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lcd智能商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lcd智能商显主板的背光控制是直接由io驱动,一般是由主板的一个的bl_en脚(3.3v电平)和一个pwm脚来实现。但目前市面上的lcd屏有多种规格,有的屏背光
电压范围为0-3.3v,有的是0-5v。背光开关电压有的要求3.3v,有的要求5v,也有些是由逻辑电路组成。有的是由主板bl_en和bl_pwm来控制,也有的是由lcd屏里面的恒流板来控制,并且各种屏的背光电压极性也不一样,有的是5v背光最亮,有的是0v背光最亮。但是主板的bl_en和bl_pwm能承受的电压最高为3.8v,当恒流板和主板同时控制背光或者背光线接错时会导致高于3.8v的电压直接反灌进主板的io,导致io被烧坏,从而导致主板的返修频次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以解决电压反灌导致主板io烧坏的问题。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背光开启控制
信号隔离模块和背光
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其中,
5.
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以及通过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开关电压,并根据所述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利用所述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同时防止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
6.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所述开关电压,并根据所述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利用所述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同时防止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
7.可选的,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8.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
9.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之间,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
10.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之间。
11.可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12.可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型号为mmbt3904。
13.可选的,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
14.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
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
15.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之间。
16.可选的,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17.可选的,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型号为mmbt3904。
18.可选的,所述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外接背光控制接口;
19.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用于连接至lcd屏的目标背光控制接口,以对lcd屏的背光进行控制;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入端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以接入所述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以接入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
20.可选的,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包括:lvds背光控制接口和/或edp背光控制接口。
21.可选的,所述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电压选择接口;
22.所述开关电压选择接口用于为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提供不同的所述开关电压;所述开关电压选择接口包括第一开关电压输出端和第二开关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
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以及通过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开关电压,然后根据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利用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再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将其输出,同时防止第一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第一信号输入端。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开关电压,然后根据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利用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再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将其输出,同时防止第二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第二信号输入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通过在主板的io与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之间设置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可以防止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一端的电压反灌进主板的io,对主板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从而避免了主板io烧坏的问题,减少了主板返修频次。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8.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信号输入端称为第二信号输入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信号输入端称为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入端两者都是信号输入端,但其不是同一信号输入端。术语“第一”、“第二”等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实施例一
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lcd屏的背光进行控制的情况。如图1所示,该背光控制电路100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其中,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用于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bl_en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以及通过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1接入开关电压,并根据所述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利用所述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输出,同时防止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的电压倒灌至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bl_en;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用于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2接入所述开关电压,并根据所述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利用所述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输出,同时防止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的电压倒灌至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
32.具体的,原有lcd屏的背光控制是直接由主板io驱动,即可以是直接将主板io输出的信号连接至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进行控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控制电路100则可以在主板的io与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之间设置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以用来隔离主板io与lcd屏背光控制接口两端的信号。
33.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可以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bl_en,用于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1,用于接入所需的开关电压,然后可以根据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并利用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还可以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用于输出得到的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其中的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可以控制lcd屏的背光是打开或是关闭,当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lcd屏的背光打开,当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lcd屏的背光关闭。具体可以通过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控制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的高低,且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与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可以同相或者反向,如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管来实现,相应的可以通过主板对所需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进行调
整,而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具体的高电平则可以由开关电压来提供,从而避免第一信号输入端bl_en与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之间的直接连接。
34.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可以包括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用于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2,用于接入所需的开关电压,然后可以根据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并利用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还可以包括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用于输出得到的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其中的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可以通过一定频率的pwm脉冲信号控制lcd屏的亮度调节,具体则可以通过该pwm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调节实际流过背光led的电流大小来实现对lcd屏的亮度控制。具体可以通过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控制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的高低,且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与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可以同相或者反向,如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管来实现,相应的可以通过主板对所需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进行调整,而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具体的高电平则可以由开关电压来提供,从而避免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与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之间的直接连接。
3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包括:第一三极管q10和第二三极管q5;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bl_en连接,发射极接地gnd,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1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q10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1之间,发射极接地gnd,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1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q5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1之间。
