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阅读: 评论:0

一、材料要求
(一)水泥: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MPa;
2 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
3 在有侵蚀性介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
4 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酸水泥,不宜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水泥;
5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二)砂:宜用中砂,不得为碱活性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三)石子:粒径宜为5~40mm,泵送时石子最大粒径应中输送管径的1/4(碎石1/5管径);且1/4砼最小断面;3/4受力筋最小净距;吸水率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四)掺合料: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等其他掺合料的掺合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五)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萘磺酸盐、氨基磺酸盐、木钙)、膨胀剂(低碱U型膨胀剂)、密实剂(氯化铁、硅质密实剂)、引气剂(松香酸钠、松香热聚物)、防水剂(有机硅、无机铝盐)、复合型外加剂(NNO与引气剂等三组分复合、MF与木钙等四组分复合、糖蜜与早强剂复合)、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等.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所有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六)水:拌制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七)每立方米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天有不大于3kg/m³。
(八)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抗裂性需要掺入钢纤维或合成纤维等。
1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冲击性强度50%以上,降低混凝土干缩率65%以上。基配合比见下表。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料比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石子最大粒径(mm)
20
2
水泥:砂
1:2~1:3
3
水灰比
0.55~0.6
4
聚丙烯纤维长度(mm)
12~64
5
纤维体积率(%)
0.1~0.2
2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长度为20~40mm的钢纤维可显著提高混凝土对塑性收缩、温差、
应力等因素导致的结构性裂隙的抗裂能力和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制要求见下表。
拉画笔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制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钢纤维掺量
体积率Vf<2%
2
水灰比
<0.6,宜取0.45~0.5
3
水泥用量
400~500kg/
4
砂率
40%~60%,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适当增加
5
外加剂
适量
二、主要机具
搅拌机、翻斗车、运拌车、泵送车、振捣器(平板、高频插入式)、串筒、溜槽、铁锹、灰槽、铁板、磅秤、计量容器等。
三、作业条件
(一)完成钢筋、模板的预检、隐验工作。
1 所用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不变形,吸水性小,支撑牢固。
采用钢模时,应清除钢模内表面的水泥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注意梁板模必须刷水性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
采用木模时,应浇灌混凝土前24h内用水充分湿润其表面(竹胶板、多合板不在此例)。
2 立模时,应预先留出穿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准确牢固埋好穿墙止水套管和预埋件。拆模后应做好防水处理。
3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及绑扎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固定外墙模板的螺栓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以免造成引水通路,如必须穿过时,可采用工具式止水螺栓(见图1)或螺
栓加堵头,螺栓上加焊方形止水环等止水措施。
图1固定模板用螺栓的防水做法
1—模板;2—结构混凝土;3—止水环;4—工具式螺栓;
5—固定模板用螺栓;6—嵌缝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浆
4 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
(二)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三)各项原材料需经检验,并经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配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
2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
3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宜为38%~45%。
4 灰砂比宜为1:1.5~1:2.5。
5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6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宜控制在3%~5%。
7 普通防水混凝土塌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塌落度宜为120±20mm。
(四)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五)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应做好降水和排水工作。
四、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二)混凝土搅拌。
1 混凝土搅拌时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的配比准确秤量,不得擅自修改。当原材料有变化时,应通过实验室进行试验,对配合比作必要的调整。
2 现场配料时,水泥、砂、石、水一定要按重量秤量,配合比标牌上座算出上料小车加秤盘加材料重的法码、秤铊重量并应根据每天打混凝土前1h预测砂石含水率,调整砂、石、水的用量,计量允许偏差见下表。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f结果的允许偏差表(%)
imca
混凝土组成材料
每盘计量
累计计量
水泥、掺合料
±2
±1
粗、细骨料
±3
±2
水、外加剂
±2
±1
注:累计计量仅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
智能仓储立体仓库设计3 雨季施工期间对露天堆放料场的砂、石应采取遮挡措施,下雨天应测定雨后砂、石含水率并及时调整砂、石、水用量。
4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先将石子、水泥、砂等干料一次倒入搅拌机内,搅拌0.5~1min,而后加水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当使用外加剂时外加剂宜预溶成较小浓度的溶液或与拌和用水掺匀后投入,不得将外加剂干粉或高浓度溶液直接加入搅拌机内,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可适当延长,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
(三)混凝土运输。墨粉
1 混凝土运送道路必须保持平整、畅通,尽量减少运输的中转环节,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产生分层、离析及水泥浆流失等现象。
2 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灌地点后,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必须加入适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浆进行二次拌合,均匀后方可合用,不得直接加水拌合。
3 注意塌落度损失,浇灌前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塌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四)混凝土浇灌。
1 当混凝土入模自落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灌,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分层离析。
2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灌,分层厚度为振动捧有效作用长度(实测)1.25倍,一般φ50棒作用长度为350~385mm,分层厚度则为400~480mm。
3 分层浇灌时,第二层防水混凝土浇灌时间应第一层初凝以前,将振捣器垂直插入到下层混凝土中≥50mm,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缓慢,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浆出齐、不冒泡、不下沉为宜,严防过振、漏振和欠振而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振捣不透。
4 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一般墙体、厚板采用插入式和附着式振捣器,薄板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对于掺加气剂和引气型减水剂的防水混凝土应采用调频振捣器(频率在万次/分钟以上)振捣,可以有效地排除大气泡,使小气泡分布更均匀,
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
5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灌,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当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缝留设的位置。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底板不应留施工缝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施工缝防水的构造形式。
施工缝应为平缝,采用多道防水措施,其构造形式见图1.4.4。
3)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理。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浮浆和杂物,先铺一道净浆,再铺设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界面处理剂或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一道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时,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接缝表面或预留槽内,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7d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怎么自制纳米胶带
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严防混凝土施工时错位。
图1.4.4(1)施工缝图1.4.4(2)施工缝图1.4.4(3) 施工缝
防水基本构澎一)    防水基本构造(二)      防水基本构澎三)
瓶嘴1一先浇混凝土;      外贴止水带L≥150        钢板止水带L≥100
2一遇水膨胀止水条;  外涂防水涂料L=200      橡胶止水带L≥125
    3一后浇混凝土        外抹防水砂浆L=200        钢边橡胶止水带L≥120
  1一先浇混凝土;          1一先浇混凝土;
2一外贴防水层;          2-中埋止;
3一后浇混凝土            3-后浇混凝土
(五)养护。
防水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必须及时养护,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混凝土初凝后应立即在其表面覆盖草袋、塑料薄膜或喷涂混凝土养护剂等进行养护,炎热季节或刮风天气应随浇灌随覆盖,但要保护表面不被压坏。浇捣后4~6h即浇水或蓄水养护,3d内每天浇水4~6次,3d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墙体混凝土浇灌3d后,可采取撬松侧模,在侧模与混凝土表面缝隙中浇水养护的作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六)拆模。
1 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一律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为依据,不宜过早拆除模板,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拆模。
2 拆模时结构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差不得大于15
3 炎热季节拆模时间以早、晚间为宜,应避开中午或温度最高的时段。
(七)冬期施工。.
1 冬期施工宜采用掺化学外加剂法、暖棚法、综合蓄热法等养护方法,不可采用电热法或蒸汽直接加热法。
2 蓄热法一般用于室外平均气温不低于一15的地下工程或者表面系数不大于5m-1,结构。对原材料加热时,应控制水温不得超过80。且不得将水直接与水泥接触,而应先将加热后的水、砂、石搅拌一定时间后再加入水泥,防止出现“假凝”。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8:1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97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混凝土   水泥   防水   施工   采用   不得   表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