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作业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在沿海地区,沿海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越来越普遍,沿海光伏发电站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在潮间带地带或浅海区域进行光伏板的安装,由于潮间带地带的固有特性,在海水高潮水位时该部分区域被海水淹没,在低潮水位时,该部分区域露出水面,所以该区域的水面高度不断发生着变化,且水面阶段性的消失并裸露出沙滩地面,浅海区域的水面高度随着涨潮、落潮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进行光伏发电板的安装时,在潮间带或者浅海设置完桩后,安装人员需要在船上进行操作,将光伏板安装在桩上,由于水面高度的不断变化,桩伸出水面的高度随之发生变化,使得桩顶和船之间竖直方向的间距发生变化,操作工人在船上的操作作业高度不能统一,影响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包括:
5.浮体,可漂浮于水面行走或于泥沙地面行走;
6.螺旋驱动器,设置于浮体的底部,用于驱动浮体于泥沙底面行走;
7.螺旋桨,设置于浮体的一侧,用于驱动浮体于水面上行走;
8.锚杆,可活动的设置于浮体上,用于锚固浮体;
9.升降机,设置于浮体上,供操作人员作业。
10.进一步的,
所述升降机设置于浮体的顶部中部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设置有
台面,所述台面上可活动的设置有延伸台,用以扩大台面上可供作业的水平区域。
12.进一步的,所述延伸台可水平滑动的设置于台面上,台面上设置有
滑槽,延伸台上设置有和滑槽适配的卡凸。
13.进一步的,所述卡凸的截面呈大头状设置,滑槽的截面形状和卡凸的截面形状对应。
14.进一步的,所述台面上的滑槽设置有两个,两滑槽分别位于台面的两侧,延伸台上卡凸的数量以及位置和滑槽对应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延伸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可抵于台面端部的侧肋,侧肋和台面之间设置有防止延伸台于台面脱出的限位装置。
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侧肋上的槽口,所述槽口于侧肋的侧部开口
设置,台面上设置有和槽口适配的卡块。
17.进一步的,所述卡块通过锁紧件可拆卸的设置于台面上,台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卡块的容置槽,卡块凸出容置槽。
1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台的一端中部设置有缺口,台面上设置有和缺口适配的凸台,延伸台收回台面时,所述凸台适配至缺口内,以形成平整的操作面。
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螺旋驱动器和螺旋桨均能驱动浮体行走,方便本实用新型在水面或者水面退去后的泥沙面上行走,方便操作人员移动,而且操作人员于升降机上作业操作,当水面高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升降机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升降机和桩顶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高度间距,更加方便操作人员在桩上进行光伏板安装等作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延伸台收回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7为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延伸台探出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台面和延伸台的分解图;
30.图11为图10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在潮间带地带或者浅海区域进行光伏板的安装时,借助本实用新型在水面上行走,或者当水面退去后,借助本实用新型在泥沙面上行走,进行打桩作业以及在桩顶安装光伏板,具体的,包括一浮体1,该附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进而在水面上漂浮行走,或者在水面退去后的泥沙面上行走,本实施例中,浮体1可以为浮船,浮体1上设置有螺旋驱动器2,具体的,螺旋驱动器2设置在浮体1的底部,当水面退去后,本实用新型落在泥沙面上,在螺旋驱动器2的驱动下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泥沙面上行走,具体的,在浮体1的底部设置四个螺旋驱动器2,四个螺旋驱
动器2呈两排、两列排列设置,提高浮体1移动时的稳定性,在浮体1的一侧设置有螺旋桨3,浮体1漂浮在水面上后,螺旋桨3驱动浮体1在水面上移动行走。
