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细⽬要点(⼀)胶囊剂 1.胶囊剂的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2.硬胶囊剂的制备(1)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与附加剂(2)空胶囊的规格
(3)物料的处理与填充
3.软胶囊剂的制备
(1)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2)软胶囊的制备⽅法
4.肠溶胶囊的制备肠溶胶囊的制备⽅法
5.质量检查及举例
(1)质量检查项⽬及限度要求
(2)胶囊剂的处⽅分析、制备⼯艺及操作要点
(⼆)滴丸剂与⼩丸1.滴丸剂(1)特点
(2)常⽤基质、冷凝剂(3)制备⼯艺
2.⼩丸
(1)特点
(2
)制备⽅法
胶囊剂
(⼀)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掌握】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构成上述空⼼硬质胶囊壳或弹性软质胶囊壳的材料(以下简称囊材)都是明胶、⽢油、⽔以及其他的药⽤材料,但各成分的⽐例不尽相同,制备⽅法也不同。 胶囊剂具有如下⼀些特点:
①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药物稳定性。
二氨基马来腈
②药物的⽣物利⽤度较⾼: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不受压⼒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其⽣物利⽤度将⾼于丸剂、⽚剂等剂型。
③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含油量⾼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剂等,但可制成软胶囊剂。
④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由于明胶是胶囊剂的最主要囊材,所以:
若填充的药物是⽔溶液或稀⼄醇溶液,会使囊壁溶化;
若填充风化物,可使囊壁软化;
若填充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ebeam因此,具有这些性质的药物⼀般不宜制成胶囊剂,当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后,也可能制成胶囊剂。
由于胶囊壳溶化后,局部药量很⼤,因此易溶性的刺激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干油分配器(⼆)胶囊剂的分类【了解】
依据胶囊剂的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主要供⼝服⽤。
(三)胶囊剂的制备【掌握】
1.硬胶囊剂的制备硬胶囊剂的制备⼀般分为空胶囊的制备和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等⼯艺过程,现简介如下:(1)空胶囊的制备
①空胶囊的组成: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是由⾻、⽪⽔解⽽制得的(由酸⽔解制得的明胶称为A型明胶,等电点pH7~9;由碱⽔解制得的明胶称为B型明胶,等电点pH4.7~5.2),以⾻骼为原料制得的⾻明胶,质地坚硬,性脆且透明度差;以猪⽪为原料制得的猪⽪明胶,富有可塑性,透明度很好。为兼顾囊壳的强度和塑性,采⽤⾻、⽪混合胶较为理想(明胶代⽤品有淀粉胶囊、甲基纤维素胶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囊等,但均未⼴泛使⽤);为增加韧性与可塑性,⼀般加⼊增塑剂如⽢油、⼭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等;为减⼩流动性、增加胶冻⼒,可加⼊增稠剂琼脂等;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氧化钛(2%~3%);为美观和便于识别,可加⾷⽤⾊素等着⾊剂;为防⽌霉变,可加防腐剂尼泊⾦等。当然,不是任⼀种空胶囊都必须有以上组分,⽽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钢结硬质合金
【联想记忆】
“福尔马林”〈formalin;福美林〉是“甲醛”〈formaldehyde〉(HCHO))的⽔溶液,外观⽆⾊透明,具有腐蚀性,且因内含的甲醛挥发性很强,开瓶后⼀下⼦就会散发出强烈的刺⿐味道。福尔马林的使⽤涵盖之层⾯其实相当⼴泛,其中因甲醛能与蛋⽩质的氨基结合,使蛋⽩质凝固,因此在医药上可作为检验时的组织固定剂、以及防腐剂等。在浓度与剂量⾜够时,此特性对⼤部分微⽣物都具破坏能⼒,所以也常作为⼀种消毒剂。
药剂学应⽤:甲醛蒸⽓灭菌,甲醛类药物不能填充胶囊剂,制备肠溶胶囊,微囊制备的固化剂。
②空胶囊制备⼯艺:空胶囊系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
溶胶→蘸胶(制坯)→⼲燥→拔壳→切割→整理,⼀般由⾃动化⽣产线完成,⽣产环境洁净度应达10000级,温度10℃~25℃,相对湿度35%~45%。为了便于识别,空胶囊壳上还可⽤⾷⽤油墨印字。
【联想记忆】
加⼊附加剂较多的剂型有哪些?
加⼊防腐剂的剂型有哪些?
加⼊增塑剂的剂型包括哪些?
