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


背景技术:



2.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油箱、电机和泵这三样东西是主要部件,但还有很多辅助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减,如供油设备、压缩空气设备、充水设备、供水、排水设备、通风设备、起重设备等等。一般的泵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泵站内部的沉淀物越积越多,需要工人手动清理,费时费力。
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包括外壳和水泵,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有与外壳的内部连通的外框和连通件,外壳内固定有检修梯、桶体、水泵和两个液压缸,桶体位于两个液压缸之间,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均与设在桶体顶端的桶盖连接,桶盖的顶端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桶体内的竖杆连接,竖杆上设有两个卡套,两个卡套的底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毛刷,桶体内设有滤板,滤板位于两个毛刷之间,桶体的侧壁固定有导管一,水泵的进水管延伸至桶体内,水泵的排水管与弯管连接。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外,所述导管一延伸至外壳外。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套均与竖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桶盖内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外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盖板。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桶体的内壁固定有两个用于支撑滤板的凸块,滤板内开设有与竖杆适配的通孔,滤板的底端固定有两个插杆,两个凸块内均开设有与插杆适配的通孔。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通件包括导管二和螺纹连接在导管二底端的过滤罩,过滤罩内设有活性炭滤网,所述导管二的顶端贯穿凸缘和外壳,凸缘与外壳连接。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缘的顶端固定有多个环形阵列排列的立柱,多个立柱的顶端均与设在凸缘上方的防护罩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体化智能泵站,桶体、桶盖、滤板的设置,能够对进入桶体中的水进行过滤;
12.电机、竖杆、毛刷的设置,能够对滤板和桶体底端的污泥等沉淀物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沉淀物被水泵抽出,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13.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桶盖、电机、竖杆和毛刷上升,方便毛刷、滤板的更换;
14.防护罩、立柱、凸缘、导管二、过滤罩与活性炭滤网的设置,不仅能够避免外部的杂物落入外壳中,而且能够对外壳内的臭气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该一体化智能泵站,方便清理,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外壳;2、外框;3、盖板;4、连通件;40、防护罩;41、立柱;42、凸缘;43、导管二;44、过滤罩;5、检修梯;6、导管一;7、桶盖;8、电机;9、竖杆;10、滤板;11、毛刷;12、卡套;13、桶体;14、水泵; 15、液压缸;16、弯管;17、凸块;18、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1.为了方便桶体13和滤板10的清理,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包括外壳1和水泵14,外壳1的顶端固定有与外壳1的内部连通的外框2和连通件4,外壳1内固定有检修梯5、桶体13、水泵14和两个液压缸15,液压缸15可以是单活塞杆式的液压缸,也可以是其他类型,桶体13 位于两个液压缸15之间,两个液压缸15的活塞杆均通过螺栓与设在桶体13 顶端的桶盖7连接,桶盖7的顶端固定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桶体13内的竖杆9连接,竖杆9上设有两个卡套12,两个卡套12的底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毛刷11,桶体13内设有滤板10,滤板10位于两个毛刷11 之间,桶体13的侧壁固定有导管一6,导管一6与桶体13焊接,水泵14的进水管延伸至桶体13内,水泵14的排水管与弯管16连接,弯管16远离水泵14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外,导管一6延伸至外壳1外,弯管 16与水泵14的排水管焊接,外部的水经导管一6进入桶体13,滤板10对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
22.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竖杆9、两个卡套12和两个毛刷11旋转,两个毛刷 11能够清理滤板10和桶体13的内底壁,污泥和其他沉淀物被水泵14抽出,避免污泥和沉淀物堆积在桶体13中。
