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谱类仪器分析
一、 填空题
1 按流动相的状态分, 谱法可分为 气相谱法 、 液相谱法 和超临界流体谱法。 2 气相谱仪由气路系统、 进样 系统、 谱桩 系统、 检测 系统、温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3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谱检测器仅对电负性的物质有响应, 特别适用 于分析痕量卤代烃、 硫化物、金属离子的有机螯合物、农药等。 4 质谱的离子源除了电子轰击型(EI)源外,还有化学电离型(CD)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型(ICP)。
5 气相谱分析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 中极性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 沸点顺序流出 谱柱。
6 载气在使用前通常要经过纯化处理,用电子捕获检测器需去除载气中元素原子电负性
较强的物质,特别是 氧气 的含量要尽量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需把载气及燃
气、助燃气中的 烃类 有机化合物除去。
7 火焰光度(FPD 检测器是分析含S、P化合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气相谱检测器。
8 在一般固定相上,同系物成员按分子量大小顺序流出 , 在强极性固定相上组分常按极性从 小 到 大 的顺序流出 。
9 谱定量分析时,主要计算方法有 内标 法、 外标 法和归一化法和叠加法四种
10 质谱仪的三个最重要指标是:质量范围、 分辨率 和灵敏度。
11 GC/MS的定量方式有 全扫描 和 选择离子检测 。
12 谱柱的理论塔板数越大,表示组分在谱柱中达到分配平衡的次数越 多 , 固定相的作用越显著,对组分的分离 有利 。
13 气相谱法的定性方法主要有 保留值 定性和 标准加入法 定性。
14 在气相谱法中 , 常用的化学衍生物法有硅烷化、 酰化 和 酯化 。
15 液相谱柱和气相谱柱一样,在分离过程中受热力学和 动力学 因素的控制。
16 谱峰的半峰宽是 峰高 为一半处的峰宽度。
17 气相谱分析时,如果分析样品中组分多而且沸点相差大,设定分析柱温时,应采用程序升温方式。
18 静态顶空分析方法的依据是 相平衡 原理,当气液两相达到 平衡 后,分析气相样来测定液相样中的组分。
二、 单项选择题
1. 液-液萃取中 ,为了选择性地萃取被测组分,以使用 C 接近于被测组分的溶剂为好。
A 沸点 B 溶点 C 极性 D 密度
2. 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合萃取水中脂肪族化合物等非极性物质 A 。
A 正己烷 B 二氯甲烷 C 乙酸乙酯 D 甲醇
3. 离子谱法分析水中F-或 Cl-时, 若水负峰对测定有干扰时, 可于100mL水样中加入1mL C 来消除干扰。
A 乙腈 B 硫酸 C 淋洗贮备液 D 淋洗使用液
4. 气相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使用的蒸馏水应用 D 洗涤,电炉煮沸3~5 min, 冷却装瓶备用。
A 甲醇 B 氯仿 C 丙酮 D 苯
5. 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谱法分析空气中苯系物时,当采样管后部活性炭测
定的数值大于前部 D 时,样品应重新采样。
A 10% B 15% C 20% D 25%
6. 在气相谱分析中所使用的溶剂应首先 B 。
A 提纯 B 检验有无干扰物 C 不提纯就可使用 D 蒸馏处理后使用
7. 在痕量有机谱分析中常用的商品毛细管柱的口径一般为 C 。
A 2.5 mm B 0.32μm C 0.53 mm D 1.5 mm
8. 在标准GB/T17130—1997中,氯仿、四氯化碳这两种卤代烃的分析方法是 B 。
A GC—MS B 顶空—GC—ECD C吹扫捕集—GC—FID D 溶剂萃取—GC—ECD
9. 用气相谱分析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应选用的检测器为 C 。
A大锅抗干扰 TCD B ECD C FID D FPD
网吧专用机箱10.用气相谱分析农作物中含氯农药的残留量,应选用的检测器为 B 。
A TCD B 保护架ECD C FID D FPD
树脂制品11. 在一根1m长谱柱上,组分1和组分2的峰基线宽度分别为1.5mm 和1.6mm,测得两峰尖间距为2.48 mm,问该柱的分离度为 C 。
A1.0 B0.8 C1.6 D 0.5
12. FID 在使用时,空气和氢气流量之比为 A 。
A(10~15)∶1 B1∶1 C1∶5 D1∶(10~15)
13. 谱柱的口径与柱效及柱负荷的关系为 B 。
A谱柱口 径小, 柱效高, 柱负荷大 B谱柱口 径小, 柱效高, 柱负荷小
