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调节的
引体向上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2.引体向上,有时候简称引体,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做功的垂吊练习。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的过程中需要众多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的共同参与做功,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练习,是较好的锻炼上肢的方法,是所有发展背部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的练习方式中参与肌肉最多、运动模式最复杂、发展背部骨骼肌的肌力和肌耐力最有效的练习方式,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是中考和高中体育会考的考试选择项目之一,是衡量男性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所需要的场地和器材不复杂,不需要特定练习场地和器材,只需满足人体的竖直垂吊,其练习地点多样化,练习场地易于寻,不需额外费用。该动作自身与人体上肢骨骼和肌肉的生理作用相一致,不易导致训练者受伤,练习者在独自练习时一般不需要他人的额外辅助,是一个安全、高效、简便的训练动作。引体向上是人体手臂抓握力、上肢力量、背部力量和腰腹肌力量的美与力量的综合体现,这一动作练习对提高上肢悬垂力量、握力以及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引体向上是单杠卷身上等杠上动作的基础。引体向上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分为静力引体向上和借力引体向上(可以摆动身体)两大类。
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引体向上训练用器材基本上均是简单的杠杆焊接而成的,为了方便正对各种人的使用,引体向上器材通常都是多个不同规格的器材同时建造,十分占用用空,且多种规格的引体向上器材仅能大体上为不同类型的人准备,但严格来说依旧是与使用者不能完美的适配的,因而可能影响引体向上的训练,使得人员训练效率较为缓慢,不利于训练所使用,因此亟需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包括底座机构,
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机构的上方设置有
立柱机构,所述立柱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
两个,两个所述立柱左右放置且下侧对应固定连接底座,两个所述立柱相对的那一面中上段开设有立柱槽,所述立柱槽的内部嵌入套接有内柱,两个所述内柱相对的那一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柱环,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块,所述上块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块槽,所述立柱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卡柱,所述卡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柱均呈现土字形且对称设置,所述卡柱对应插入块槽中且与其适配,两个所述卡柱相接近的那一端均伸出块槽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同一个卡柱上的两个所述卡板相接近的那一面均贯穿开设有侧槽,同一个卡柱上
的两个所述卡板之间设置有方板,所述方板的前后两侧对应插入侧槽中且与其适配,所述方板的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杆,两个所述下杆相背离的那一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杆柱,所述杆柱在远离下杆的那一端对应插入柱环的内部且与其适配;两个所述下杆相接近的那一面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主杆。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四角通过固定钢钉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座的表面前侧内嵌有气垫,所述气垫的材质包括橡胶材质。
7.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截面呈现对称的梯形,所述立柱的中段截面呈现矩形,所述内柱与立柱槽适配,所述内柱处于立柱槽的下段位置,所述柱环呈现环形,所述块槽呈现土字形,两个所述块槽相接近的那一端面贯穿上块。
8.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柱与两个所述上块一一对应,所述卡柱处于块槽的后侧,所述方板的上下两端均伸出侧槽,所述方板与卡柱的中心正对,所述杆柱处于柱环的后端;两个所述方板相接近的那一面上均开设有环槽,两个所述方板相接近的那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环挡,所述环挡呈现环形,所述环槽处于环挡的内部且与其形状适配,所述环挡的内圈侧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环齿。
9.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柱之间设置有中杆机构,所述中杆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筒左右设置,两个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齿柱,所述齿柱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小柱一,所述小柱一在远离齿柱的那一端贯穿且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入套筒内部,所述小柱一伸出套筒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小柱二,所述小柱二的中部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所述小柱二在远离小柱一的那一端对应插接入环槽的内部且与其适配,所述齿轮一对应伸入环挡的内圈中且与环齿啮合。
