称重传感器3033与上层集装箱2的顶部进行连接,当悬挂有病死动物的挂钩309通过称重轨道3032的时候,病死动物的重力通过限位滚轮308施加到称重轨道3032上,进而使得称重传感器3033受到向下的拉力,由此可以便可以通过称重传感器3033得到病死动物的重量。
33.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02上设置有与主动轮305相连的摆线针轮减速机311,驱动电机307通过同步带(未示出)与摆线针轮减速机311实现连接,驱动电机307与摆线针轮减速机311上均配合同步带设置有带轮。
34.优选的,挂钩309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封闭链条304上,并且通过对挂钩309的间隙进行控制,使得同时仅有一个病死动物通过称重轨道3032,另外,还可以在称重传感器3033的前侧设置有对射传感器,来辅助完成病死动物的计数工作。
35.下层集装箱1内分隔成操作室101与设备室102,下垂部301位于操作室101中,预碎机4位于设备室102中,通过该结构,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区域与病死动物的处理区域分隔开,有效的减少了人与染疫动物的直接接触,消除了隐患,保证了相关人员的安全。
36.预碎机4的下方设置有缓存仓5,缓存仓5中设置有螺旋输送轴6,预碎机4用于将病死动物进行预碎,缓存仓5用于容纳预碎后的病死动物,螺旋输送轴6用于将存储的病死动物碎块进行输送。
37.如图10-11所示,预碎机4包括箱体401以及设置在箱体401中的预碎轴402,箱体401的顶部通过气缸403可水平移动的设置有封盖404,箱体401的底部出口与缓存仓5的顶部入口相连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设备室102的顶部设置有隔层,以使得设备室102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而设备室102与上层集装箱2之间连通的唯一接口便为箱体401的顶部开口,通过该结构,不仅实现了病死动物的密闭处理,而且可以在设备室102中增加空调等控温装置,避免病死动物在夏季由于高温出现腐烂变质的情况,同时避免病死动物在冬季出现冻住的情况,缓存仓5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7以及与减速机7动力连接的动力电机8,动力电机8通过皮带与减速机7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7的输出轴一端与预碎轴402固定连接,减速机7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链条9与螺旋输送轴6动力连接,减速机7的输出轴与螺旋输送轴6上分别配合链条9设置有链轮,通过该结构,实现了一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两组
设备,不仅使得结构变得紧凑,而且降低了设备成本,节约了电能。
38.缓存仓5的底部设置有与螺旋输送轴6的一端相对应的出料管501,出料管501伸至下层集装箱1的外侧,通过出料管501,可以将排出的病死动物碎块输送至运输车上,集中运输到指定区域进行后续处理。
39.下层集装箱1上设置有与操作室101相对应的卷帘门10,通过打开卷帘门10,可以使得载有病死动物的设备进入到操作室101中,便于工作人员将病死动物悬挂到挂钩309上。
40.为了进一步的便于病死动物的悬挂,挂钩309上安装有挂猪器310,轨道303上设置有用于将病死动物从挂猪器310上脱下的卸料机构11,卸料机构11位于预碎机4的上方;
41.卸料机构11包括固定板1101与卸料气缸1102,卸料气缸1102通过固定板1101安装在轨道303上,固定板110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管1103,导向管1103中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导向杆1104,卸料气缸1102的输出杆通过驱动架1105与两侧的导向杆1104顶部进行连接,导向杆1104的底部设置有卸料拉板1106,两侧的卸料拉板1106之间形成可供挂猪器310通过的间隙,其中卸料机构11与挂猪器310均为现有技术,工作原理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103625844a”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其中有详细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42.轨道303的截面为工字形,限位滚轮308对称的设置于轨道303的两侧,以使得轨道303与封闭链条304之间可以实现稳定的限位效果,实现封闭链条304的稳定输送效果。
43.可以在病死动物的输送路径的上层集装箱2的侧壁上装有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可以为3d摄像机,其用于实现病死动物的数据采集,通过配合数据分析软件,能够精确的测量出病死动物的体长等参数,并将测量结果传输至数据管理中心,该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45.养殖户把病死动物运输至本收集站,通过刷卡等方式开启卷帘门,进入到操作室101中,启动设备电源,养殖户把病死动物(猪)依次挂于链条提升装置3上,链条提升装置3按照图3中箭头指示的方向进行运动,当病死动物通过称重轨道3032的时候,可以通过称重传感器3033精准的称出病死动物的重量,并传输至信息中心,随后病死动物被继续输送至卸料机构11的位置,卸料机构11将病死动物卸下,病死动物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的落入到预碎机4中,之后预碎机4的封盖404关闭,通过预碎轴402将病死动物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病死动物进入到缓存仓5中进行暂存,当缓存仓5中的病死动物碎块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将出料管501与运输车的的进料管密闭连接,通过螺旋输送轴6将动物碎块送入到运输车的存储罐中,集中运送到后续的处理站。
4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设置的下层集装箱与上层集装箱,所述上层集装箱中设置有链条提升装置,链条提升装置的中部延伸至下层集装箱中以形成便于悬挂病死猪的下垂部,链条提升装置的一端下方设置有预碎机;所述链条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架、轨道、封闭链条、主动轮、从动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封闭链条上配合轨道设置有限位滚轮,封闭链条的底部铰接有挂钩,所述轨道拼合成封闭结构的固定轨道与称重轨道,称重轨道的两端顶部通过称重传感器与上层集装箱的顶部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集装箱内分隔成操作室与设备室,所述下垂部位于操作室中,预碎机位于设备室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碎机的下方设置有缓存仓,缓存仓中设置有螺旋输送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碎机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中的预碎轴,箱体的顶部通过气缸可水平移动的设置有封盖,缓存仓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以及与减速机动力连接的动力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一端与所述预碎轴固定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链条与螺旋输送轴动力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仓的底部设置有与螺旋输送轴的一端相对应的出料管,出料管伸至所述下层集装箱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集装箱上设置有与操作室相对应的卷帘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上安装有挂猪器,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用于将病死猪从挂猪器上脱下的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位于所述预碎机的上方;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固定板与卸料气缸,卸料气缸通过固定板安装在轨道上,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中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导向杆,卸料气缸的输出杆通过驱动架与两侧的导向杆顶部进行连接,导向杆的底部设置有卸料拉板,两侧的卸料拉板之间形成可供所述挂猪器通过的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截面为工字形,限位滚轮对称的设置于轨道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病死动物收集站,包括连通设置的下层集装箱与上层集装箱,所述上层集装箱中设置有链条提升装置,链条提升装置的中部延伸至下层集装箱中以形成便于悬挂病死猪的下垂部,链条提升装置的一端下方设置有预碎机。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相对自动化的结构,在将病死动物装入链条提升装置上之后,便无需进行人为干预,可以自动的完成后续的输送、破碎以及存储工作,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与病死动物之间的接触,保证了人员安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链条提升装置上集成有称重装置,能够更加准确稳定的测量出病死动物的重量,为后续的统计工作带来方便。后续的统计工作带来方便。后续的统计工作带来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王长利 王金茹 王之明 李承奎 王丙通 周庆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诚铸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