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风险预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


背景技术:



2.地铁建设的高速发展,缓解了城市既有交通超负荷运转的压力,满足了城市居民出行便利的需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地铁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地铁建设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加上地铁建设项目的施工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其多技术的交叉性、复杂性和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地铁建设项目的高风险性。庞大而复杂的地铁工程建设难度大、风险高,加上建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设安全没有保障,安全事故众多。
3.在现有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监控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它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起着指导施工、安全评价、修正设计和资料积累的作用,被誉为施工的“眼睛”,是保证施工安全十分重要的举措,我国地下工程行业常用的监测装置大部分不方便进行安装与固定,使用繁琐,不能更好的进行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方便装置进行安装和固定,操作复杂,智能化低、不能更好的进行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包括:
7.框架;
8.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控管理系统;以及
9.两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矩形柱、圆形槽、圆形杆、第三锥形齿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矩形柱固定连接于框架的侧端,所述圆形槽开设于矩形柱的侧端并向内延伸贯穿框架的内壁,所述圆形杆转动连接于圆形槽的圆周内壁,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于圆形杆的侧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于矩形柱的侧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的圆周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和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汽缸,所述汽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个侧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相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框架的侧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杆,两
个所述第一转杆的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轨轮,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均通过连接带啮合转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框架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电机与第二锥形齿轮之间相啮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圆形杆的另一个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通过连接带啮合转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护栏,所述轨轮可进行替换,所述监控管理系统与外部电性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方案中,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从而使得设备在需要进行轨道的监控和管理时采用固定机构从而进一步的将框架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增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17.2、本方案中,通过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护栏从而更好地将连接台进行保护,从而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增强设备的安全性,通过设有的汽缸和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从而使得设备在进行使用时更好地进行设备的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1、框架;2、顶板;3、护栏;4、第一转杆;5、轨轮;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一锥形齿轮;9、电机;10、第二锥形齿轮;11、矩形柱;12、圆形槽;13、圆形杆;14、第三锥形齿轮;15、第一连接杆; 16、第二连接杆;17、固定块;18、第二转杆;19、连接板;20、汽缸;21、第四锥形齿轮;22、第三齿轮;23、连接台;24、监控管理系统;25、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9.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包括:
30.框架1;
31.顶板2,顶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1,顶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23,连接台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控管理系统24;以及
32.两组固定机构,每组固定机构均包括矩形柱11、圆形槽12、圆形杆13、第三锥形齿轮14、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矩形柱11固定连接于框架1的侧端,圆形槽12开设于矩形柱11的侧端并向内延伸贯穿框架1的内壁,圆形杆13转动连接于圆形槽12的圆周内壁,第三锥形齿轮14固定连接于圆形杆13的侧端,第一连接杆15固定连接于矩形柱11的侧端,第二连接杆16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15的圆周表面。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框架1起到实现固定第一转杆4和连接内部零件作用,顶板2起到固定连接台23的作用,通过顶板2将连接台23 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连接台23能够更好地将监控管理系统24进行固定,框架1和顶板2均采用不锈钢耐腐蚀材料进行制作,从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增强设备的使用寿命,监控管理系统24起到实现设备的监测和管理作用,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从而使得设备在需要进行轨道的监控和管理时采用固定机构从而进一步的将框架1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增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34.具体的请参阅图3,第二连接杆1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 17的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8,第二转杆18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9和第四锥形齿轮21,第四锥形齿轮21与第三锥形齿轮14相啮合,固定块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汽缸20,汽缸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5,连接块25的两个侧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9相连接。
35.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7起到固定汽缸20的作用,通过固定块17将汽缸 20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汽缸20进一步将框架1进行固定,从而完成设备的固定功能,第二转杆18起到实现固定连接板19的作用,连接板19起到实现连接块25进行滑动功能,通过连接块25与连接板19相连接,从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36.具体的请参阅图2,框架1的侧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杆4,两个第一转杆4的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轨轮5,两个第一转杆4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两个第一齿轮6均通过连接带啮合转动连接。