10.优选的,所述立柱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上板机构,所述上板机构包括上板,所述上板呈现u字形,所述上板的下端对应固定连接上块的上端面,所述上板的下内壁左右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对应固定连接套筒,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外侧对称设置有套柱,所述套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板,所述套柱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环孔,所述环孔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内齿,所述环孔中设置有内块,所述内块固定套接在连接柱上,所述内块的上侧嵌入固定连接有上内柱,所述上内柱的上侧通过弹簧轴活动连接有卡动齿,所述卡动齿与内齿适配。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套柱相背离的那一方均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固定套接在连接柱外侧,所述转盘的外侧表面中部开设有盘槽,两个所述套柱相接近的那一方均设置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固定套接在连接柱外侧,所述齿轮二与齿柱啮合。
12.优选的,所述上板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拉带机构,所述拉带机构包括拉带,所述拉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带左右设置,两个所述拉带均呈现u字形,两个所述拉带对应套接入盘槽的内部且与其适配,所述拉带的两个下端分别连接有拉杆,同一个拉带上的所述拉杆一长一短设置,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拉带下端连接的拉杆的长度相反,同一侧但不同拉带连接的所述拉杆之间共同连接有横梁,长度长的所述拉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踏板,两个所述踏板左右设置,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柱,所述弹簧伸缩柱具有弹性,所述弹簧伸缩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通过上下交替的按压踏板,在横梁的带动下,使得拉带的下侧两端交替上下移动,从而通过拉带与盘槽的套接从而带动连接柱转动,且通过套柱和内块的连接,使得连接柱仅能够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轮二顺时针转动,通过齿轮二和齿柱的啮合,从而带动齿轮一在环挡的内部逆时针转动,通过齿轮一与上内柱的啮合,从而使得环挡上移,带动下杆上移,从而可以调节主杆的高度,从而使得装置可以调节不同的高度,从而适配于不同人的使用和训练,提高装置的可调节能力。
15.(2)、该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通过环挡的设计,在中杆机构转动的时候,齿轮一不仅可以带动方板上下运动,还可以带动在块槽的内部左右移动,从而在训练人员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时,旁侧人员可以通过交替按压踏板,从而使得主杆可以交替循环的上下左右运动,从而可以训练人员在主杆上做引体向上的时候,还可以进行主杆运动时的动态引体向上训练,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提供更加充分的引体向上训练。
16.(3)、该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通过踏板位置的设计,从而在训练人员自行进行训练的时候,训练人员手持主杆,同时可以通过双脚搭接在踏板上,通过双脚的交替踩压踏板,便可以自行进行主杆高度和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得训练人员可以在训练的时候随时进行主杆适配式的调节,提供了装置的自行调节,装置可以在使用时进行自行调节,使得装置调节方便快捷。
17.(4)、该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在引体向上的时候,训练人员双手持主杆,同时双腿蹬踏板,不仅可以动态训练引体向上,还可以通过腿部的不断运动,同时对训练人员进行腿部的辅助锻炼,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装置训练的多样性。
18.(5)、该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在训练人员训练初期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双脚同时用力踩踏踏板,从而使得拉带受力平衡,在训练引体向上的时候,可以进行踏板踩踏的借力,从而使得新手训练人员可以安全的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训练全面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立柱机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中杆机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上板机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套柱连接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套柱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拉带机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座机构;101、底座;102、气垫;2、立柱机构;201、立柱;202、立柱槽;203、内柱;204、柱环;205、上块;206、块槽;3、移动机构;301、卡柱;302、卡板;303、侧槽;304、方板;305、下杆;306、杆柱;307、环槽;308、环挡;309、环齿;4、中杆机构;401、套筒;402、齿柱;403、小柱一;404、小柱二;405、齿轮一;5、主杆;6、上板机构;601、上板;602、连接板;603、连接柱;604、套柱;605、上连接柱;606、环孔;607、内齿;608、内块;609、上内柱;610、卡动齿;611、转盘;612、盘槽;613、齿轮二;7、拉带机构;701、拉带;702、拉杆;703、横梁;704、踏板;