C谱柱口 径小, 柱效低, 柱负荷大 D谱柱口 径小, 柱效低, 柱负荷小
14. 使用TCD检测器,应注意 B 。
A 先接通桥电流,再通载气 B 先通载气,再接通桥电流
C 桥电流的接通与通载气先后顺序无要求
15. 拟用气相谱法测定化合物666、DDT,选用下列哪种检测器较好 B 。
A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电子捕获检测器
C 火焰光度检测器 D 热导检测器
16. 下列物质在正相谱柱中的洗脱顺序是 C 。
A 环己烷、乙腈、四氢呋喃 B 乙腈、四氢呋喃、环己烷
C 环己烷、四氢呋喃、乙腈 D 四氢呋喃、乙腈、环己烷
17. 下列物质在正相谱柱中的洗脱顺序是 B 。
A 正己烷、正己醇、苯 B 正己烷、苯、正己醇
C 正己醇、苯、正己烷 D 正己醇、正己烷、苯
18. 在气相谱分析中 ,衡量两组分分离好坏的指标是 B 。
A 灵敏度 B 分离度 C 不纯度 D 保留时间
19. 用气相谱分析乙苯、苯乙烯,应选用的检测器为 D 。
A TCD B ECD C FPD D FID
20. 谱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指 B 。
A 标准曲线呈直线的范围
B 检测器呈线性时, 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比
C 检测器呈线性时, 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差
D 最小进样量和最大进样量之比
21. 气相谱法中,当分离度为 C 时,一般作为相邻两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A 1 B 1.2 C 1.5 D 2
22. 离子谱柱上,下列常见阴离子的保留时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
A F-,Cl-, Br-,I- B I-, Br-, Cl-,F-
C F-, Cl-,I-, Br- D Cl-,I-, Br-, F-
23. 在硅胶柱上,以甲苯为流动相时,某溶质的保留时间为28min,选用 C 流动相时,可减少该溶质的保留时间。
A CCl4 B 苯 C CHCl3 D 正己烷
24.《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 版)规定:水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要求水样冰箱低温保存一般不超过 C 天。
A 3 B 1 C 2 D 7
25. 使用毛细谱柱时,当柱箱升到设定最高温 时,该温度下柱流量要大于 A
ml/min。
A 0.4 B 0.3 C 0.2 D 0.1
三、 多项选择题
1. 一个完整的气相谱分析方法,通常包括 ABCD 。
A 样品处理及进样方法 B 分离方法
C 检测方法 D 数据处理方法
2. 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 ABCD 。
A 吹脱捕集法 B 顶空法 C 液 液萃取法 D 固相微萃取 E 离子交换法
3. 从环境水样中富集半挥发性物质的方法主要有 CDE 。
A 吹脱捕集法 B 顶空法 C 液 液萃取法 D 固相萃取 E 固相微萃取
4. 气相谱分析条件的选择包括 ABCD 。
A 气化温度 B 谱柱及柱温 C 检测器 D 载气种类和流速
5. 气相谱法分析样品时, 下列哪些原因可能引起谱峰出现拖尾峰现象 BC 。
A 柱温过高 B 柱温过低 C 进样口 受到污染 D载气流速过高
6. 测定环境中下列有机污染物考虑使用 ECD 作为首选检测器的是 ACD 。
A 氯仿 B 苯 C 溴仿 D 五氯苯
7. 在气相谱分析中 ,可使被测物保留时间缩短的操作是 BCD 。
A 增大流动相分子量 B 谱柱温度升高 C 增大柱压力 D 减少固定相的量
E 增加塔板数
8 在气相谱分析中 , 衡量两组分分离好坏的指标是 AE 。
A 分辨率 B 塔板高度 C 塔板数 D 保留时间
E 分离度
9 反相谱法中常用的溶剂有 ABE 。
A 桃园采集 乙腈 B 甲醇 C 环己烷 D 正己烷
E 水
10 谱分析时分配系数随 ABD 变化。
A 柱温 B 柱压 C 柱中两相体积 D 固定相
11 氮磷检测器(NPD)是热离子发射检测器(TED)中的一种,对含氮、磷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
的灵敏度,下列物质中可考虑选用 NPD 为环境痕量分析中的首选检测器的是 BC 。
A 甲苯 B 硝基苯 C 甲基对硫磷 D 乙醇
12 在使用 ECD 时, 不应将 Bd 作为溶剂使用。
A 正己烷 B 四氯化碳 C 石油醚 D 氯仿
13 以下四种常用的气相谱检测器中 , 属于浓度型检测器的有 BC 。
A FID B ECD C TCD 挡板砖D FPD
14 以下四种常用的气相谱检测器中 , 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有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