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进气
格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降低整车油耗,是国家政策要求,同时能够展现整车厂的整体技术实力,提升企业形象。进气格栅作为降低整车风阻的关键技术手段,其工作原理为:在整车有进气需求时,打开叶片,满足冷却模块进气需求;当无进气需求时,关闭叶片,降低整车风阻,从而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3.一般当格栅叶片轴向长度超过300mm,且车速较高时引起的风压较高,会导致格栅叶片弯曲变形,影响主动进气格栅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它包括:
6.格栅
底板、开设在
所述格栅底板一侧的
凹槽、一体连接在所述凹槽一侧的肋条、固定在所述凹槽一侧的卡扣、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一侧的左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另一侧的右插接部以及卡设在所述卡扣内的料棒。
7.优化地,所述凹槽包括开设在所述格栅底板一侧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8.优化地,所述肋条包括固定在所述凹槽一侧的第一支撑肋和第二支撑肋、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肋远离第二支撑肋一侧的第一加强肋、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肋和第二支撑肋之间的第二加强肋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肋远离第一支撑肋一侧的第三加强肋。
9.优化地,所述卡扣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一侧的卡扣固定部、一体连接在所述卡扣固定部上的弧形部、设置在所述弧形部内的棒槽以及形状匹配地设置在所述卡扣固定部和弧形部外侧的卡扣背板,所述料棒卡设在所述棒槽内。
10.优化地,所述左固定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一侧的左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左固定板外侧的副旋转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副旋转柱上的导向面。
11.优化地,所述右插接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另一侧的右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右固定板上的主旋转柱以及圆周开设在所述主旋转柱外侧壁上的插接槽。
12.优化地,所述料棒的材质选用不锈钢。
13.优化地,所述料棒的直径等于棒槽的直径,所述料棒的长度不大于格栅底板的长度。
14.优化地,所述格栅底板的截面呈纺锤形。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6.本实用新型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装配迅速,操作简单,依靠卡设在卡扣内的料棒以及设置在凹槽内的肋条,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结构强度,而且便于拆装,避免风压造成格栅叶片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通用性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右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的放大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向的流向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格栅底板;
27.2、凹槽;201、第一凹槽;202、第二凹槽;203、第三凹槽;
28.3、肋条;301、第一支撑肋;302、第二支撑肋;303、第一加强肋;304、第二加强肋;305、第三加强肋;
29.4、卡扣;401、卡扣固定部;402、弧形部;403、棒槽;404、卡扣背板;
30.5、右插接部;501、右固定板;502、主旋转柱;503、插接槽;
31.6、左固定部;601、左固定板;602、副旋转柱;603、导向面;
32.7、料棒。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4.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它通常用做汽车的格栅叶片,包括格栅底板1、凹槽2、肋条3、卡扣4、右插接部5、左固定部6和料棒7。
35.格栅底板1可转动地安装在汽车进风口处,通过改变格栅底板1的翻转角度,来调节迎风角度,进而在汽车行驶时,减少风速对汽车的阻力影响,减少油耗,如图8所示,格栅底板1的截面呈纺锤形,当汽车行驶时,格栅底板1 正对外界的风向,气流从纺锤形的边缘被导至两侧,气流流向如图8所示,以此减少风力对格栅底板1的阻力。
36.凹槽2开设在格栅底板1远离风向的一侧,如图6所示,凹槽2包括第一凹槽201、第二凹槽202和第三凹槽203,凹槽2用于减轻格栅底板1的重量,节省注塑时的材料成本。肋条3一体成型在凹槽2上,用于提高格栅底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长时间风压的影响下,造成格栅底板1的变形。如图6所示,肋条3包括第一支撑肋301、第二支撑肋302、第一加强肋303、第二加强肋304 和第三加强肋305。第一支撑肋301和第二支撑肋302将凹槽2分为第一凹槽 201、第二凹槽202和第三凹槽203。第二加强肋304设置在第一支撑肋301和第二支撑肋302之间,第二加强肋304将第一支撑肋301和第二支撑肋302撑开,防止第一支撑肋301和第二
支撑肋302变形内凹。第一加强肋303固定在第一支撑肋301远离第二支撑肋302的一侧,第一加强肋303呈“x”形,“x”形的第一加强肋303与第一支撑肋301之间形成三角形,“x”形的第一加强肋 303与格栅底板1的底部也呈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避免外界风压造成格栅底板1底部变形的情况发生。第三加强肋305固定在第二支撑肋302 远离第一支撑肋301的一侧,第三加强肋305呈“∧”形,“∧”形的第三加强肋305与第二支撑肋302呈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避免外界风压造成格栅底板1顶部变形的情况发生。