705、弹簧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包括底座机构1,底座机构1包括底座101,底座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立柱机构2,立柱机构2包括立柱201,立柱2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柱201左右放置且下侧对应固定连接底座101,两个立柱201相对的那一面中上段开设有立柱槽202,立柱槽202的内部嵌入套接有内柱203,两个内柱203相对的那一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柱环204,两个立柱20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块205,上块205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块槽206,立柱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3,移动机构3包括卡柱301,卡柱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柱301均呈现土字形且对称设置,卡柱301对应插入块槽206中且与其适配,两个卡柱301相接近的那一端均伸出块槽206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302,同一个卡柱301上的两个卡板302相接近的那一面均贯穿开设有侧槽303,同一个卡柱301上的两个卡板302之间设置有方板304,方板304的前后两侧对应插入侧槽303中且与其适配,方板304的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杆305,两个下杆305相背离的那一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杆柱306,杆柱306在远离下杆305的那一端对应插入柱环204的内部且与其适配;两个下杆305相接近的那一面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主杆5。
30.底座101的表面四角通过固定钢钉固定在地面上,底座101的表面前侧内嵌有气垫102,气垫102的材质包括橡胶材质。
31.立柱201的上下两端截面呈现对称的梯形,立柱201的中段截面呈现矩形,内柱203与立柱槽202适配,初始情况下,内柱203处于立柱槽202的下段位置,柱环204呈现环形,块槽206呈现土字形,两个块槽206相接近的那一端面贯穿上块205(如图2所示)。
32.两个卡柱301与两个上块205一一对应,初始情况下,卡柱301处于块槽206的后侧,初始情况下,方板304的上下两端均伸出侧槽303,方板304与卡柱301的中心正对,初始情况下,杆柱306处于柱环204的后端;两个方板304相接近的那一面上均开设有环槽307,两个方板304相接近的那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环挡308,环挡308呈现环形,环槽307处于环挡308的内部且与其形状适配,环挡308的内圈侧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环齿309。
33.两个卡柱301之间设置有中杆机构4,中杆机构4包括套筒401,套筒4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套筒401左右设置,两个套筒401之间设置有齿柱402,齿柱40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小柱一403,小柱一403在远离齿柱402的那一端贯穿且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入套筒401内部,小柱一403伸出套筒401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小柱二404,小柱二404的中部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405,小柱二404在远离小柱一403的那一端对应插接入环槽307的内部且与其适配,齿轮一405对应伸入环挡308的内圈中且与环齿309啮合。
34.立柱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上板机构6,上板机构6包括上板601,上板601呈现u字形,上板601的下端对应固定连接上块205的上端面,上板601的下内壁左右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2,连接板602的下端对应固定连接套筒401,两个连接板60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
柱603,连接柱603的两端外侧对称设置有套柱604,套柱60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605,上连接柱605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板601,套柱604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环孔606,环孔606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内齿607,环孔606中设置有内块608,内块608固定套接在连接柱603上,内块608的上侧嵌入固定连接有上内柱609,上内柱609的上侧通过弹簧轴活动连接有卡动齿610,卡动齿610与内齿607适配(如图7所示),当内块608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卡动齿610会被内齿607波动,但不会阻碍内块608转动,当内块608逆时针转动的时候,卡动齿610会插入内齿607之间的缝隙中被卡接。
35.两个套柱604相背离的那一方均设置有转盘611,转盘611固定套接在连接柱603外侧,转盘611的外侧表面中部开设有盘槽612,两个套柱604相接近的那一方均设置有齿轮二613,齿轮二613固定套接在连接柱603外侧,齿轮二613与齿柱402啮合。
