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鹌鹑经济分析鹌鹑属鸡形目雉科禽类,为鸡形目中最小的一种,育成史仅百余年。
A、养殖价值:鹌鹑的品种较多,按照现代经济用途分类,可大概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主要品种有:1、日本鹌鹑,又称日本改良鹑;2、朝鲜鹌鹑;3、中国白羽鹌鹑;4、黄羽鹌鹑,即隐性黄羽鹌鹑;5、法国巨型肉鹑:6、莎维麦脱肉用鹌鹑。鹑蛋与鹑肉营养、口味特佳,为国际公认保健珍品
B、养殖效益:鹌鹑具有体型些成熟早、产蛋率高、易饲养、料蛋比高等特点,体重轻:成年鹌鹑仅有100克至250克。成熟早:鹌鹑的产蛋日较早,养殖一个多月就可产蛋。产蛋高:鹌鹑产蛋较高,年产蛋在260至300个以上,蛋重11.5-13.5克,占自身重十分之一。料蛋比高:鹌鹑产蛋期每只日耗料25克左右,料蛋比在3比1左右。易饲养:鹌鹑适应高密集型饲养,饲养管理十分简易。 C、市场分析:鹌鹑为高产特禽项目之一,鹌鹑蛋有较为成熟的销售市场,但由于鹑蛋个体小,加之鹑蛋肉不如鸡,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销售有所下降。随着鹌鹑蛋、肉深加工项目的开发,鹑蛋、肉内在质量提高,鹌鹑项目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市畅
二、养殖鹌鹑的注意事项注意环境:光照、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水气、灰尘、有害气体、噪音等因素,都直接影响鹌鹑的行为与生产水平。
三、养殖鹌鹑的准备工作
A、场舍准备:鹌鹑的场舍一般可采用和改造原有民房,最好设顶棚,以水泥地面为好,大型鹑场要设计与论证。
B、笼具准备鹌鹑笼具目前尚无定型产品,可按照不同生长阶段自制笼具:
1、雏鹑笼:主要供0~3周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或塑料制作,正面设玻璃小窗,笼底由6毫米×6毫米或10毫米×10毫米金属编织网制成。热源可采用白炽灯、电热丝(300瓦、串联、均匀分布)、电热管(板)。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100厘米×60厘米×30 厘米,设2~3个笼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2、仔鹑笼:供4~6周龄(种用)仔鹑用(含育肥用),可与雏鹑套用,与成鹑笼结构相同。也可采用雏鸡的育雏笼,于笼外架设食槽与水槽。3、成鹑笼:可分为重叠式、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和整箱式、拼箱式几类。重叠式多以双列、4~5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60厘米、中高24厘米,两侧高28 厘米。笼壁棚条间距2.5厘米,底网网眼以20毫米×20毫米或20毫米×15毫米为好。笼前景挂食槽与水槽。顶网用塑料网。每层设4个单元,每单元养种公鹑2只和母鹑5~6只,或产蛋鹑10只。产蛋鹑
也可采用6~8层密饲式笼。
怎样饲养鹌鹑
饲养鹌鹑,饲料省,收效快,一家可养几百只,但管理要细致,饲养要求高。 1.笼舍设备
可同鸡舍相仿,用竹制成笼子。为了增加饲养,笼子以层叠式排列,笼高15厘米,笼脚离地16厘米,下面的盛粪板有空间10厘米,每笼饲养一只,笼子底网用竹签制成,使粪便漏下,而鹌鹑脚不会踩下去,底网后高前低,稍倾斜,便于蛋能滚出。笼子采食面的网孔间距2.2-2.4厘米,以便鹌鹑伸出头来采食。笼前挂的白铁皮小食槽,口宽4厘米,槽高5厘米,上口大,下口小,呈杯状。
2.培育幼鹑
鹑蛋只需17天就孵化小鹌鹑。小鹌鹑出壳后,需放在34℃的高温下,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一旦毛长就移入内环境与小鸡相仿的小间内培育,但保温开始32℃左右,以后每隔一天降温一度。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小鹌鹑出壳一天后,即可用粗米粉或优质麸皮饲料,两天后逐步改用混合饲料,并由终日饲喂改为分顿饲喂,一般养50天成熟,开始产蛋。
3.母鹌鹑饲养
夫妻草方法与蛋鸡大致相同,但饲料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常用混合饲料配方:碎米粉65%、麸皮 23%,鱼粉12%。夏天养料不足时,可用南瓜打浆,每天每千鹌鹑喂5公斤。饲料要质量良好,磨成粉状,养料切细打成薄浆,两者1:1加水混搅成能捏得拢,散得开,不粘嘴。一般每天喂食四次,定时定量供给。
4.日常管理