37.卡扣4间隔固定在第二凹槽202内,用于卡设料棒7,如图3所示,卡扣4 包括卡扣固定部401、弧形部402、棒槽403和卡扣背板404。卡扣固定部401 一体成型在第二凹槽202内,且与第一支撑肋301相连。弧形部402一体成型在卡扣固定部401的顶部,且朝第一凹槽201弯曲,棒槽403设置在弧形部402 内,棒槽403用于后续卡设料棒7。卡扣背板404一体成型在卡扣固定部401 和弧形部402的顶部,卡扣背板404用于提高卡扣固定部401和弧形部402的结构强度,放置7料棒时,避免弧形部402出现裂痕。料棒7的直径等于棒槽403的直径,料棒7的长度不大于格栅底板1的长度,确保料棒7卡在卡扣4 内后,不影响格栅底板1的转动。料棒7的材质选用不锈钢,利用料棒7支撑在格栅底板1的背侧,避免了格栅底板1长时间受风压影响而变形的情况发生。
38.左固定部6固定在格栅底板1的一侧,右插接部5固定在格栅底板1的另一侧,在左固定部6和右插接部5的作用下,带动格栅底板1转动。如图7所示,为左固定部6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左固定板601、副旋转柱602和导向面603。左固定板601固定在格栅底板1的左侧,副旋转柱602固定在左固定板601的外侧,导向面603设置在副旋转柱602远离格栅底板1的一侧,在后续安装格栅底板1时,导向面603起导向的作用。
39.如图5所示,为右插接部5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右固定板501、主旋转柱502和插接槽503。右固定板501固定在格栅底板1的另一侧,主旋转柱502 固定在右固定板501上,插接槽503圆周开设在主旋转柱502的外侧壁上。汽车进风口处设有一凹槽,用于放置格栅底板1。凹槽一侧固定有旋转电机,凹槽另一侧固定有安装孔。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插接柱(插接柱的形状与插接槽的形状相匹配)。在实际安装格栅底板1时,将右插接部5的插接槽503 插入旋转电机的插接柱内,然后依靠导向面603的导向作用,将左固定部6推至安装孔内,依靠旋转电机的转动,带动格栅底板1翻转,从而调节迎风角度,减小风速对汽车阻力的影响。
4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格栅底板(1)、开设在所述格栅底板(1)一侧的凹槽(2)、一体连接在所述凹槽(2)一侧的肋条(3)、固定在所述凹槽(2)一侧的卡扣(4)、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1)一侧的左固定部(6)、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1)另一侧的右插接部(5)以及卡设在所述卡扣(4)内的料棒(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包括开设在所述格栅底板(1)一侧的第一凹槽(201)、第二凹槽(202)和第三凹槽(203),所述卡扣(4)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0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3)包括固定在所述凹槽(2)一侧的第一支撑肋(301)和第二支撑肋(30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肋(301)远离第二支撑肋(302)一侧的第一加强肋(303)、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肋(301)和第二支撑肋(302)之间的第二加强肋(304)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肋(302)远离第一支撑肋(301)一侧的第三加强肋(3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202)一侧的卡扣固定部(401)、一体连接在所述卡扣固定部(401)上的弧形部(402)、设置在所述弧形部(402)内的棒槽(403)以及形状匹配地设置在所述卡扣固定部(401)和弧形部(402)外侧的卡扣背板(404),所述料棒(7)卡设在所述棒槽(40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部(6)包括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1)一侧的左固定板(601)、固定在所述左固定板(601)外侧的副旋转柱(602)以及设置在所述副旋转柱(602)上的导向面(6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插接部(5)包括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1)另一侧的右固定板(501)、固定在所述右固定板(501)上的主旋转柱(502)以及圆周开设在所述主旋转柱(502)外侧壁上的插接槽(5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棒(7)的材质选用不锈钢。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棒(7)的直径等于棒槽(403)的直径,所述料棒(7)的长度不大于格栅底板(1)的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底板(1)的截面呈纺锤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它包括:格栅底板、开设在所述格栅底板一侧的凹槽、一体连接在所述凹槽一侧的肋条、固定在所述凹槽一侧的卡扣、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一侧的左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格栅底板另一侧的右插接部以及卡设在所述卡扣内的料棒。本实用新型进气格栅叶片抗弯曲结构装配迅速,操作简单,依靠卡设在卡扣内的料棒以及设置在凹槽内的肋条,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结构强度,而且便于拆装,避免风压造成格栅叶片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通用性广。通用性广。通用性广。
技术研发人员:
翟德鹏 刘俊 岳胜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芜湖众昕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6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