34.更为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浮体1上还设置有锚杆4,方便对浮体1进行锚固固定,具体的,锚杆4可由上至下贯穿浮体1,然后可插入到泥沙内部,实现对浮体1的锚固,锚杆4和浮体1之间滑动密封配合,在浮体1上于锚杆4的两侧均设置有齿轮5箱,齿轮5箱上设置有齿轮5,在锚杆4的两侧设置有能够和齿轮5配合的齿压,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齿轮5旋转进而驱动锚杆4上升或者下降。
35.本实施例中,在浮体1上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设置于浮体1的顶部,操作人员在升降机上作业,操作人员借助本实用新型在潮间带地带或者前海区域行走作业时,当水面高度发生变化时,使得桩顶和升降机之间的垂直高度发生变化,操作人员调节升降机的高度,使得桩顶和升降机之间的垂直高度保持统一一致,且该高度根据作业人员的操作习惯调节至舒适、合适的水平,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
36.更为具体的,还可以在浮体1上设置起重设备6,方便进行物资的吊装以及转运,起重设备6可以为起重机、小型塔吊机等。
37.具体的,升降机设置在浮体1的顶部中部的位置,利于浮体1保持稳定。
38.本实施例中,升降机为剪叉式升降机,包括剪叉式举升机构7,剪叉式举升机构7的顶部设置有台面8,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剪叉式举升机构7带动台面8上升或者下降,实现高度调节。
39.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11所示,在台面8上设置延伸台9,延伸台9可活动,使得延伸台9可探出台面8或者收回台面8,进而能够扩大台面8上可供作业人员作业的区域面积,而且方便将台面8上的作业区域向一侧延伸,在浮体1和桩顶之间存在水平间距时,更加方便作业人员靠近桩顶操作作业。
40.具体的,延伸台9可水平滑动的设置在台面8上,在台面8上设置有滑槽10,延伸台9上设置有能够和滑槽10适配的卡凸,卡凸能够沿滑槽10内滑动,进而增加延伸台9在台面8上活动调节时的稳定性。
41.具体的,卡凸的截面呈大头状设置,也即,卡凸于延伸台9的底部面朝向台面8延伸,卡凸的末端宽度大于其靠近延伸台9的一端的宽度,卡凸适配至滑槽10内时,滑槽10的截面和卡凸的截面对应、适配设置,进而使得卡凸仅沿水平方向在滑槽10内滑动,防止卡凸脱出滑槽10,增加延伸台9于台面8上滑动的稳定性,且延伸台9探出台面8后,操作人员能够于延伸台9上作业或者于延伸台9上放置物资,在卡凸和滑槽10的卡合作用下,延伸台9不会于台面8上脱出。
42.具体的,在延伸台9的一端中部设置有缺口11,该缺口11于延伸台9的一端开口设置,使得延伸台9呈分叉状,使得延伸台9的该端两侧分别形成臂状结构,在台面8上一端设置有和该缺口11适配的凸台12,当延伸台9收回台面8时,凸台12适配至缺口11内,且凸台12的一侧和缺口11的内侧面抵紧,且凸台12的顶部面和延伸台9的顶部面齐平,形成一水平方向平整的操作面,使用更加方便。
43.更为具体的,台面8上的滑槽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槽10分别位于台面8的两侧,延伸台9上卡凸的数量以及位置和滑槽10对应设置,两个滑槽10的位置和延伸台9两侧的臂状结构对应,使得限位力矩位于延伸台9的两侧,延伸台9调节时更加稳定。
44.在延伸台9的两侧均设置有能够抵在台面8对应侧端面的侧肋13,侧肋13和台面8之间设置有防止延伸台9于台面8上脱出的限位装置,也即,当调节延伸台9,使得延伸台9探出台面8时,限位装置限制延伸台9继续向外活动,防止延伸台9滑脱,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侧肋13上的槽口14,槽口14于侧肋13的侧部开口设置,具体的,槽口14于侧肋13的底部开口设置,在台面8上设置有和槽口14卡合适配的卡块15,更为具体的,卡块15设置在台面8的端部面上,当延伸台9沿向外侧的方向移动时,延伸台9伸出一定的水平长度后,卡块15卡合至槽口14内,如图8、图9所示,限制延伸台9继续移动,且卡块15同时能够对侧肋13施加竖直方向的限制力矩,增加延伸台9的稳定性,更为具体的,延伸台9伸出台面8的长度不大于延伸台9运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进一步的保证延伸台9伸出台面8后的稳定性。
45.更为具体的,卡块15可以通过锁紧件16可拆卸的设置在台面8端部,锁紧件16可以为螺钉,在台面8的该端部面上设置有容置槽17,容置槽17的尺寸和卡块15的尺寸适配,在锁紧件16的作用下,使得卡块15固定在容置槽17内,且卡块15部分伸出容置槽17,以便和槽口14卡合,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7能够增加对卡块15竖直方向的限制强度,延伸台9对卡块15施加作用力时,卡块15的稳定性更高。
46.本实施例中,侧肋13上的槽口14底部开口,先按照卡凸和滑槽10的配合将延伸台9滑装在台面8上,并使得延伸台9收回台面8,然后通过锁紧件16将卡块15固定在容置槽17内,该状态下,如图4-图7所示,还可以在台面8的端部面上对应槽口14的位置设置安装孔18,安装孔18内可以装入螺钉,进而对延伸台9实现限位固定,当需要向外调节延伸台9时,将安装孔18内的螺钉去除,向外侧扳动延伸台9即可,直至卡块15适配至槽口14内。