36.上板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拉带机构7,拉带机构7包括拉带701,拉带7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拉带701左右设置,两个拉带701均呈现u字形,两个拉带701对应套接入盘槽612的内部且与其适配,拉带701的两个下端分别连接有拉杆702,同一个拉带701上的拉杆702一长一短设置,同一侧的两个拉带701下端连接的拉杆702的长度相反,同一侧但不同拉带701连接的拉杆702之间共同连接有横梁703,长度长的拉杆70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踏板704,两个踏板704左右设置,踏板704的下表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柱705,弹簧伸缩柱705具有弹性,弹簧伸缩柱705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101(如图8所示)。
37.工作原理:
38.第一步:通过上下交替的按压踏板704,在横梁703的带动下,使得拉带701的下侧两端交替上下移动,从而通过拉带701与盘槽612的套接从而带动连接柱603转动,且通过套柱604和内块608的连接,使得连接柱603仅能够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轮二613顺时针转动,通过齿轮二613和齿柱402的啮合,从而带动齿轮一405在环挡308的内部逆时针转动,通过齿轮一405与上内柱609的啮合,从而使得环挡308上移,带动下杆305上移,从而可以调节主杆5的高度,从而使得装置可以调节不同的高度,从而适配于不同人的使用和训练,提高装置的可调节能力。
39.第二步:通过环挡308的设计,在中杆机构4转动的时候,齿轮一405不仅可以带动方板304上下运动,还可以带动310在块槽206的内部左右移动,从而在训练人员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时,旁侧人员可以通过交替按压踏板704,从而使得主杆5可以交替循环的上下左右运动,从而可以训练人员在主杆5上做引体向上的时候,还可以进行主杆5运动时的动态引体向上训练,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提供更加充分的引体向上训练。
40.第三步:通过踏板704位置的设计,从而在训练人员自行进行训练的时候,训练人员手持主杆5,同时可以通过双脚搭接在踏板704上,通过双脚的交替踩压踏板704,便可以自行进行主杆5高度和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得训练人员可以在训练的时候随时进行主杆5适配式的调节,提供了装置的自行调节,装置可以在使用时进行自行调节,使得装置调节方便快捷。
41.第四步:在引体向上的时候,训练人员双手持主杆5,同时双腿蹬踏板704,不仅可以动态训练引体向上,还可以通过腿部的不断运动,同时对训练人员进行腿部的辅助锻炼,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装置训练的多样性。
42.第五步:在训练人员训练初期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双脚同时用力踩踏踏板704,从
而使得拉带701受力平衡,在训练引体向上的时候,可以进行踏板704踩踏的借力,从而使得新手训练人员可以安全的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训练全面性。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包括底座机构(1),所述底座机构(1)包括底座(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立柱机构(2),所述立柱机构(2)包括立柱(201),所述立柱(2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201)左右放置且下侧对应固定连接底座(101),两个所述立柱(201)相对的那一面中上段开设有立柱槽(202),所述立柱槽(202)的内部嵌入套接有内柱(203),两个所述内柱(203)相对的那一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柱环(204),两个所述立柱(20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块(205),所述上块(205)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块槽(206),所述立柱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卡柱(301),所述卡柱(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柱(301)均呈现土字形且对称设置,所述卡柱(301)对应插入块槽(206)中且与其适配,两个所述卡柱(301)相接近的那一端均伸出块槽(206)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302),同一个卡柱(301)上的两个所述卡板(302)相接近的那一面均贯穿开设有侧槽(303),同一个卡柱(301)上的两个所述卡板(302)之间设置有方板(304),所述方板(304)的前后两侧对应插入侧槽(303)中且与其适配,所述方板(304)的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杆(305),两个所述下杆(305)相背离的那一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杆柱(306),所述杆柱(306)在远离下杆(305)的那一端对应插入柱环(204)的内部且与其适配;两个所述下杆(305)相接近的那一面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主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的表面四角通过固定钢钉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01)的表面前侧内嵌有气垫(102),所述气垫(102)的材质包括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01)的上下两端截面呈现对称的梯形,所述立柱(201)的中段截面呈现矩形,所述内柱(203)与立柱槽(202)适配,所述内柱(203)处于立柱槽(202)的下段位置,所述柱环(204)呈现环形,所述块槽(206)呈现土字形,两个所述块槽(206)相接近的那一端面贯穿上块(2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柱(301)与两个所述上块(205)一一对应,所述卡柱(301)处于块槽(206)的后侧,所述方板(304)的上下两端均伸出侧槽(303),所述方板(304)与卡柱(301)的中心正对,所述杆柱(306)处于柱环(204)的后端;两个所述方板(304)相接近的那一面上均开设有环槽(307),两个所述方板(304