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线槽安装工艺标准

阅读: 评论:0

第1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3—13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    资料编号:G Y 313-1998 3—13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
旧衣服加工设备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    2.1.2  绝缘导线: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  螺旋接线钮:适用于6mm 2以下的铝导线压接。选用时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4  LC 安全型压线帽有关要求请见2—8、2.1.5有关内容。
2.1.5  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的材质相同、且规格相应的套管。
2.1.6  金属膨胀螺栓:应根据容许拉力和剪力进行选择。
2.1.7  接线端子(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截面及根数选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8  镀锌材料:采用钢板、圆钢、扁钢、角钢、螺栓、螺母、螺丝、垫圈、弹簧垫等金属材料做电工工件时,都应经过镀锌处理。
多功能锤子
2.1.9  辅助材料:钻头、电焊条、氧气、乙炔气、调合漆、焊锡、焊剂、橡胶绝缘带、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等。    2.2  主要机具:
2.2.1  铅笔、卷尺、线坠、粗线袋、锡锅、喷灯。
2.2.2  电工工具、手电钻、冲击钻、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  作业条件:
2.3.1  配合土建的结构施工,预留孔洞、预埋铁和预埋吊杆、吊架等全部完成。    2.3.2  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及壁纸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线槽敷设及槽内配线。    2.3.3  高层建筑竖井内土建湿作业全部完成。    2.3.4  地面线槽应及时配合土建施工。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确定出进户线、盒、箱、柜等电气器具的安装位置,从始端至终端(先干线后支线)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处,在线路的
第2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3—13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    资料编号:G Y 313-1998 中心线进行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分匀档距并用笔标出具体位置。
3.3  预留孔洞:根据设计图标注的轴线部位,将预制加工好的木质或铁制框架,固定在
标出的位置上,并进行调直正,待现浇混凝土凝固模板拆除后,拆下框架,并抹平孔洞口(收好孔洞口)。
3.4  支架与吊架安装要求及预埋吊杆、吊架。    3.
4.1  支架与吊架安装要求:
3.4.1.1  支架与吊架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 范围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3.4.1.2  钢支架与吊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焊缝均匀平整,焊缝长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裂纹、咬边、气孔、凹陷、漏焊、焊漏等缺陷。
3.4.1.3  支架与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在有坡度的建筑物上安装支架与吊架应与建筑物有相同坡度。
3.4.1.4  支架与吊架的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30mm ×3mm ;扁钢25mm ×25mm ×3mm 。    3.4.1.5  严禁用电气焊切割钢结构或轻钢龙骨任何部位,焊接后均应做防腐处理。    3.4.1.6  万能吊具应采用定型产品,对线槽进行吊装,并应有各自独立的吊装卡具或支撑系统。
3.4.1.7  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l.5~2m 。在进出接线盒、箱、柜、转角、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mm 以内应设置固定支持点。
3.4.1.8  支架与吊架距离上层楼板不应小于150~200mm ;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100
第3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3—13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    资料编号:G Y 313-1998 150mm ;
3.4.1.9  严禁用木砖固定支架与吊架。
3.4.1.10  轻钢龙骨上敷设线槽应各自有单独卡具吊装或支撑系统,吊杆直径不应小于5mm ;支撑应固定在主龙骨上,不允许固定在辅助龙骨上。    3.4.2  预埋吊杆、吊架:
采用直径不小于5mm 的圆钢,经过切割、调直、煨弯及焊接等步骤制做成吊杆、吊架。其端部应攻丝以便于调整。在配合土建结构中,应随着钢筋上配筋的同时,将吊杆或吊架锚固在所标出的固定位置。在混凝土浇注时,要留有专人看护以防吊杆或吊架移位。拆模板时不得碰坏吊杆端部的丝扣。
3.5  预埋铁的自制加工尺寸不应小于120mm ×60mm ×6mm ;其锚固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5mm 。紧密配合土建结构的施工,将预埋铁的平面放在钢筋网片下面,紧贴模板,可以采用绑扎或焊接的方法将锚固圆钢固定在钢筋网上。模板拆除后,预埋铁的平面应明露、或吃进深度一般在10~20mm ,再将用扁钢或角钢制成的支架、吊架焊在上面固定。
3.6  钢结构:可将支架或吊架直接焊在钢结构上的固定位置处。也可利用万能吊具进行安装。
3.7  金属膨胀螺栓安装    3.7.1  金属膨胀螺栓安装要求
3.7.1.1  适用于C5以上混凝土构件及实心砖墙上,不适用于空心砖墙。
3.7.1.2  钻孔直径的误差不得超过+0.5~-0.3mm ;深度误差不得超过+3mm ;钻孔后应将孔内残存的碎屑清除干净。