幼鹑饲养40天即可上笼,以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冬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相当于50-60支光的电灯;天黑以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产蛋通常是下午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以防践踏、啄碎。此外,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5.配种繁殖大体和鸡一样,春季配种3-5月,秋季9-11月,公母鹑搭配一比四;一般每只公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鸡,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鹑放到母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鹑。
鹌鹑的饲养经验
饲养鹌鹤投入些管理简易、成本低、效益高,是一条致富的途径。现将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育幼鹑。每年春秋两季孵化鹌鹑较为适宜。每只公鹑每天只能武配1次,多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将单笼饲养的公鹑放入母鹑笼内进行自由交配。交配后就捉出以免浪费公鹑精力。以后每天交配1次,在第1次交配后至少经过4-5天才生出受精蛋,所以应当用7天以后的蛋作种蛋。鹌鹑无就巢孵化能
力,全依靠人工孵化繁殖种,也可用鸽子、母鸡代孵。过早或过迟出壳,以及人工助产出壳的雏鹑成活率很低,因此,要挑选体重7克以上、羽毛整洁有光泽、活泼健壮、脐部愈合良好的幼鹌鹌。育雏的温度:1-3日龄为38℃-36℃;4-10日龄为36℃一35℃;11~12日龄为34℃-32℃:21-30日龄后进入成鹑笼在室温条件下饲养。育雏舍要求易于保温,便于观察添水、添食及清除粪便,防止外跳,垫物要粗糙,防止雏鹑站立不稳造成残疾。雏鹑出壳2-4小时后供清洁温水饮用,24小时后可以喂食。饮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以进行肠道消毒,加入少量维生素以提高抵抗力。开食时可先喂少量的蛋黄或奶粉,以后用配合饲料饲喂,让其自由采食。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鱼粉10%、麸皮5%、骨粉1%、多维素1%、土霉素钙盐1.5%、微量元素1%、细砂 1.5%。光照是育雏的重要条件之一,在1-7日龄应昼夜光照,亮度为白炽灯每平方米4瓦,7天后每天光照时间为16小时即可。合理密度每平方米宜为:1-7日龄120只,8-14日龄100只,15-21日龄80只,22-30日龄50只。每天打扫雏舍、清除粪便、更换垫物、清洁饮水器,以防污染,并供足饮水,夏季要通风良好。
2.喂母鹑。产蛋的母鹑食欲旺盛,每天每只要料20克,常用的饲料配方:玉米53%、豆饼22
%、麸皮3.5%、鱼粉12%、微量元素 1%、骨粉2%、贝粉3.8%、细砂1.2%、多维素1.5%。青料则要切碎、打成浆,同精料1:1加水混合,湿度以不粘嘴为宜,每天喂食5次,其中下午 3次。做到定时、定量,不能随意变换饲料,以防减食影响产蛋。
3.精心管理,产蛋多。幼鹑一般饲养40天左右,即可上笼,以适应新环境便于产蛋。在开始产蛋到60天的产蛋旺盛期,管理上要处处留心。蛋鹑在产蛋的时候比母鸡还要娇气,见生人易受惊,不能惊动它,同时要勤清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防老鼠和苍蝇进入舍内。
4.鹌鹑疾病防治。鹌鹑的抵抗力较强很少生病,流行性传染病也是少见,若一旦发病,往往造成全覆灭。因此,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进行预防,较大规模饲养时,避免与鸡共养,防止疾病传染。鹑舍要通风、干燥、清洁,定期用3%-5%来苏尔溶液进行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每周进行1次肠道消毒,即喂1次高锰酸钾溶液(颜微红即可),一般疾病拌喂土霉素钙盐、金霉素添加剂、土霉素即可。在进行大批量饲养时,为防范于未然,最好进行预防接种,其方法与鸡的预防接种相同。
鹌鹑上市前宜育肥
在鹌鹑上市前进行2-3周短期育肥,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鹌鹑7周龄即达性
滚压刀具成熟。公鹌鹑满5周龄时,不作种用的即可育肥。产蛋1-1.5年的母鹌鹑,如果产蛋率低于30%,应予淘汰,育肥后出售。
1、育肥箱要求:将鹌鹑放在特制的育肥箱内饲养。育肥箱为多层重叠式,每层面积0.3平方米,高10-12厘米,以防公鹌鹑互相骑压。箱前后设栅栏,使鹌鹑能伸出头来采食和饮水;左、右两面和顶部安装纤维板,箱底为网眼1厘米见方的铁丝网。
2、环境要求:将鹌鹑放在光线暗淡、安静的室内饲养,室内温度以18-25℃为宜。
3、限制运动适当增加饲养密度:每箱养30-40只。公、母鹌鹑分开饲养,防止追逐交配消耗体力。
4、加强饲喂:饲料以玉米、碎米、麦麸、稻谷等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饲料为主,一般占日粮75-80%。蛋白质饲料降低到18%左右。饲料中添加0.5%食盐,刺激鹌鹑饮水,适当加喂一些青绿饲料。每昼夜喂4-6次,吃饱为止,饮水保持清洁、充分。