)相接近的那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环挡(308),所述环挡(308)呈现环形,所述环槽(307)处于环挡(308)的内部且与其形状适配,所述环挡(308)的内圈侧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环齿(30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柱(301)之间设置有中杆机构(4),所述中杆机构(4)包括套筒(401),所述套筒(4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筒(401)左右设置,两个所述套筒(401)之间设置有齿柱(402),所述齿柱(40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小柱一(403),所述小柱一(403)在远离齿柱(402)的那一端贯穿且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入套筒(401)内部,所述小柱一(403)伸出套筒(401)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小柱二(404),所述小柱二(404)的中部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405),所述小柱二(404)在远离小柱一(403)的那一端对应插接入环槽(307)的内部且与其适配,所述齿轮一(405)对应伸入环挡(308)的内圈中且与环齿(309)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上板机构(6),所述上板机构(6)包括上板(601),所述上板(601)呈现u字形,所述上板(601)的下端对应固定连接上块(205)的上端面,所述上板(601)的下内壁左右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2),所述连接板(602)的下端对应固定连接套筒(401),两个所述连接板(60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03),所述连接柱(603)的两端外侧对称设置有套柱(604),所述套柱(60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605),所述上连接柱(605)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板(601),所述套柱(604)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环孔(606),所述环孔(606)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内齿(607),所述环孔(606)中设置有内块(608),所述内块(608)固定套接在连接柱(603)上,所述内块(608)的上侧嵌入固定连接有上内柱(609),所述上内柱(609)的上侧通过弹簧轴活动连接有卡动齿(610),所述卡动齿(610)与内齿(607)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柱(604)相背离的那一方均设置有转盘(611),所述转盘(611)固定套接在连接柱(603)外侧,所述转盘(611)的外侧表面中部开设有盘槽(612),两个所述套柱(604)相接近的那一方均设置有齿轮二(613),所述齿轮二(613)固定套接在连接柱(603)外侧,所述齿轮二(613)与齿柱(402)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拉带机构(7),所述拉带机构(7)包括拉带(701),所述拉带(7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带(701)左右设置,两个所述拉带(701)均呈现u字形,两个所述拉带(701)对应套接入盘槽(612)的内部且与其适配,所述拉带(701)的两个下端分别连接有拉杆(702),同一个拉带(701)上的所述拉杆(702)一长一短设置,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拉带(701)下端连接的拉杆(702)的长度相反,同一侧但不同拉带(701)连接的所述拉杆(702)之间共同连接有横梁(703),长度长的所述拉杆(70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踏板(704),两个所述踏板(704)左右设置,所述踏板(704)的下表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柱(705),所述弹簧伸缩柱(705)具有弹性,所述弹簧伸缩柱(705)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1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该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包括底座机构,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底座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立柱机构,立柱机构包括立柱,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柱左右放置且下侧对应固定连接底座,两个立柱相对的那一面中上段开设有立柱槽,立柱槽的内部嵌入套接有内柱,两个内柱相对的那一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柱环,两个立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块,上块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块槽,立柱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卡柱,卡柱的数量为两个,该一种方便调节的引体向上训练器材,从而使得装置可以调节不同的高度,从而适配于不同人的使用和训练,提高装置的可调节能力。可调节能力。可调节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
穆成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淄博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7.05
技术公布日: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