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

阅读: 评论:0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无线环境监测
为了进一步确保容器内部清理、检修作业的人身安全,以减少在容器内部清理、检修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不安全情况,使容器内部的各项清理、检修作业安全有序开展,特对氧化铝公司容器内部的清理、检修作业进行明确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涂料过滤器>冷却水循环
第一章 外来车间、单位清理工作必须执行的规定
1.1、氧化铝公司的各项清理作业,不再使用清理工作票,全部统一使用清理、检修工作票。
1.2、外来车间、单位到容器所属车间进行清理时,清理、检修工作票的开具应由容器所属车间负责人填写,该容器所属车间可对本单位的多处清理作业,指定一名或两名总负责人,该负责人重点对本车间将该容器与系统完全隔离,必须执行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执行到位,并在清理、检修工作票中的第1条"工作负责人'一栏签字确认,并注明手机。
1.3、该容器所属车间的主任为清理、检修工作票的签发人,负责对需要与运行系统隔离的措施进行补充。凡需要与运行水、料、汽等系统进行隔离的安全措施,由容器所属车间人员进
行布置落实,运行人员具有工作票许可资质的,在清理、检修工作票的第10条"工作许可人'一栏签字许可。
1.4、外来车间只需派一名清理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清理人员的安全,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该清理负责人及时同容器所属车间总负责人沟通。对于容器所属车间执行的各项安全措施,外来车间人员不得进行改动,因外来车间人员改动、操作容器所属车间执行的安全措施,带来的后果由外来车间承担。 乐谱架
该清理负责人的姓名填写于清理、检修工作票第3条"参加工作人员'一栏的最前面,如在清理过程中,需更换清理工作负责人,在清理、检修工作票的背面进行注明,必须经外来车间主任、分厂监护人、容器所属车间总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在工作票两联上均注明。
1.5、对于容器所属车间大型的清理作业,需外来车间或单位进行清理时(重点针对外来车间),分厂必须派安技科负责本容器所属车间的人员,亲自到现场监护,重点对容器与系统的彻底隔离措施进行检查,对清理人员的劳保穿戴、违章作业进行管理,对停运设备转生产的各项操作进行监护,确保清理作业及设备转生产时的安全。
在容器所属车间的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分厂、安技处签字许可后,分厂监护人再对各项安全措施逐一检查,经确认无误后,在清理、检修工作票的第12条签字确认,并注明手机,外来车间的清理作业方可正式开始(无需外来车间进行的清理作业,在分厂、安技处签字许可后,由工作许可人在清理、检修工作票的第12条,填写正式开始清理的时间,方可开始清理工作)。分厂监护人发现容器所属车间存在遗漏或执行不到位的安全措施时,应立即责令车间进行整改,对于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遗漏重要安全措施的,可报分厂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diat 1.6、清理、检修作业正在进行,因其他原因需启动与容器有关设备进行系统调试时,必须立即停止该清理检修工作,待调试结束后重新布置安全措施,方可开始清理检修工作。
1.7、对于前后工序及本系统内部生产调整与清理检修作业有交叉时,必须在整体系统操作票中注明各工序、系统间的具体安全措施要求,并明确注明该项措施执行人。
1.8、用于外来车间或单位清理开具的清理、检修工作票,一联存放于容器所属车间主控室,二联由外来车间或单位清理负责人随身携带。
1.9、对于外来车间、单位在容器所属车间进行清理工作时造成的各类不安全情况,属于容器所属车间措施执行不到位造成的由容器所属车间承担相应责任,属于外来车间、单位工作人员在清理现场工作时造成的由外来车间、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属于两者原因均有的,按照责任划分由双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空调控制板
1.10、用于外来车间、单位清理开具的清理、检修工作票,其余部分仍执行公司下发的《氧化铝工作票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 容器内部清理、检修作业前与系统完全隔离的措施
2.1、容器内部清理作业前必须确保采取的隔离措施安全有效,为彻底消除阀门内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容器进出水、料、汽等系统,在关闭有关阀门、挂警示牌的基础上,必须采取更为安全的有效措施。如阀门前或后加盲板及拆卸进出料源短接卸压等措施,在清理、检修工作票"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一栏,应注明为防止阀门内漏采取的措施,需使用盲板进行封堵时,应注明盲板的型号及厚度,盲板的安全系数与其系统压力应安全匹配。
2.2、各单位应保证各种型号盲板的数量及质量,将常用的盲板存放于经常进行抽插盲板的阀门或管道周围、运行值班室、检修仓库。
2.3、对于生产系统中与该容器有关的供水、料、汽等系统的电气设备,在清理检修过程中除现场断电并挂"禁止合闸'警示牌之外,动力配电室内部开关必须断电并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2.4、在清理、检修工作票"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一栏,应明确注明所清理的容器是否有压力、高温、碱液烫伤、中毒、爆炸等隐患,并在现场注明隐患点,清理工作开始之前由工作负责人向清理人员一一讲明。
第三章 槽罐、容器内作业的注意事项
3.1、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作业使应加强通风,但严禁向内部输送氧气。采用气体冲压对箱、罐等容器、设备漏时,应使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可靠的减压控制阀门控制在措施规定的压力下方可进行冲压。对装用过易燃介质的在用容器,充压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置换。禁止使用各类气体的汽瓶进行充压漏。
3.2、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方可进行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
3.3、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学习注意的事项(如使用电气工具应注意事项,气体中毒、窒息急救方法等),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其中一人在外面监护。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三人,其中二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能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
3.4、在容器槽箱内工作,如需站在梯子上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使用安全带,绳子的一端拴在外面牢固的地方。
3.5、在容器内衬胶、涂漆、刷环氧玻璃钢时,应打开人孔门及管道阀门,并进行强力通风。工作场所应具备有泡沫灭火器和干砂等消防工具,严禁明火。对这项工作有过敏性的人员不准参加。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16:04: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71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容器   工作   进行   车间   检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