23.为了对外壳1外部的物体进行阻挡,利于外壳1内的气体的排出,如图1 和图4所示,连通件4包括导管二43和螺纹连接在导管二43底端的过滤罩44,过滤罩44内设有活性炭滤网,导管二43的底端能够压紧活性炭滤网,导管二43的顶端贯穿凸缘42和外壳1,凸缘42与外壳1焊接,凸缘42的顶端固定有多个环形阵列排列的立柱41,多个立柱41的顶端均与设在凸缘42 上方的防护罩40焊接,防护罩40、过滤罩44与活性炭滤网能够对外壳1外部的物体进行阻挡,过滤罩44与活性炭滤网能够对外壳1内的臭气进行处理。
24.两个卡套12均与竖杆9可拆卸连接,桶盖7内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通过胶黏剂与
桶盖7连接,外框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盖板3,方便工人经外框2 进入外壳1。
25.桶体13的内壁固定有两个用于支撑滤板10的凸块17,两个凸块17均与桶体13焊接,滤板10内开设有与竖杆9适配的通孔,滤板10的底端固定有两个插杆18,两个凸块17内均开设有与插杆18适配的通孔,插杆18、凸块 17的设置,避免滤板10转动。
26.工作原理,该一体化智能泵站,外部的水经导管一6进入桶体13,滤板 10对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
27.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竖杆9、两个卡套12和两个毛刷11旋转,两个毛刷 11能够清理滤板10和桶体13的内底壁,污泥和其他沉淀物被水泵14抽出,避免污泥和沉淀物堆积在桶体13中;
28.防护罩40、过滤罩44与活性炭滤网能够对外壳1外部的物体进行阻挡,过滤罩44与活性炭滤网能够对外壳1内的臭气进行处理;
29.两个液压缸15的活塞杆带动桶盖7、电机8、竖杆9和毛刷11上升,方便毛刷11、滤板10的更换。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包括外壳(1)和水泵(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固定有与外壳(1)的内部连通的外框(2)和连通件(4),外壳(1)内固定有检修梯(5)、桶体(13)、水泵(14)和两个液压缸(15),桶体(13)位于两个液压缸(15)之间,两个液压缸(15)的活塞杆均与设在桶体(13)顶端的桶盖(7)连接,桶盖(7)的顶端固定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桶体(13)内的竖杆(9)连接,竖杆(9)上设有两个卡套(12),两个卡套(12)的底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毛刷(11),桶体(13)内设有滤板(10),滤板(10)位于两个毛刷(11)之间,桶体(13)的侧壁固定有导管一(6),水泵(14)的进水管延伸至桶体(13)内,水泵(14)的排水管与弯管(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16)远离水泵(14)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外,所述导管一(6)延伸至外壳(1)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套(12)均与竖杆(9)可拆卸连接,所述桶盖(7)内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外框(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盖板(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3)的内壁固定有两个用于支撑滤板(10)的凸块(17),滤板(10)内开设有与竖杆(9)适配的通孔,滤板(10)的底端固定有两个插杆(18),两个凸块(17)内均开设有与插杆(18)适配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4)包括导管二(43)和螺纹连接在导管二(43)底端的过滤罩(44),过滤罩(44)内设有活性炭滤网,所述导管二(43)的顶端贯穿凸缘(42)和外壳(1),凸缘(42)与外壳(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42)的顶端固定有多个环形阵列排列的立柱(41),多个立柱(41)的顶端均与设在凸缘(42)上方的防护罩(40)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属于泵站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水泵,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有与外壳的内部连通的外框和连通件,外壳内固定有检修梯、桶体、水泵和两个液压缸,桶体位于两个液压缸之间,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均与设在桶体顶端的桶盖连接,桶盖的顶端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桶体内的竖杆连接,竖杆上设有两个卡套,两个卡套的底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毛刷,桶体内设有滤板,滤板位于两个毛刷之间,桶体的侧壁固定有导管一,水泵的进水管延伸至桶体内,水泵的排水管与弯管连接。该一体化智能泵站,方便清理,节省了人力。力。力。


技术研发人员:

刘元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华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0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18:4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10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外壳   泵站   两个   导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