36.具体的,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可以由三极管逻辑电路来实现,具体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0和第二三极管q5。则当第一信号输入端bl_en输入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0导通,从而将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拉低,第二三极管q5截止,则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输出的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从而可以控制lcd屏的背光打开。而当第一信号输入端bl_en输入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0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0截止,从而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被拉高,第二三极管q5导通,则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输出的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从而可以控制lcd屏的背光关闭。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q10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5为npn型三极管,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q10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5的型号为mmbt3904。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还可以包括一些阻容外围,其中,第一电阻r129可以为1kω,第二电阻r131可以为4.7kω,第三电阻r119可以为1kω/nc,第四电阻r125可以为100kω,第五电阻r116可以为10kω,第六电阻r118可以为510ω,第七电阻r123可以为0ω,第八电阻r126可以为1kω/nc,第一电容c66可以为0.1uf/nc、16v,第二电容c59可以为1uf、16v。
3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包括:第三三极管q11;所述第三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2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连接至所述第三三极管q11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2之间。
38.具体的,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可以由三极管逻辑电路来实现,具体可以
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三三极管q11。则当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输入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三三极管q11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三三极管q11导通,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输出的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被拉低为低电平。而当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输入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三三极管q11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三三极管q11截止,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输出的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恢复为高电平。第二信号输入端bl_pwm输入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为一个固定频率的pwm脉冲信号,经过第三三极管q11隔离后输出的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为同频率的pwm脉冲信号,只是做了反相而已,则可以通过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实际流过背光led的电流大小实现对lcd屏的亮度控制。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三三极管q11为npn型三极管,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三三极管q11的型号为mmbt3904。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还可以包括一些阻容外围,其中,第九电阻r139可以为10kω/nc,第十电阻r130可以为1kω,第十一电阻r132可以为10kω,第十二电阻r140可以为0ω/nc,第十三电阻r124可以为510ω,第十四电阻r127可以为1kω,第十五电阻r128可以为1kω/nc,第三电容c67可以为0.1uf/nc、16v,第四电容c63可以为4.7uf/nc、16v。
3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背光控制电路100还包括:外接背光控制接口;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用于连接至lcd屏的目标背光控制接口,以对lcd屏的背光进行控制;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入端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bl_en1连接,以接入所述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bl_adj连接,以接入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具体的,即通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处理得到的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可以通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入端接入外接背光控制接口,通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处理得到的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可以通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接入外接背光控制接口,进一步可以将外接背光控制接口连接到lcd屏的目标背光控制接口上,从而可以将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和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提供给背光led,以对其进行背光控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包括:lvds背光控制接口和/或edp背光控制接口。
4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背光控制电路100还包括:开关电压选择接口;所述开关电压选择接口用于为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和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提供不同的所述开关电压;所述开关电压选择接口包括第一开关电压输出端和第二开关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1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vcc_lcd2连接。具体的,由于现有的lcd屏有多种规格,进而有多种背光电压范围的需求,则可以通过上述开关电压选择接口提供多种不同的开关电压,以兼容不同背光电压要求。具体可以通过开关电压选择接口的多个输入端分别接入不同的控制电压,进而通过用户手动调整开关电压选择接口上的跳线帽位置即可确定第一开关电压输出端和第二开关电压输出端输出的开关电压。常用的背光电压范围包括0-3.3v和0-5v,则开关电压选择接口的两个输入端可以分别接入3.3v和5v的电压,再通过用户的选择,即可向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110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120提供3.3v或5v的开关电压,从而实现0-3.3v或0-5v的背光控制。
4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
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以及通过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开关电压,然后根据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利用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再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将其输出,同时防止第一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第一信号输入端。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开关电压,然后根据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利用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再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将其输出,同时防止第二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第二信号输入端。通过在主板的io与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之间设置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可以防止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一端的电压反灌进主板的io,对主板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从而避免了主板io烧坏的问题,减少了主板返修频次。
42.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其中,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以及通过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开关电压,并根据所述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利用所述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同时防止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用于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接入所述开关电压,并根据所述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利用所述开关电压产生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同时防止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倒灌至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之间,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型号为mmbt39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型号为mmbt390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外接背光控制接口;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用于连接至lcd屏的目标背光控制接口,以对lcd屏的背光进行控制;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入端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以接入所述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以接入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背光控制接口包括:lvds背光控制接口和/或edp背光控制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电压选择接口;所述开关电压选择接口用于为所述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所述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提供不同的所述开关电压;所述开关电压选择接口包括第一开关电压输出端和第二开关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压输入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CD屏的背光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用于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开启控制信号以及开关电压,并据以产生目标背光开启控制信号输出,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用于接入主板输出的原始背光亮度调节信号以及开关电压,并据以产生目标背光亮度调节信号输出。通过在主板的IO与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之间设置背光开启控制信号隔离模块和背光亮度调节信号隔离模块,可以防止LCD屏的背光控制接口一端的电压反灌进主板的IO,对主板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从而避免了主板IO烧坏的问题,减少了主板返修频次。少了主板返修频次。少了主板返修频次。
技术研发人员:
欧阳其平 曾俊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灰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7
技术公布日: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