(2)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与封⼝
①物料的处理与填充:⼀般可加⼊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改性淀粉、⼆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粉、HPC等改善物料的流动性或避免分层。也可加⼊辅料制成颗粒后进⾏填充。
②胶囊规格的选择与套合、封⼝:应根据药物的填充量选择空胶囊的规格,⾸先应按药物规定剂量所
占容积来选择最⼩空胶囊,可以凭经验试装后决定,但⼀般宜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该物料容积,以决定应选胶囊的号数。
填充后,即可套合胶囊帽,⽬前多使⽤锁⼝式胶囊,密闭性良好,不必封⼝;若使⽤⾮锁⼝式胶囊(平⼝套合),则须封⼝。封⼝材料常⽤不同浓度的明胶液,如明胶20%、⽔40%、⼄醇40%的混合液等,在囊体和囊帽套合处封上⼀条胶液,烘⼲,即得。
2.软胶囊剂的制备【掌握】
(1)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由于软胶囊是软质囊材包裹液态物料,所以了解各种影响成型的因素,有利于处⽅设计与⼯艺条件控制。
①囊壁组成的影响:囊壁由明胶、增塑剂、⽔三者所构成,其重量⽐例通常是,⼲明胶:⼲增塑剂:⽔=1:(0.4~
0.6):1。若增塑剂⽤量过低(或过⾼),则囊壁会过硬(或过软);常⽤的增塑剂有⽢油、⼭梨醇或⼆者的混合物。
②所包药物与附加剂的影响:由于软质囊材以明胶为主,因此对蛋⽩质性质⽆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如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但应注意:液体药物若含⽔5%以上或
为⽔溶性、挥发性、⼩分⼦有机物,如⼄醇、酮、酸、酯等,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醛可使明胶变性,因此,均不宜制成软胶囊。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解或变性,导致泄漏或影响崩解和溶出,可选⽤磷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
③所包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的影响:⽬前,软胶囊剂多为固体药物粉末混悬在油性或⾮油性(PEG400等)液体介质中包制⽽成,圆形和卵形者可包制5.5~7.8ml。
(2)软胶囊的刺备⽅法常⽤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
①滴制法:滴制法由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见图4~2)完成。以明胶为主的软质囊材(⼀般称为胶液)与被包药液,分别在双层喷头的外层与内层以不同速度喷出,使定量的胶液将定量的药液包裹后,滴⼊与胶液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由于表⾯张⼒作⽤使之形成球形,并逐渐冷却、凝固成软胶囊,如常见的鱼肝油胶丸等。滴制中,胶液、药液的温度、喷头的⼤⼩、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量,应通过实验考查筛选适宜的⼯艺技术条件。
②压制法:压制法是将胶液制成厚薄均匀的胶⽚,再将药液置于两个胶⽚之间,⽤钢板模或旋转模压制软胶囊的⼀种⽅法。
3.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掌握】
肠溶胶囊的制备有两种⽅法,⼀种是根据明胶性质,与甲醛作⽤,⽣成甲醛明胶,使明胶⽆游离氨基存在,失去与酸结合能⼒,只能在肠液中溶解,但此种处理法受甲醛浓度、处理时间、成品贮存时间等因素影响较⼤,使其肠溶性极不稳定。另⼀类⽅法是在明胶壳表⾯包被肠溶⾐料,如⽤PVP作底⾐层,然后⽤蜂蜡等作外层包⾐;也可⽤丙烯酸Ⅱ号、CAP等溶液包⾐等,其肠溶性较为稳定。
(四)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及举例
1.质量检查胶囊剂的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部附录I“制剂通则”项下对胶囊剂的要求:
(1)外观胶囊外观应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或囊壳破裂现象,并应⽆异臭。
(2)装量差异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4-2 胶囊剂装量差异表
平均装量平均装量
0.30g以下±10%
0.30g及0.30g以上±75%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胶囊剂,可不进⾏装量差异的检查。
(3)崩解时限硬胶囊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应在1⼩时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剂可改在⼈⼯胃液中进⾏检查。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对于肠溶胶囊,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时,每粒的囊壳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继将吊篮取出,⽤少量⽔洗涤后,每管各加⼊挡板,改在⼈⼯肠液中进⾏检查,1⼩时内应全部崩解。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剂,可不进⾏崩解时限的检查。
【联想记忆】
颗粒剂胶囊剂栓剂⽚剂丸剂
站台信息溶化性崩解时限融变时限崩解时限溶散时限
滴丸剂
(⼀)概念与特点【掌握】
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不相混溶、互不作⽤的冷凝液中,由于表⾯张⼒的作⽤使液滴收缩成球状⽽制成的制剂,主要供⼝服⽤。
从滴丸剂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些特点:
①设备简单、操作⽅便、利于劳动保护,⼯艺周期短、⽣产率⾼;
②⼯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
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如芸⾹油滴丸含油可达83.5%;
④⽤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物利⽤度⾼的特点,如灰黄霉素滴丸有效剂量是100⽬细粉的1/4、微粉(粒径5p.m以下)的1/2;
⑤发展了⽿、眼科⽤药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时间不持久,作成滴丸可起到延效作⽤。(⼆)常⽤基质【掌握】
滴丸剂所⽤的基质⼀般具备类似凝胶的不等温溶胶凝胶互变性,分为两⼤类:
1.⽔溶性基质常⽤的有聚⼄⼆醇类(如聚⼄⼆醇6000、聚⼄⼆醇4000等)、泊洛沙姆、明胶等。
2.脂溶性基质常⽤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油酯、氢化植物油等。
(三)制备⽅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