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化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阅读: 评论:0

2022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测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A.乙烯与加成(1,2  二氯乙烷)
B.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
C.等物质的量的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D.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2、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X)为
A.v(NH3)= 0.004mol•L-1•s-1    B.v(O2)= 0.15mol•L-1•min-1
C.v(NO)= 0.008mol•L-1•s-1    D.v(H2手动注油器O)= 0.16mol•L-1•min-1
3、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水溶液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4、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B.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氯乙烯制备聚氯乙烯
D.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5、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正丁酯(沸点126℃),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提纯乙酸正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不能用水浴加热
D.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
6、氢氧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其电池总反应是2H2 + O22H2O。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C.电极b是电源的负极
D.工作时,OH向电极b方向移动
7、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4 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8、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
A.千克    B.    C.    D.摩尔
9、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鞋帮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3+Cl2
C.Fe2+SCN-不能形成红物质
D.Fe2+被氯水氧化为Fe3+
10、短周期中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B.b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稳定
C.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b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
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NO3
B.溶液中nNH4+=0.2mol
C.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D.nH+):nAl3+):nMg2+=111
1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M 难于 N,可说明 M 的非金属性弱于 N
B.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C.已知铊(Tl)与铝同主族,所以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 1 个或 2 个电子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13、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 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 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14、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从下端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15、CCOCH4C2H5磨具制造OH是常用的燃料,它们每1mol分别完全燃烧生成CO2(g)H2
O(l)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93.5kJ283.0kJ890.3kJ1 366.8kJ。相同质量的这缘1144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C    B.CO    C.CH4    D.C2H5OH
1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H)为-241.8 kJ·mol-1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
C.己知2C(s)+2O2(g)=2CO2(g)△H = a;2C(s)+O2(g)=2CO(g);△H= b,则a>b
D.已知C (石墨,s)=C (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7、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CO和1molH2O (g)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0.67mol,再通入4molH2O (g)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等于0.6mol    B.等于lmol    C.大于lmol    D.等于0.94mol
1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    B.氯化镁的电子式:
C.乙炔的结构简式:HCCH    D.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19、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 (  )
A.Mg 、Al 、Si    B.Li 、Be、 Mg    C.N 、O 、S    D.P、 S、 O
20、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    B.氧化钠    C.    D.
2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可用作食品漂白剂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断头锁
C.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D.75%的酒精为消毒酒精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请回答:
(1)D的元素名称为___。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C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A、D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更好的是:______,以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E和F元素的单质氧化性较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B和F组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的气体,0.2 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 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试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有机物D是一种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
(1)有机物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决定有机物A、C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风机变压器25、(12分)右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实验室用该硫酸配制240mL0.46mol/L的稀硫酸,则
①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        mL;
②有以下仪器: A.烧杯B.100mL量筒C.250mL容量瓶D.500mL容量瓶E.玻璃棒F.托盘天平(带砝码)G.10mL量筒H.胶头滴管,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
③配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④该同学实际配制得到的浓度为0.45mol/L,可能的原因是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3:2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81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下列   元素   溶液   乙烯   单质   物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