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卫生管理制度12篇

阅读: 评论:0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12篇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1
  1、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档案(卫生许可证申办申请书,人员花名册及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取得时间,监督监测资料等),配备专人管理卫生工作
  2、必须亮证经营(卫生许可证),持证上岗(健康证、培训合格证)。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保持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的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每层客房应设专用消毒间及顾客用品保洁柜。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物见本还要定期消毒。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环境整洁、美观,下水管通畅,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公用卫生间要每日清扫、消毒,设置能密闭的垃圾容器,采取切实可行的灭蝇、灭鼠、灭蚊措施。建立完善的清洗、消毒、保洁设施。
  4、从业人员应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卫生知识,应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工作服及勤洗澡、理发,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不吸烟、工作前和便后要洗手。用品、用具的消毒工作专人负责,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长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茶具表面必须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5、采取消毒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灭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6、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告”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7、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自觉接受卫生监督员和众的监督。
  一、客房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
  一、客房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取得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每年体检一次。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毒携带者),活动性,
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卫生的疾病(腹泻、咳嗽、发热、呕吐、手外伤等)不准上岗。客房从业人员凡患病、有疾病先兆必须向单位报告,患者本人与其他知情健康从业人员均不得隐瞒。
吊耳
  三、上岗前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佩戴好工号牌。上岗时不准穿拖鞋。工作前接触不洁物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
  四、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洗工作服帽,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以及戴戒指等手饰。严禁在工作场所内吸烟、随地吐痰、揪鼻涕、搔痒、掏耳朵、剔牙和嘻戏打闹。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五、每名从业人员配有的工作服须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六、不准把私人物品、有害物品带入工作间。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2
  一)总则微区扫描电化学工作站
  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每层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
  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挤压件  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二)客用口杯、茶杯消毒制度
  1、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受电弓试验台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茶杯储存柜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植物蛋白提取
  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萝卜切条机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1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
  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20:0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8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消毒   工作   茶杯   上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