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见手术体位摆是怎样的?手术体位的概念是什么? 手术室常见体位摆放指南,手术室常见手术体位摆是怎样的?手术体位的概念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 手术体位的概念 手术体位是指患者术中的卧位,是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决定的。包括患者的体位、体位垫(架)的正确使用、手术床的操作。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体位由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摆放。 常见手术体位应用 仰卧位:胸、腹、四肢等部位的手术,如胃、肠切除,剖宫产等 侧卧位:脑外科、胸外科、食管、全髋置换等手术 俯卧位:骨科胸、腰椎骨折、减压等手术气浮导轨
截石位:直肠、肛门、会阴部手术,如直肠癌根治,尿道成形术等 伸颈仰卧位:甲状腺手术等。角关联 仰卧位摆放 1.平卧于手术台。 2.双上肢放于躯干两侧,用小单包裹保护手 臂,膝下放一软枕,约束带固定,松紧适 宜,能平插入一手掌为宜。 侧卧位摆放 患者侧卧90°,肩下垫一软枕,避免臂丛神经受压损伤,两手臂置于双层托手架上,上肢外展不得查过90°,上腿屈曲,下腿伸直,两腿间垫一软枕,约束带固定,松紧适宜,能平插入一手掌为宜。在下腹部和臀部分别安放髂托固定。 俯卧位摆放 1.胸部两侧及髂部各放一海绵垫,减少胸部受压,以保持正常呼吸。男性患者注意会阴部保护,避免受压。 2. 固定下肢,两小腿胫前横置一海绵垫,保护膝部,并保持小腿呈微曲状态,以防止足背及足颈部受压而影响循环。 3.根据前额和两侧面颊骨放置患者头部与头托接触的位置,使口、鼻部位于头托的空隙处, 以保证呼吸通畅。
截石位摆放
1.两腿屈髋,膝放于脚架上,腿与腿架之间垫一棉垫,并用约束带固定。
2.两腿高度以患者腘窝的自然弯曲下垂为准。
3.将膝关节摆正,防止腓总神经损伤。
静态管理 4.将床尾摇下,臀部下方安放小方枕,患者左右手固定于手术床边,用小单包裹,外展<90°固定。
颈伸仰卧位摆放
1.患者平躺,在手术医生指导下摆放体位。
2.可适当抬高头板15-20o,肩下垫一肩垫,抬高肩部20o,头后仰。
3.颈下垫一圆枕,防止颈部悬空。
接种棒 幼儿体位摆放
一岁以上的幼儿约束带固定法:腕关节、踝关节分别用棉垫包裹,用约束带分别将四肢固定于床缘。
体位摆放标准
不影响呼吸 — 避免颈、胸受压 。
新型建筑模板 不影响循环— 注意维持充分的循环,促进静脉回流。
不压迫外周神经— 四肢、颈部加以保护。
皮肤压力最小化— 骨隆突处、肌肉脂肪组织薄弱点应垫海绵垫加以保护 。
无肌肉骨骼的过度牵拉— 摆放体位时要注意病人的功能位。
手术野暴露清楚—符合手术医生的习惯,便于操作。
便于麻醉—便于实施麻醉,观察麻醉效果。
满足个人需要— 摆放体位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个体差异 。
错误手术体位易导致压疮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核桃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