育肥2-3周后,鹌鹑体重可达120-140克。将翅膀根部羽毛吹起,看到皮肤颜为白或淡黄时,即可上市。
养殖鹌鹑技术
1、怎样饲养管理产蛋期鹌鹑
种鹑及商品产蛋鹑的饲养管理原则基本相似。而蛋用型与肉用型种鹑的饲养管理则有各有特点。手摇三轮车
1)转:育成母鹑至35~40日龄,约有2%左右已开产时应予转,以熟悉新环境。最好在夜间进行转,及时供应饮水和种鹑饲料,保持安静。在转的同时,按种鹑要求再进行一次严格选择。
2)产蛋规律与利用年限:产蛋鹑每天产蛋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午后至晚上8点前,而以下午3点、4点为最多。
在笼养情况下,种母鹑利用年限为1~2年,但一般多采取"年年清",育种场可利用2~3年,但实践中采种时间仅利用8~10个月,以确保种蛋质量。商品蛋鹑仅利用10~12个月。生产中应主要考虑产蛋量、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及其经济效益和育种价值。
3)强制换羽: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一般自然换羽时间长,换羽慢,产蛋少且不集中。实施方法: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饮水不可中断。必须淘汰博弱个体。
4)日常管理要点:①要保持饲料与饮水的正常供应,并据产蛋率、气温调整饲粮。②防止子宫外翻,注意控制体重与膘度。③在夜间与早晨各集蛋1次,应采用蛋托分装,防止堆压破损。④防止各
种应激,严防兽害。⑤做好日常记录和统计报表工作。
节能燃烧器2、怎样饲养管理育成期鹌鹑
指15~35日龄(蛋用鹑)或40日龄(肉用鹑)仔鹑的饲养管理。种用仔鹑均实行限
cp780制饲喂。肉用仔鹑(含淘汰的种用仔鹑)至育成期结果(有时经育肥)时上市。公鹑性成熟早于母鹑10~14天,但体重低于母鹑,至40日龄左右便有求偶与交配行为,其标志还表现在泄殖腔腺已发达并分泌泡沫状物。种用仔鹑多在5~6周龄进行选种,编号登记后转入种鹑舍。
肉用鹑基本上采用蛋用鹑的管理原则,只是其饲养标准较高,有些单位采用雏火鸡的饲粮,效果尚可。欧美国家采用"平-笼"结合方法,即前期平养,20日龄后笼育,也有的于25日龄后再转入育肥笼育肥。其笼高12厘米,80只/米2,暗光照,笼顶采用纱布或塑料网。饲粮中可适当掺加能量与油脂饲料。
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防各种应激而致惊,公母鹑应分笼饲养。定期饲喂,喂后遮暗,为此可采用间歇光照制,即1小时照明、3小时黑暗,可获得较高活重、成活率,降低料肉比。
古马隆树脂
适时上市可获较低的料肉比。同时应选择高产良种,完善饲粮配方与管理,提高成活率,增加活重,降低料耗,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怎样饲养管理育雏期鹌鹑
1)开水与开食: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吃到温水,补充体内所耗水分。远距离引种是,应在饮水中加5%~8%的葡萄糖,第3天在饮水中加 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即可开食,在粉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以防白痢发生。一般每天喂6~8次,也可任其自由采食,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龄3~4克,5日龄5~7克,7日龄9~11克,11日龄13~15克,15日龄16~18克。
2)日常管理:①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②饲料与饮水保证供应。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③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④勤于观察雏鹑的动态和排粪情况,检查并调整好密度,防止啄癖发生。⑤做好防鼠害、兽害和防煤气中毒工作。⑥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⑦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
、怎样繁育鹌鹑
鹌鹑已丧失了就巢性,均需经人工孵化来繁殖后代。目前由于缺乏专门化的育种场,故多采用外貌、体重结合选择法。
1)种鹑的选择种鹑应有系谱或来源,要符合该品种或品系的外貌与生长发育标准。羽毛符合该品种或品系特征,且完整丰满而有光泽,体质健壮。要求公鹑性特征明显,泄殖腔腺发达,头大,面颊呈
鲜艳的红褐(指栗褐羽型),有黑而锃亮的喙,发达的胸,结实的腿,趾爪伸展良好,爪子尖税,鸣声脆而响亮。要求母鹑体大,头小而俊俏,眼大有神,活泼好动,颈细长,体态匀称,羽毛彩光亮,随产蛋高峰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