47.更为具体的,延伸台9整体呈板状设置,卡凸以及侧肋13均由板材连续弯折形成,使得延伸台9为一整体结构,整体性更强,侧肋13位于延伸台9的最外侧,更进一步的,卡凸由连续弯折并连接的第一侧部19、边部20和第二侧部21组成,第二侧部21位于边部20的外侧,第一侧部19的一端和第二侧部21的一端通过边部20连接,且第一侧部19和第二侧部2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进而使得卡凸形成大头结构,侧肋13和第二侧部21通过过渡部22连接,进而使得侧肋13、过渡部22和第二侧部21围合一卡槽,台面8的两边侧形成和卡槽适配的卡肋23,进一步的增加对延伸台9的滑动导向,提高延伸台9动作时的稳定性
48.更为具体的,沿延伸台9的调节方向,在延伸台9的中部设置有导向凸起24,导向凸起24由板材连续弯折形成,在台面8上设置和到导向凸起24适配的导向槽25,导向槽25延及凸台,一方面能够增加延伸太滑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连续的弯折结构能够增加延伸台9的结构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4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本实用新型在潮间带或者浅海区域移动,以便在桩上进行光伏板的安装,由于潮间带的水面高度以及浅海区域的水面高度不断的发生变化,使得桩顶和浮体1之间的垂直高度不断的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浮体1上的操作人员作业高度发生变化,在升降机的作用下,对台面8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台面8和桩顶之间保持统一的高度间距,操作人员在台面8上进行光伏板的安装作业,使得操作人员的作业高度保持统一,适应操作人员的作业习惯,利于提高作业安装效率。
5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可漂浮于水面行走或于泥沙地面行走;螺旋驱动器,设置于浮体的底部,用于驱动浮体于泥沙底面行走;螺旋桨,设置于浮体的一侧,用于驱动浮体于水面上行走;锚杆,可活动的设置于浮体上,用于锚固浮体;升降机,设置于浮体上,供操作人员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设置于浮体的顶部中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设置有台面,所述台面上可活动的设置有延伸台,用以扩大台面上可供作业的水平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台可水平滑动的设置于台面上,台面上设置有滑槽,延伸台上设置有和滑槽适配的卡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的截面呈大头状设置,滑槽的截面形状和卡凸的截面形状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上的滑槽设置有两个,两滑槽分别位于台面的两侧,延伸台上卡凸的数量以及位置和滑槽对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可抵于台面端部的侧肋,侧肋和台面之间设置有防止延伸台于台面脱出的限位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侧肋上的槽口,所述槽口于侧肋的侧部开口设置,台面上设置有和槽口适配的卡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通过锁紧件可拆卸的设置于台面上,台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卡块的容置槽,卡块凸出容置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台的一端中部设置有缺口,台面上设置有和缺口适配的凸台,延伸台收回台面时,所述凸台适配至缺口内,以形成平整的操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作业专用设备,包括:浮体,可漂浮于水面行走或于泥沙地面行走;螺旋驱动器,设置于浮体的底部,用于驱动浮体于泥沙底面行走;螺旋桨,设置于浮体的一侧,用于驱动浮体于水面上行走;锚杆,可活动的设置于浮体上,用于锚固浮体;升降机,设置于浮体上,供操作人员作业。本实用新型的螺旋驱动器和螺旋桨均能驱动浮体行走,方便本实用新型在水面或者水面退去后的泥沙面上行走,方便操作人员移动,而且操作人员于升降机上作业操作,当水面高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升降机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升降机和桩顶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高度间距,更加方便操作人员在桩上进行光伏板安装等作业。进行光伏板安装等作业。进行光伏板安装等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
武春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沧州广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