3.7.1.3  螺栓固定后,其头部偏斜值不应大于2mm 。    3.7.1.4  螺栓及套管的质量应符合产品的技术条件。    3.7.2  金属膨胀螺栓安装方法
硒肥料3.7.2.1  首先沿着墙壁或顶板根据设计图进行弹线定位,标出固定点的位置。    3.7.2.2  根据支架式吊架承受的荷重,选择相应的金属膨胀螺栓及钻头,所选钻头长度应大于套管长度。
3.7.2.3  打孔的深度应以将套管全部埋入墙内或顶板内后,表现平齐为宜。
3.7.2.4  应先清除干净打好的孔洞内的碎屑,然后再用木锤或垫上木块后,用铁锤将膨胀螺栓敲进洞内,应保证套管与建筑物表面平齐,螺栓端都外露,敲击时不得损伤螺栓的丝扣。
多功能电脑包3.7.2.5  埋好螺栓后,可用螺母配上相应的垫圈将支架或吊架直接固定在金属膨胀螺栓上。
第4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3—13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    资料编号:G Y 313-1998    3.8  线槽安装:    3.8.1  线槽安装要求:
3.8.1.1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
3.8.1.2  线槽的接口应平整,接缝处应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的位置准确。
3.8.1.3  在吊顶内敷设时,如果吊顶无法上人时应留有检修孔。    3.8.1.4  不允许将穿过墙壁的线槽与墙上的孔洞一起抹死。
3.8.1.5  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
3.8.1.6  当线槽的底板对地距离低于2.4m 时,线槽本身和线槽盖板均必须加装保护地线。2.4m 以上的线槽盖板可不加保护地线。
3.8.1.7  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连接板搭接,不需固定。保护地线和槽内导线均应留有补偿余量。
3.8.1.8  敷设在竖井、吊顶、通道、夹层及设备层等处的线槽应符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的有关防火要求。    3.8.2  线槽敷设安装
3.8.2.1  线槽直线段连接应采用连接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母紧固,接茬处应缝隙严密平齐。
3.8.2.2  线槽进行交叉、转弯、丁字连接时,应采用单通,二通,三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进行变通连接,导线接头处应设置接线盒或将导线接头放在电气器具内。    3.8.2.3  线槽与盒、箱、柜等接茬时,进线和出线口等处应采用抱脚连接,并用螺丝紧固,末端应加装封堵。
3.8.2.4  建筑物的表面如有坡度时,线槽应随其变化坡度。待线槽全部敷设完毕后,应在配线之前进行调整检查。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槽内配线。    3.9  吊装金属线槽:
万能型吊具一般应用在钢结构中,如工字钢、角钢、轻钢龙骨等结构,可预先将吊具、卡具、吊杆、吊装器组装成一整体,在标出的固定点位置处进行吊装,逐件地将吊装卡具压接在钢结构上,将顶丝
拧牢。
3.9.1  线槽直线段组装时,应先做干线,再做分支线,将吊装器与线槽用蝶形夹卡固定在一起,按此方法,将线槽逐段组装成形。
3.9.2  线槽与线槽可采用内连接头或外连接头,配上平垫和弹簧垫用螺母紧固。    3.9.3  线槽交叉、丁字、十字应采用二通、三通、四通进行连接,导线接头处应设置接
第5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3—13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    资料编号:G Y 313-1998 线盒式放置在电气器具内,线槽内绝对不允许有导线接头。
3.9.4  转弯部位应采用立上弯头和立下弯头,安装角度要适宜。
3.9.5  出线口处应利用出线口盒进行连接,末端部位要装上封堵,在盒、箱、柜进出线处应采用抱脚连接。    3.10  地面线槽安装:
地面线槽安装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地面工程施工。根据地面的型式不同,先抄平,然后测定固定点位置,将上好卧脚螺栓和压板的线槽水平放置在垫层上,然后进行线槽连接。如线槽与管连接;线槽与
sesedy
分线盒连接;分线盒与管连接;线槽出线口连接;线槽末端处理等,都应安装到位,螺丝紧固牢靠。地面线槽及附件全部上好后,再进行一次系统调整,主要根据地面厚度,仔细调整线槽干线,分支线,分线盒接头,转弯、转角、出口等处,水平高度要求与地面平齐,将各种盒盖盖好成堵严实,以防止水泥砂浆进入,直至配合土建地面施工结束为止。
3.11  线槽内保护地线安装:
3.11.1  保护地线应根据设计图要求敷设在线槽内一侧,接地处螺丝直径不应小于6mm ;并且需要加平垫和弹簧垫圈,用螺母压接牢固。
3.11.2  金属线槽的宽度在100mm 以内(含100mm ),两段线槽用连接板连接处(即连接板做地线时),每端螺丝固定点不少于4个;宽度在200mm 以上(含200mm )两端线槽用连接板连接的保护地线每端螺丝固定点不少于6个。
3.11.3  线槽盖板有关保护接地要求见第10.
4.7条。    3.12  线槽内配线    3.12.1  线槽内配线要求
3.12.1.1  线槽内配线前应消除线槽内的积水和污物。
3.12.1.2  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3.12.1.3  线槽底向下配线时,应将分支导线分别用尼龙绑扎带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线槽底板下,以防导线下坠。
3.12.1.4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导线应加隔板放在同一线槽内。下列情况时,可直接放在同一线槽内:电压在65伏及以下: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线的动力和控制回路;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三相四线制的照明回路。
3.12.1.5  导线较多时,除采用导线外皮颜区分相序外,也可利用在导线端头和转弯处做标记的方法来区分。
3.12.1.6  在穿越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导线应留有补偿余量。
建模仿真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9:2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8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线槽   导线   安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