37.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杆4起到固定轨轮5的作用,通过第一转杆4将轨轮5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轨轮5更好地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框架1进行移动,轨轮5采用不锈钢材料进行制作,从而使得框架1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定,第一齿轮6起到实现两个第一转杆4进行一起转动
功能,两个第一齿轮6之间通过连接带进行啮合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进而进一步增强设备的使用功能。
38.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中一个第一转杆4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8,框架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电机9与第二锥形齿轮10之间相啮合。
39.本实施例中:第一锥形齿轮8起到实现与第二锥形齿轮10进行啮合转动作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8和电机9进行啮合,从而使得框架1更好地进行自动转动功能,电机9起到实现第二锥形齿轮10进行转动功能,电机9与外部电性连接,其中电机9为现有技术,电机9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例如选择型号为ga12-20,通过第一锥形齿轮8和第二锥形齿轮10进行啮合从而使得设备在进行移动时更加的稳定。
40.具体的请参阅图3,两个第一转杆4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两个圆形杆13的另一个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2,两个第三齿轮22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7通过连接带啮合转动连接。
41.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7起到实现与第三齿轮22进行啮合作用,通过第二齿轮7和第三齿轮22之间通过连接带进行啮合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设备在移动到合适位置以后,从而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固定功能,圆形杆13起到实现第三齿轮22进行转动功能。
42.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4,顶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护栏3,轨轮5可进行替换,监控管理系统24与外部电性连接。
43.本实施例中:护栏3起到保护连接台23的作用,通过护栏3将连接台23 进行保护从而使得框架1在进行移动和工作时更好地将连接台23进行保护,从而使得连接台23能更好地将监控管理系统24进行固定,从而完成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通过将监控管理系统24与外部进行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设备在进行工作时可通过监控管理系统24与外部电性连接,从而实现远程同步功能。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设备放置于轨道上,此时启动设备将监控管理系统24与外部进行电性连接,此时启动电机9,当电机9 启动以后,此时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与第一锥形齿轮 8进行啮合,此时第一转杆4进行转动,当第一转杆4进行转动以后,此时两个第二齿轮7通过连接带进行啮合转动连接,此时设备进行移动,当设备移动到合适位置以后,此时第三齿轮22与第二齿轮7通过连接带进行啮合转动连接,此时圆形杆13进行转动,当圆形杆13进行转动以后,此时第四锥形齿轮21与第三锥形齿轮14进行啮合转动连接,此时第二转杆18进行啮合,当第二转杆18进行转动以后连接板19进行转动,当连接板19转动与底面平行以后此时启动汽缸20此时汽缸20的输出端与底面连接,此时完成设备的工作,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从而使得设备在需要进行轨道的监控和管理时采用固定机构从而进一步的将框架1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增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1),所述顶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23),所述连接台(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控管理系统(24);以及两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矩形柱(11)、圆形槽(12)、圆形杆(13)、第三锥形齿轮(14)、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所述矩形柱(11)固定连接于框架(1)的侧端,所述圆形槽(12)开设于矩形柱(11)的侧端并向内延伸贯穿框架(1)的内壁,所述圆形杆(13)转动连接于圆形槽(12)的圆周内壁,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4)固定连接于圆形杆(13)的侧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5)固定连接于矩形柱(11)的侧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6)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15)的圆周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8),所述第二转杆(18)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9)和第四锥形齿轮(21),所述第四锥形齿轮(21)与第三锥形齿轮(14)相啮合,所述固定块(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汽缸(20),所述汽缸(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的两个侧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9)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侧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杆(4),两个所述第一转杆(4)的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轨轮(5),两个所述第一转杆(4)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两个所述第一齿轮(6)均通过连接带啮合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杆(4)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8),所述框架(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所述电机(9)与第二锥形齿轮(10)之间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转杆(4)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两个所述圆形杆(13)的另一个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2),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2)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7)通过连接带啮合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护栏(3),所述轨轮(5)可进行替换,所述监控管理系统(24)与外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属于轨道交通风险预警领域,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与管理信息装置,包括框架;顶板,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连接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控管理系统;以及两组固定机构,每组固定机构均包括矩形柱、圆形槽、圆形杆、第三锥形齿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矩形柱固定连接于框架的侧端,圆形槽开设于矩形柱的侧端并向内延伸贯穿框架的内壁,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从而使得设备在需要进行轨道的监控和管理时采用固定机构从而进一步的将框架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增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增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增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

鲁玉锋 田广青 陈叶 徐斌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智合交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0.20

技术公布日:

2022/6/13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20:5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齿轮   所述   锥形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